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2.2015届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3 浏览数:152

一、单选题

1.

商鞅变法时规定: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这表明商鞅变法(  )

A.要取消贵族特权B.模糊了社会等级界限C.使贵族体制发生转变D.以废除奴隶制为重要目的

2.

唐太宗曾下旨: 自今中书、门下及三品以上入阁议事,皆命谏官随之,有失辄谏。 唐太宗旨意有利于(  )

A.将纳谏引入中央机构中B.健全中央监察机制C.解决中央机制上的弊端D.减少中央决策失误

3.

元末画家倪瓒说: 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 倪瓒认为绘画应(  )

A.不作修饰B.注重创新C.寄兴托志D.突出求形

4.

明宪宗成化二十一年,工部奏准: 轮班工匠有愿出银价者,每名每月南匠出银九钱,免赴京,所司类赍勘合,赴部批工;北匠出银六钱,到部随即批放。 这表明此时(  )

A.手工业技术人才过剩B.工匠一律以银代役C.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D.官营手工业市场化

5.

吴明瑜回忆道: 鉴于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为了实现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的目标,当时出于战备考虑,提出要实施 上天、入地、下海 的科研战略。 提出此 科研战略 主要为了(  )

A.加强国防力量B.提高国际地位C.建立科研体系D.服务生产发展

6.

阅读下面的工农业总产值指数(1952—1957)表,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B.国家政策影响产业发展C.工农业生产出现跃进倾向D.全面整顿使经济迅速回升

7.

1986年3月,安徽省个体劳动者私营企业协会成立。它是安徽全省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及从业人员自愿组成的全省联合非营利社会团体。对此点评正确的有(  )
①反映了当时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②说明安徽最先进行了改革尝试
③是中国经济体制变化的产物 ④说明安徽摆脱了姓 的束缚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②④

8.

公元61年,罗马市政官谢恭都斯为家中奴隶所杀。元老院将死者家中400名奴隶全部处死,这引起罗马城居民的骚动。元老院的这一判决(  )

A.带有习惯法的色彩B.激化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C.表明成文法亟待制定D.激化了与被征服民族的矛盾

9.

阅读1601一1700年间英格兰精英人士初始兴趣取向中宗教与科学所占比例的对比表。二者对比的变化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项目

1601~1605

1631~1635

1651~1655

1696~1700

宗教教士和神学家

70%

63%

54%

19%

科学

17%

46%

70%

52%

A.放弃宗教信仰的人数增多B.科学的进步彻底批驳了宗教神学C.宗教改革的目的得以实现D.科学的发展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

10.

下图是二战后初期有关朝鲜问题的一幅漫画。从该漫画中可以获取的有效信息有(  )
①二战后美国打着民主旗号插足地方事务
②美国的民主制度遭到韩国人民的反对
③南朝鲜半岛内部人民呼吁和平反对独裁
④美苏 冷战 引发了朝鲜内战的爆发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11.

近些年来,日本在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上不断挑起事端。中日双方在交涉过程中无不拿出该岛的历史文献和沿革作为依据,往往追溯到该岛的历史渊源。若中国以前对这一问题没有系统的研究和考证,那么在谈判中中国将会是被动的。这段材料主要强调(  )

A.历史学强调追根求源B.历史学可以服务于现实C.历史史实具有真实性D.中日领土争端由来已久

二、材料阅读

1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一 在过去几十年中,来自国内和国外制造商的竞争压力显得微不足道。在当时,这种国内外市场——随着铁路建造热潮的即将到来和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国内市场呈现出显著的趋热行情——环境下,对继承自先锋时代所曲折形成的基本经济结构,不列颠的企业家们也没有产生任何改变的动机:棉纺和制铁仍占主导地位。
材料二 它对于经济竞争双方(英德)中德国一方的解释同样也是不完整的。这里的分析大多是正确的:德意志关税同盟以及接下来的德意志帝国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以及普鲁士的军事胜利,共同促成了一个信心欣快的发展环境,并且回过来又强化了对于投资和经济增长的物质刺激。

——以上两则材料摘自《剑桥欧洲经济史》

材料三 1950年至1964年间,西德、意大利和法国的国民总产值增长率分别为7.1%、5.6%和4.9%,而美国的国民总产值增长率只有3.5%。西欧经济力量不断增长的另一迹象是:1948年至1962年间,美国在自由世界的黄金中所占的份额已从71%下降到40%,而西欧所占的份額則从15%上升到44%。

——摘自《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不列颠的企业家们没有改变的因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给出德国得以同英国竞争的完整解释。(10分)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三则材料研究欧洲的不同视角。试从其中一个角度谈谈你的认识。(12分)

三、开放性试题

1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8分)
材料 有人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先后经历了三个阶级的领导,这不失为一个显著特色。三个革命阶级前仆后继有意或无意地围绕着 民族独立 、";国家富强 人民幸福 的历史任务展开革命活动,最终使中国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如下图: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中每个阶级是如何围绕历史任务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1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论述领导阶级的变化对民主革命前途的影响。(16分)(要求:联系中国民主革命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