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8.2015届 浙江省五校高三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14年 题数:30 浏览数:319

一、单选题

1.

下图是2002年萧山跨湖桥遗址(距今7000—8000年前)出土的陶纺轮和线轮,据形制判断,其纺织原料最有可能是(  )

A.棉B.麻C.毛D.丝

2.

美国学者卡拉贝尔在《被选中的》一书中追溯了美国精英大学百年来招生录取政策的变迁。他写道:“(这些)招生方法,在今天看来,体现着典型的美国精神:机会平等(不因出身、财富等不同而被歧视)、贤能主义(meritocracy,众人皆因自身的才能和成就而获得地位和声望,实现向上的社会流动)”从中国人的视角来看,这种 美国精神 最接近先秦的(  )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3.

据《管子》记载:“(齐桓)公曰: 请问战胜之器。 管子对曰:选天下之豪杰,致天下之精材,来天下之良工,则有战胜之器矣。 ”对于 良工 认识无误的是(  )

A.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B.体现了重农抑商思想C.体现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D.推动了诸侯的争霸斗争

4.

陆游诗《纵笔》: 行省当年驻陇头,腐儒随牒亦西游。 有同学据此认为行省制度开始于宋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较低,不宜采信B.宋代行省与元代行省同名异物,没有任何联系
C.利用以诗证史的方法可证明行省制度源头在宋代D.元代吸收了前代地方统治经验

5.

明清之际著名画家八大山人,原名朱耷,为明宁献王朱权九世孙。下图他的这幅作品属于(  )
①宫廷画 ②工笔画 ③文人画 ④花鸟画 ⑤写意画 ⑥山水画

A.③④⑤B.①③⑥C.②⑤⑥D.②③④

6.

孔子曾提及如下观点: 凡人立志于仁就要以得到仁,但是每日每时都不违背仁,即在圣贤也不易做到。 鉴于此,宋明理学家提出(  )

A.发明本心B.格物致知C.致良知D.知行合一

7.

比较宋代和元代书院分布图,可以得出的信息有(  )
①元政府教育投入不足导致书院数量剧降②北方书院增量较多与元朝定都北方有关
③南方书院减少说明经济文化重心北移 ④朝代更替打断文化发展进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8.

关于三元里抗英歼敌数目,在中方文献中有 十余人 百余人 二百余人 七百四十八人 等诸多说法,其中以 二百余人 一说最为流行。综合英军的资料来看,英军损失人员约在5人左右。对这些差异颇大的统计数字,下列怀疑合理的是(  )
①三元里抗英事件的历史意义应重新估量
②双方数据都带有主观因素,最好找到第三方数据进行印证
③三元里抗英的规模可能不大
④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也就无所谓真伪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9.

甲午战争后,李鸿章曾试图派出使节谒见英国女王,希望英王出面劝止日本割占台湾。但是英国政府拒绝此次觐见,声称: 君主接见外国使节,不符合一般外交惯例,也不合乎英国宫廷习惯。 这次外交失败的实际原因可能是(  )

A.英国女王统而不治B.英国默许和支持日本对华侵略C.不符合国际外交惯例D.李鸿章缺乏国际外交常识

10.

19世纪末,康有为上书清帝,请求变革服饰习俗: 皇上身先断发易服,诏天下同时断发,与民更始。令百官易服而朝,其小民一听其便。则举国尚武之风,跃跃欲振,更新之气,光彻大新。 这则材料不能说明(  )

A.变易服饰有利于消除封建因素,推动中国发展B.近代服饰随着政治、思想的变化而变化
C.断发易服本质上体现了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D.近代风俗演变经历了由被动接受向主动学习的过程

11.

关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情况,毛泽东曾在1945年说: 以前有人如梁启超、朱执信,也曾提过一下马克思主义。 朱执信是国民党员,这样看来,讲马克思主义倒还是国民党在先。 1949年他又说: 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已经知道马克思,前后矛盾B.国民党不讲马克思主义,前句错误
C.马列主义并非十月革命送来,后句错误D.十月革命前国人并未理解马列主义真谛,前后不矛盾

12.

中共的某次会议上做出如下决议: 今天争取抗战胜利的中心关键,是在使国民党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这次会议是(  )

A.瓦窑堡会议B.洛川会议C.七大D.遵义会议

13.

近代有一本回忆录这样写到: 师长又问我为什么要参加红军。我说红军来了以后,我们家乡解放了,除了给我们家分了地,还分了茶山,每年可以收到几百斤油茶子。 可见作者参加红军是为了(  )

A.推翻资产阶级B.改变社会性质C.消灭阶级压迫D.保卫胜利果实

14.

下表是1913—1921年中国私人资本工业各部门资本额增长情况(单位:万元),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一战后列强卷土重来,造成民族工业全面萧条B.民族工业某些行业发展速度减慢,整体仍在发展
C.鸦片贸易是推动20年代经济的主要动力D.南京国民政府颁布措施,推动民族工业继续发展

15.

学者刘大年认为,民族独立与近代化是两件事,不能互相代替,民族独立不能代替近代化,近代化也不能代替民族独立。据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没有民族独立,不能实现近代化B.没有近代化,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独立
C.可以同时并举来实现两个任务,毕其功于一役D.追求民族独立,最终目的仍在追求国家的近代化

16.

严复曾说: 特观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强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斯真刻不容缓之事。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 严复提出这一主张的原因包括(  )
①启蒙思想的传播 ②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③清末新政的推动 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7.

19世纪末美国国民运动(Populist Movement,或译为人民运动)倡导者亨利·乔治著有《进步与贫困》一书,提出土地法、 单税法 等近乎社会主义的构想,一时在美国影响巨大,底层民众随之组建了人民党,并一度成为美国第三大党。据历史学者研究,孙中山的思想曾深受其影响,具体表现为(  )

A.驱除鞑虏B.平均地权C.创立民国D.耕者有其田

18.

西方哲学史上有一段名言:“Man is the measure of all things, of the things that are, that they are, and of the things that are not, that they are not。 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

A.西方人文精神的滥觞B.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C.18世纪启蒙思想源头D.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19.

当前,美国正在进行以天然气代替石油的革命,而中国仍处在以石油取代煤炭的阶段。中国目前的能源结构相当于(  )

A.18世纪的英国B.19世纪的英国C.19世纪的日本D.20世纪的美国

20.

机器(Machine)的定义是: 由零部件组装成的装置,可以运转,用来代替人的劳动、作能量变换或产生有用功。一般由动力部分、传动部分、执行部分和控制部分组成。 下列属于机器的是(  )

21.

下表是英国历史上消费品价格指数变化情况,这一变化带来的后果是(  )

年份

1475

1521

1555

1558

1559

1595

1597

价格指数

100

167

270

370

400

515

685

A.加速社会分化和封建制度解体B.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C.推动农业生产商品化及贸易繁荣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22.

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中写到: 很显然,当钱币投入钱柜中叮当作响的时候,增加的只是得利心和贪欲心。至于代祷是否有效,完全只能以上帝的意旨为转移。 这段话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哪项主张(  )

A.人人有权读《圣经》B.否认教皇和神职人员权威C.简化宗教礼仪D.教会应从属于国家

23.

爱因斯坦的意大利同学贝索是马赫信徒,他有次手拿马赫的《力学》对爱因斯坦说: 既然空间、时间与任何事物都没关系,你又怎么知道存在空间和时间呢? 爱因斯坦大赞,于是发誓要把绝对空间和绝对时间从先验论神坛上拉下来。爱因斯坦把时空绝对论拉下神坛的著作是(  )

A.《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关于正常光谱能量分布定律的理论》C.《论物体的电动力学》D.《广义相对论的基础》

24.

奥地利作家斯蒂芬·茨威格在回忆录《昨日的世界》中写道: 从战争(一战)的最初一刻起,我已在内心深处决心要当一个世界公民。 下列属于同一理念的话语是(  )

A.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在一次战争中宣布自己为 拒服兵役者
B.世界杀害最善良的人,最温和的人,最勇敢的人,不偏不倚,一律看待。
C.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D.我不是俄国人,我是立陶宛来的,是地道的德国人。

25.

贝多芬在《田园交响曲》总谱的扉页上特别注明, 主要是感情的表现,而不是音画 ,这主要是指这部作品(  )

A.强调人的精神世界而不是描摹自然B.激励着人们与命运进行斗争C.热情赞美歌颂人类美好的心灵D.充满时代精神,蕴涵着革命的力量

二、材料阅读

26.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治理国家,而不是依照个人意志、主张治理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在华盛顿的主持下,通过了联邦宪法。这部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宪法规定:总统负责行政权,任期4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参议员任期6年,每州两名;众议员按人口比例选出,任期两年;司法权属于各级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经参议院批准终身任职。这部宪法没有废除黑奴制度,带有种族歧视色彩。

——据人民版必修一改写

材料二 国与国之并立而有交际;人与人之相处而有要约,法政所由立也。中国惟不讲此学,故外之不能与国争存,内之不能使吾民得所。夫政法者,定国之本也。……故今日之计,莫急于改宪法。必尽取其国律、民律、商律、刑律等书而广译之。

——梁启超《变法通议》

由平民革命以建国民政府,凡为国民皆平等以有参政权。大总统由国民共举。议会以国民公举之议员构成之,制定中华民国宪法,人人共守……我们现在要集合中外的精华,防止一切流弊,便要采取外国的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加入中国的考试权和监察权,连成一个很好的完璧,造成一个五权分立的政府。

——孙文《国父全书·民权主义》

材料三 《临时约法》的最大不足是缺乏 妥协精神 。参议院又无实际力量来确保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服从约法,而袁世凯又决非是中国的华盛顿,这不免成为后来约法屡被践踏的一大因素。民主宪政应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稳步推进,与其制定不切实际的完美规则,不如先制定各方都可接受的条文。否则,对权力的划分和制约都难免成为一纸空文。

——孙夏冰《<临时约法>与美国宪法的比较阅读》

材料四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推翻清朝后的制宪进程作过合理的安排,准备循序渐进,分三期完成……见让位于袁,便另订《临时约法》,集权于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权力,且要袁立行宪政;这种罔顾国情、视人立法、以国家大法为政治斗争武器的行为,有违客观、 公正的立法精神。综观民初政情,《临时约法》成了总统与内阁、政府与议会、中央与地方、军事与民政诸多冲突的根源,最终导致孙袁决裂、二次革命和护法战争。其后,南北混战,武夫称雄,《临时约法》,终成废纸。

——范福潮《<临时约法>为什么会成为废纸》

(1)指出材料一的错误,并说明理由。(6分)
(2)据材料二分析梁启超孙中山法治思想的异同(6分)。
(3)据材料三、四归纳《临时约法》缺乏 妥协精神 的表现与影响。美国1787年宪法如何体现了 妥协 的智慧?(6分)

27.

建设 丝绸之路经济带 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 构想,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外交战略和中国国家战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汉代丝绸之路与宋代丝绸之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宋代丝绸之路比汉朝有了哪些新发展?分析宋代海上丝路繁荣的原因。(7分)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图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从背景与影响两个角度分析新航路与中国丝路的不同。(6分)
材料三 亚欧大陆桥
(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结合当今经济发展趋势,谈谈你对丝绸之路的认识。(2分)

28.

中国共产党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传承者,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坚定传承者,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最伟大的中国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自2012年11月15日以来,除了在毛泽东、邓小平诞辰纪念座谈会上大量引用两位前领导人的话语,习近平在所有讲话中引用次数最多的是源自儒学经典的名言。其中,他引用《论语》36次、《孟子》10次,引用《礼记》《尚书》《荀子》也均超过5次。

——腾讯时政新闻

(1)两千年来儒学始终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思想与精神支柱,分析其原因并阐释儒学对中国文化的贡献。(9分)
材料二 人民儒学并不主张人民主权论,而主张 民本 ……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所有人共同治理天下。人民就是所有人,人民共同治理天下,这是天赋之义。天下人都是人民,其内部当然有各种各样的差别,但万民一体,天下一家。

——秋风《必须在学术上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2)儒学从创立开始就一直注重 返本开新 ,简述春秋以来到近代中国人对 民本 思想的发展。(5分)
材料三 对待传统文化的政策应该是古为今用,批判地吸收和继承。肯定它包含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的主流,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对传统文化中存在许多封建落后的糟粕,如 三从四德 的女性观, 天不变道也不变 的自然观, 别尊卑,明贵贱 的封建等级观等必须否定和抛弃。今天,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儒学优秀的思想资源,改造和重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使之适应中国的现代化。
(3)据材料三概括对待儒学的正确态度。(3分)

29.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材料一 (秦始皇)於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诸生传相告引,乃自除犯禁者四百六十馀人,皆阬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後。

——《史记》

材料二 贞观二年,诏停周公为先圣,始立孔子庙堂于国学,稽式旧典,以仲尼为先圣,颜子为先师,两边俎豆干戚之容,始备于兹矣。是岁大收天下儒士,赐帛给传,令诣京师,擢以不次,布在廊庙者甚众。

——《贞观政要·崇儒学》

材料三 (康熙二十三年)十一月幸曲阜,诣先师庙,行三跪九拜之礼。

——《东华录》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三位帝王对儒学的态度与措施。(6分)
(2)如何认识三位帝王对儒学态度的差异?(4分)

30.

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0分)
材料一 明代北京地图
材料二 美第奇家族统治的佛罗伦萨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佛罗伦萨城市布局的特点?(4分)
(2)美第奇家族对佛罗伦萨文化的发展有何贡献?(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