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3.2015届 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高三第一次诊断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14 浏览数:84

一、单选题

1.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下图是有关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方框A.B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

A.铁犁牛耕 家庭农业B.奴隶制经济 封建农业C.集体劳作 自然经济D.集体劳作 铁犁牛耕

2.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写道: 中国政治之长进,即在政府渐渐脱离王室而独立化,王室代表贵族特权之世袭,政府代表平民合理之进退。 若此观点成立,则与之相背离的历史现象是(  )
①西汉武帝建立中朝制度 ②唐宋设政事堂 ③明朝设内阁、厂卫制度 ④清朝设军机处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

明朝万历首辅沈一贯在描述1598年的社会风貌时说: 往时私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口喃耳语而已。今则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公然编成套数,抵掌剧谈,略无顾忌。所言皆朝廷种种失败,人无不乐听者,启奸雄之心,开叛逆之路。此非一人口舌便能耸动,盖缘众怀怨愤喜于听耳。 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中,错误的是(  )

A.顾炎武提倡应经世致用B.城市工商业活跃C.封建专制统治黑暗腐朽D.市民阶层的壮大

4.

西周以来,王位继承制度规定实行 嫡长子继承制 ;而清朝皇位继承制度不断变化,曾先后出现汗位推选制、嫡长子继承制、秘密建储制、懿旨确立嗣君制等四种形式。这些变化,主要反映了清朝(  )

A.强化了王族家天下制度B.封建专制统治危机严重C.君主专制权力不断强化D.皇位继承制度的多样性

5.

从社会转型角度看,明朝和清朝前期中国已处于 近代的前夜 。下面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

A.工商业市镇在规模、数量、地域上有明显扩大B.纺织、制瓷、矿冶等生产技术均有突破性进步
C.雇佣劳动制企业在行业、区域和规模上呈扩张趋势D.全国性的商业市场和城乡商业市场体系形成和发展

6.

下表是不同时期浙江地方志及部分目录,下列选项与该地方志所列史实处于同一时期的是(  )

《临安志》

皇宫、太庙、禁军、科举、坊市

《四明志》

职官考府州官员、学校考本路蒙古学

《山阴志》

选举、学堂、新军、警察

《绍兴志》

名人篇:蔡元培、鲁迅、秋瑾、竺可桢

①朱熹强调格物致知,陆九渊主张发明本心
东方的莎士比亚 关汉卿撰写《窦娥冤》
③张謇提倡实业立宪、孙中山阐发三民主义
④黄宗羲倡用 天下之法 取代 一人之法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7.

下图是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在通商口岸设立洋行的情况。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加速了中国融入世界市场的进程B.反映了列强资本输出的强烈要求C.与清政府允许列强在华设厂有关D.延缓了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进程

8.

读下表:
清末新政时期报刊杂志的出版发行情况统计

类别

总量

创办主体及数量

主要刊行地区及数量

报刊

167

官办)12

民办)155

上海)65

东京)71

杂志

84

官办)9

民办)75

上海)46

东京)34

对此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当时中国已经实现了出版自由B.百姓精神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C.出版业发展与近代化进程相关D.知识界接受了日本近代化模式

9.

李大钊在1916年的《民彝与政治》一文中指出: 民与君不两立,自由与专制不并存,是故君主生则国民死,专制生则自由亡。 这表明李大钊主要意在(  )

A.反对专制统治B.实现民主政治C.倡导民主自由D.宣传民主科学

10.

美国学者本杰明·杨的《从革命到政治:长征中的中国共产党》一书中写到: 30年代中期是中共从革命理想主义转向政治现实主义的时期 。这里的 转向 是指中国共产党(  )

A.找到了一条正确的中国革命新道路B.保存了中共和工农红军基干力量C.纠正了革命中的 倾错误路线D.逐渐改变了对国民党的政治态度

11.

毛泽东思想是根植于中国大地上的参天大树。其形成和发展,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息息相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的历史,就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以下属于毛泽东思想基本形成阶段的是(  )

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D.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12.

1937年7月22日,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提出了东部工业西迁的构想。1937年后方只有工厂63家,……1940年为571家,1941年达到1138家。……后方工业中属于重工业的工厂占工厂总数35%左右,以资本计约占50%左右。在工业布局上,四川占厂数的45%以上、资金的53%;其余工业分布于桂、陕、黔、滇等省。以上材料能够反映的是(  )
①国民政府重视保护民族工业 ②改变了西部工业结构的状况
③初步改变我国工业布局状况 ④四川建立了齐全的工业体系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二、材料阅读

13.

古代中国,有两种基本历史趋向,一种是民间自主力量的顽强生长,一种是政府专制统治力量的不断强化.这两种力量的消长起伏,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周期性轮回式发展模式。(44分)
材料一 春秋战国是民间势力逐渐兴起的时代.殷周宗法贵族社会的两大支柱一国野制与世卿制趋于瓦解,国人与野人、君子与小人的界限日渐消失,礼乐制度下移,公子公孙对卿大夫的世袭被打破,通过 学而优则仕 的途径,士和庶人可以晋升至大夫乃至卿相。孔子门下由贤人七十、弟子三千组成的儒家团体,正是新兴的 游士 阶层的最初代表。
正是儒家与其他学术团体和流派之间的 百家争鸣 ,造成了华夏文化区域内一种跨国界的公共舆论。这种公共舆论一方面导致华夏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产生,一方面扩大了政治参与,使 君子 不再是一种身份限制,而成为一种政治抱负、一种人生典范,有心从政的人可以通过求学问礼,为迈入仕途创造条件。

——陈子明《儒家思想与现代民主制度》

材料二 西汉开国之初,尚有不少武力功臣。可是一旦百废俱兴,尤其是建国十年、二十年之后,旧臣凋零,就需要大量补充吏员,察举、征辟之事应时而兴。察举征辟就是从民间访求有才有德而又未仕之人,由于征诸乡里,因有 乡举里选 之说。我称此之为 公选 。公选的名目很多,有贤良,方正、孝廉、秀才等科。

——张传玺《秦汉中央集权制的公天下因素》

材料三 宋朝时期,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宋朝时的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而西方与此相应的商业革命(新航路开辟以后)却对西方社会产生了爆炸性的影响。

——斯塔夫里阿诺斯(美国)《全球通史》

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材料四 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末的百年间,大清帝国在 康乾盛世 同光中兴 的喧嚣声中, 天朝上国 梦幻破灭,迎来的却是凄楚的 木偶中国 的窘境。
图像证史,请辨析下列两幅图像,回答问题。(12分)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时期 百家争鸣 的历史作用有哪些?(4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 百家争鸣 的政治经济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西汉推行察举制的原因以及察举人才的依据。(4分)
(3)结合所学,指出宋朝 商业革命 的主要表现。(4分)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导致宋朝商业革命 丝毫未对中国社会产生爆炸性的影响 的原因。(不得摘抄材料原文)(4分)
(4)根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两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信息。(4分)请分析清朝从 天朝上国 沦落为 木偶中国 的原因。(6分)并谈谈你的认识(2分)。

14.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学东渐是表述西方文明输入中国的省略语。其经历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艰难探索和吸收过程,大大加快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材料一  

学类

生产关系

文明阶段

主要内容

传播途径

中学

封建生产关系

农耕文明

四书五经

传统教育和科举

西学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工业文明

近代科学技术

新式学校教育

(1)有人认为, 中学 到了近代所面临的机遇并不佳,请从 中学 本身的内容特点和社会两个方面分析其机遇不佳的原因。(6分)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以后传入的西学,以其自身具有的相对高势能,不可逆转地占据了优势。 就其制度而言,大体有三种制度引入中国……。在西学的影响下,中国至少有三次大的思想观念的更新……。

——冯天瑜《中华文化史》第3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要说明近代以来引入中国的 三种制度 。(3分)指出近代前期中国的 三次思想观念更新 。(3分)
材料三 鸦片战争以后,受到西方的影响刺激,中国人开始对西方的历史产生兴趣。西方史学著作的翻译,早期有马礼逊的《外国史略》、莫维廉的《大英国志》,这些译著也影响到中国人对西方历史的研究,如魏源的《海国图志》、王韬的《法国志略》,黄遵宪的《日本国志》。
但历史学本身的转变,则要到20世纪初,梁启超受到西方民族主义史学影响,主张为国家国民社会而非朝廷的新史学。西方19世纪盛行的实证主义史学,也在此时传入,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也影响到史学界。到了民国初期,这些史学思潮逐渐落实于史学界,史学家们开始用不同于传统史学的方式撰写中国史,中国现代史学逐渐形成。
中国传统史观是一元的,是以中国为中心的,是静态的,是以古代为尊的。但受到西方新的历史知识的影响,不得不承认西方亦有一自成系统的文明,甚至如古埃及年代更早于中国。而进化观念的传入,根本上改变历史时间的观念,由静态变为动态,由视古代为最理想的社会,逐渐接受文明逐渐进步的想法。

——《西学东渐与中国近代化》

(3)根据材料三,归纳在西学影响下,中国近代史学有哪些方面的变化?(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