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8.2015届 湖北省八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18 浏览数:126

一、单选题

1.

史载唐高宗在位时期处理的政务,将近300件,发现其中20多件有武则天参加,但大多是有关外戚和后宫的事务,而任命宰相、将领等重要事务,都由唐高宗亲自处理,材料主要表明(  )

A.武则天干预朝政较为合理B.唐高宗临朝主政不决事C.武则天政绩实在乏善可陈D.国事政务由唐高宗主导

2.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达,商业文明深厚久远,许多成功的优秀商贾,都把诚信作为经商和做人的信条,下列突出商业诚信的是(  )

A.商朝王亥 立皂市,服牛马,以为民利 B.战国白圭 人弃我取,人取我予
C.春秋范蠡 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 D.晚清王炽 报效万数千金以赈之

3.

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 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依据材料推断,传统手工业技术没有实现近代化转型的重要原因最有可能是(  )

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C.与周边缺乏经济文化交流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

4.

清流派在晚清政坛上十分活跃,他们品评人物、抨击时政、弹劾权贵,多洁身自好,操守廉洁,是中国传统士大夫的代表。李鸿章评价说: 此辈皆少年新进,毫不更事,亦不考究事实得失、国家利害,但随便寻个题目,信口开河,畅发一篇议论,藉此以露头角;而国家大事,已为之阻挠不少 。这表明他认为(  )

A.清流派是晚清时期先进的政治派别B.清流派的作为不利于中国的近代化C.清流派对晚清社会发展有积极影响D.清流派推动了洋务运动的深入开展

5.

西方的市政管理,经济模式的传入,使商埠最先脱出中国传统政治城市的模式,率先迈向近代化,沿海口岸被迫开埠被视为这些城市近代化的起始点 。材料强调的是(  )

A.中国沿海城市走向近代化得益于西方扩张B.西方扩张是近代中国各种变化的主导因素C.客观评价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建设性影响D.中国近代化城市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6.

1958年7月,《红旗》杂志报道, 人民公社,政社合一,以供给制为主,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几个月后,原来宣传的许多优越性开始走向反面。人民公社化运动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各阶层组合为一体与专业化分层相背离B.农民身份固定化与社会身份流动相背离C.社会生活单一化与多样发展方向相背离D.公社忽视了农民的生存需求和发展需要

7.

据中新社电,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9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习近平指出,亚太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不断上升,我们有责任共同构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赢的亚太伙伴关系,携手打造开放型亚太经济格局。表明当前中国(  )

A.在经济上主动融入西方经济体系B.引领亚太发展主导亚太发展规则C.整合欧亚经济全方位联通欧亚非D.取代欧美主导世界经济游戏规则

8.

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的世界与伊斯兰教的世界持续敌对。但是自从欧洲开辟直接驶往东洋的航路后,发现了第三个世界。对于因为宗教争端而长期感到无益之苦恼的欧洲人来说,这个世界所推行的儒教世界观是值得羡慕的。于是,他们把它理想化、空想化,让它承担起打破欧洲现状的革命的角色。 作者这里主要是分析(  )

A.儒教推动欧洲近代化B.欧洲殖民扩张的动力C.人文主义发展的因素D.宗教对抗的历史渊源

9.

美国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原文: 任何一州未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 。但是最高法院把修正案中的 任何人 解释为任何 法人 。这样解释所产生的影响是(  )

A.社会公共利益得到宪法保护B.启蒙思想成为宪法理论来源C.维护产权成为司法判决核心D.私人垄断随着经济发展加强

10.

1990年8月,在通往莫斯科红场的一条主要大街上,挂着一条红色的大标语,标语上写着 一切权力归苏维埃 。对材料解读有误的是(  )

A.民主化和公开性导致苏共的威信降低B.国家权力应从党的系统转移到苏维埃C.借鉴西方分权致使权力转移到民主派D.标语显示思想混乱派系纷呈社会动荡

11.

某学者反思2007年金融风暴: 跨国公司的高速扩张,催生了日益复杂的多层次金融链条,追求资本效益的最大化,使得跨国金融资本缺乏约束地扩张,虚拟经济的全球化最终引发了严重的全球性经济问题。 材料主要表明(  )

A.金融市场发生严重危机的原因B.跨国公司动用资本推动全球化C.虚拟经济泡沫致使流动性不足D.反全球化的浪潮引发贷款违约

12.

协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的关系,对于达成宏观国际经济政策的一致性和避免两者共同成员的权利义务冲突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两个国际组织已经在日常工作和各自的管辖范围方面建立了比较全面的合作关系。这两个组织的相同职能是(  )

A.稳定国际货币金融体系B.探求汇率稳定防止汇率贬值C.维护国际贸易公平秩序D.调节经贸纠纷稳定世界市场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自然法为人神共有,人类既然是自然创造的,被赋予了正确的理性,也赋予了正确的法律 它不会在罗马立下一条规矩,在雅典定下另一条。它更不会今天立下一条规矩,明天另立一条。 并非所有的法律都是好的、善的。判断一个法律的好与坏,或者说判断一个法律是否是真正的法律,并非看其是否是以元老院的决议抑或是以人民大会的决议形式通过的法律。

——西塞罗《论共和国》

材料二 所有权是对于物有绝对无限制地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契约为一种合意,依此合意,一人或数人对于其它一人或数人负担给付、作为或不作为的债务;” 任何行为使他人受损害时,因自己的过失使损害发生之人,对该他人负赔偿的责任。

——《法国民法典》

材料三 彼又曰:中国人富于服从权势之性质,而非富于服从法律性之性质。试问无权势可以行法律乎? 今日檀岛,若政府无权势以拘禁处罚犯法之人,其法律尚成法律乎? 夫法律者,治之体也,权势者,治之用也,体用相因不相判也。
欧美的物质文明,我们可以完全仿效,可以盲从,搬进中国来也可以行得通。如果不管中国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象学外国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管理物的方法,可以学欧美;管理人的方法,当然不能完全学欧美。

——《孙中山全集》

材料四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事关我们党执政兴国、事关人民幸福安康、事关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

(1)根据材料一分析西塞罗阐述的自然法的特点(6分),根据材料二指出《法国民法典》是如何体现自然法原则的。(5分)
(2)材料三中,孙中山主张治国方法不能全学欧美的理由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在法制方面的创新之处。(4分)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实现 依法治国 谈谈你的看法。(8分)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表一 中国大陆土地改革与中国台湾土地改革对比

大陆土地改革(19501953)

台湾土地改革(19491953)

步骤

内容

步骤

内容

减租

减息

肃匪

反霸

减少地租,减轻利息,降低农民受地主剥削的程度,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土匪和当地恶霸。

减轻租额负担,佃农向地主交纳地租,一律不超过主要作物正产品全年收获总量的375%;保障佃农权利,耕地租约一律为书面租约,租期不得少于6年;兼顾地主利益,佃农如积欠地租达两年之总额,地主可中止租约。

将农村人口划分为雇农、贫农、中农、富农和地主。贫农、雇农是土改依靠的对象,中农是团结的对象,中立富农,地主被定为剥削阶级,是土改打击的对象。

公地

放领

把接收的日伪政权及日本在台机构所占的土地发放给承担现耕的农民。放领地价为土地全年正产物收获量的25倍,分10年逐步偿还。

没收

分配

土地

实行中间不动两头平,没收地主土地分给贫雇农,保存富农经济,坚决团结中农。

耕者

其田

征购地主水田超过 3 公顷 或旱田 6 公顷 的多余土地,按承领公地的办法转给需要土地的农民,对地主地价的补偿按七成实物土地债券和三成公营事业的股票搭发,年息4%

——根据《中国土地制度改革研究》和《台湾土改的前前后后》绘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比较大陆土地改革和台湾土地改革,指出二者的不同点并予以说明(8分),并谈谈台湾土地改革对我们的启示(4分)。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在德国历史上,对路德的评价非常高,很多人用优美的言辞来赞美他。胡腾说: 路德是日耳曼解放者。 海涅说: 路德在我们历史上不仅是最伟大的也是德国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有人说他是 人文主义的巨人 ;也有人说他是 日耳曼史上的奇峰……”
材料二 从1529年开始,亨利八世接连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教会的法令,规定教会立法必须经国王批准方可生效,教会向罗马教廷缴纳的年贡改交国库,禁止英国教、俗人员向罗马教廷上诉,取消教皇的最高宗教司法权和教皇任命英国主教等神职人员的权力,任命改革派教士领导英国教会……,规定国王为英国教会最高首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德意志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的共同作用。(6分)
(2)比较德意志宗教改革与英国宗教改革,指出二者的不同点?(9分)

1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 神学不一定要听理智的使唤,理智也不一定要听神学的使唤,二者各有其领域,我们认为这是不可争辩的。……理智的范围是真理与智慧,神学的范围是虔敬与服从。

——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

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人民无须再予服从……,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然享有最高的权力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

——约翰·洛克《政府论》

(1)斯宾诺莎处理神学与理智关系的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说明斯宾诺莎民主理论产生的背景。(8分)
(2)概括材料中洛克的民主思想,简析其影响。(7分)

1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世界上最不平静的半岛——朝鲜半岛,一直是这个世界上最易燃的地区之一。 一家日本媒体将朝鲜半岛比喻为 危险的大国竞技场 ;而另一位专家说,大国权力政治的行使埋下了朝鲜问题的祸根,但同时也约束了这一祸根的恶化。在这个多方利益博弈的舞台上,剧终会是和平吗?

——《朝鲜半岛——高危之下60年》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朝鲜战争对中日两国分别有何影响?(6分)
(2)谈谈如何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9分)

1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 追本溯源,本志同人本来无罪,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和赛因斯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1918年1月15日)

材料二 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

——陈独秀《研究室与监狱》(1919年6月8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陈独秀的主要观点。(9分)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材料二对当时广大青年的意义。(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