3565.2015届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高三高考抽测文综历史样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14 浏览数:175

一、单选题

1.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但长期以来确切纪年是从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算起的。时间都去哪儿了?近年来史学家协同自然科学家,通过研究日食规律,确定文献记载的“(周)懿王元年,天再旦(日食)”的时间为公元前899年,从而将确切纪年上推半个多世纪。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

A.历史记载存在纯粹客观性B.自然科学事实等同于历史事实
C.跨学科研究是历史学发展的重要途径D.研究自然和物的科学方法同样可以用来研究社会与人

2.

欧洲启蒙思想家提倡自由、平等、博爱,其中 博爱 主张与下列哪一位人物的思想最为接近(  )

A.孔子B.苏格拉底C.墨子D.普罗塔戈拉

3.

刘邦起兵反秦前曾任泗水亭长,当时他的主要职责是(  )
①负责地方治安 ②兼管公文传递 ③主持地方行政 ④掌管地方监察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

下表罗列了秦、西汉、宋、清各代的部分官职,依据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巡抚 总督 都统 水师提督 管带

郡守 中尉 宗正 将作少府 监御史

刺史 三服官 盐铁官 常侍 司隶校尉

同平章事 参知政事 枢密使 知州 提点刑狱司

A.②③④①B.②④③①C.③②①④D.④②①③

5.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进大体经过了 世官制 察举制 科举制 三个阶段。下列言论反映察举制弊端的是(  )

A.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C.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D.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

6.

敦煌出土盛唐至宋初的一首诗作: 良田收百顷,兄弟犹工商。却是成忧恼,珠金虚满堂 。对此解读不确切的是(  )

A.均田制的败坏B.土地兼并的严重C.工商业者经济地位提高D.工商业者法律地位提高

7.

下表反映了1909—1919年间中国邮政事业发展的部分情况。据此可以得出(  )   

时间

事件

1909

北京邮政首先使用自行车

1912

北京至上海间的火车邮路开通

1917

上海邮政开始用汽车取代马拉邮车

1919

上海、汉口邮政开始自备邮艇运送邮件

 
 

A.邮政事业的发展非常迅速B.邮政业务仅限于中心城市C.邮局邮路开始脱离海关控制D.交通工具进步促进邮政事业发展

8.

近代某思想家说: 有国者苟欲攘外,亟须自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 该言论表明他主张(  )

A.以商为本B.变法图强C.实业救国D.教育救国

9.

下图是《青年杂志》的封面,上面印着法语“LA JEUNESSE”(青年)和 艰苦力行之成功者 、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头像。这样的设计反映了创办者(  )
①精通法国语言文化 ②宣扬励志实干 ③宣传西方文明 ④致力思想启蒙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0.

《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创办并公开发行的周刊。据此可以判断,该杂志报道了(  )
①西安事变 ②徐州会战 ③中共 七大 ④一二·九运动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1.

中共中央文献记载, 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据此判断,当时在经济领域的主要措施是(  )

A.改社建乡、政社分开B.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政企分开,建立多种形式经济责任制

12.

西方学术界赋予达尔文 生物学中的牛顿 的崇高荣誉,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生物不断进化的思想是达尔文提出来的B.达尔文用大量事实证明了生物是不断自低级向高级进化的
C.达尔文证明了自然界进化的原则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D.达尔文颠覆了上帝存在的自然神论观点

二、材料阅读

13.

发生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深刻影响了中国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不佞垂老亲见……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只做到 利己杀人,寡廉鲜耻 。……世事纷纭已极。和会散后,又益以青岛问题,集矢曹、章;继以罢学,牵率罢市。咄咄学生,救国良苦……国中革命之说,暗长潜滋。

——据《严复集》整理

材料二 中国抗击的日本的兵力最多。按日军师团编制计算, 七七事变 到一九四五年,日军历年投入到中国关内战场上的陆军……平均每年占百分之七十六点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陆军主力仍分布在中国战场上,中国摧毁的日军有生力量数目最大。

——刘大年《抗日战争年代》

材料三 中华民族从来是一个爱好和平、与邻为善的民族。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长期饱受外来侵略和奴役之苦,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与自由。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事实雄辩地向世界昭示,中国始终是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中国率先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恪守不参加军事集团、不谋求势力范围、永远不称霸等庄严承诺,倡导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为促进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胡锦涛《21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1)阅读材料一,指出严复所称 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 利己杀人,寡廉鲜耻 的依据是什么?请您结合所学知识,试从经济和政治的角度,说明 一战 对中国社会的影响。(8分)
(2)二战前和二战中中国军民的反法西斯斗争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打击。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国抗战胜利的重要意义。(8分)
(3)阅读材料三,从汲取战争经验教训,维护世界和平的立场出发,概括指出和平与发展的关系,简要说明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10分)

14.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下简称 一战 )爆发,对人类历史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工业革命后,欧美资本主义积极向外扩张,向海外殖民、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输出过剩资本、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到20世纪初,世界最终形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与此同时,为重新瓜分殖民地、势力范围和争夺世界霸权,新老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上的竞争日益加剧。而在殖民地世界中,被压迫民族正在逐步觉醒。

——据吴于廑等《世界史·近代史编》整理

材料二 对于俄国革命爆发的原因,列宁曾精辟地指出: 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

材料三 一战历时4年多,30多个国家约15亿人口被卷入。战争使四大帝国解体,并重创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战后,出现了旨在维护和平的国际政治组织,但构建的国际关系格局埋下了滋生罪恶的种子。
关于一战的主要影响,大体有如下看法:①大战造成空前灾难,却成为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②大战使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推动被压迫民族的觉醒;③大战造成的破坏激发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但战争遗留问题的解决又带来新的危机。

——据【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

(1)阅读材料一,概述世界一体化的主要影响,并分析一战爆发前世界的主要矛盾。(9分)
(2)根据列宁关于 战争引发革命,革命制止战争 的论断,简述1917年俄国革命的主要史实。(9分)
(3)关于一战的影响,您更倾向于材料三中的哪一种看法?试结合史实加以论述。(8分。只列看法,不加论述不得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