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6.2015届 重庆市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一)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重庆市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4 浏览数:193

一、单选题

1.

《吕氏春秋》在评述某制度时写道: 故先王立法,立天子不使诸侯疑焉;立诸侯,不使大夫疑焉;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疑则生争,争则乱。 据此判断,这一制度实行的主要目的是(  )

A.加强君主专制B.加强对地方的统治C.维系统治秩序D.确保皇权至高无上

2.

孟子说: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天子不仁,不保四海。 董仲舒认为: 天立王, 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 二人都认为治国者应当(  )

A.以古鉴今B.尊崇天道C.施行仁政D.因时改革

3.

下表反映了隋唐时期在巴渝地区设置的部分新县情况。据表格判断,设置这些新县的原因不包括(  )

资州龙县

本汉资中县地,隋义宁二年招慰夷獠古民族名,于此分县置龙水县。

合州巴川县

唐开元二十三年,析石镜、铜梁置。有铁。

合州铜梁县

唐长安四年,刺史陈靖意以大足川侨户辐凑,置县取小铜梁山为名。

A.加强对地方的统治B.中外贸易的发展C.加强对资源的管理D.人口数量的增长

4.

据史书记载,在明代 今世流品,可谓混淆之极。婚嫁之家,惟论财势耳,有起自奴隶,骤得富贵,无不结姻高门,缔眷华胄者 。据材料可见,在明代(  )

A.开始出现了婚姻自由的现象B.举办婚事盛行大肆铺张之风C.婚嫁择偶十分讲究门当户对D.传统婚姻观受商品经济冲击

5.

四方之货,待虞而出,待商而通,待工而成,岂能废哉……是以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 与此观点相似的是(  )

A.省工贾,众农夫 B.农商并重,工商皆本 C.其商工之民,邦之蠢也 D.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

6.

论目前之警报,则庐州为燃眉之急。论天下之大局,则武昌为必争之地。……若武昌不保,则恐成割据之势,此最可忧者也。 曾国藩向咸丰帝上这一奏折是因为(  )

A.太平天国定都天京B.英军驶抵下关江面C.英法联军攻陷广州D.辛亥武昌起义爆发

7.

下图所示是近代某杂志第一卷的目录,对该期杂志评述正确的有(  )
①使用白话文,文学革命由此开始 ②批判封建文化,反对尊孔复古逆流
③盛赞十月革命,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④提倡民主科学,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1954年12月底,美国就开始对即将召开的某次会议极力阻止,他们认为:如果参加此次会议的国家对举行没有西方参加的会议产生了兴趣,从而在联合国内将形成一个强大的反西方的集团;其次,会议将为周恩来传播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提供一个极好的讲坛。对这次会议评述正确的是(  )

A.中国首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B.打破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封锁C.着重讨论印度支那的和平问题D.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

9.

古希腊某哲学家认为: 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与这一观点最为相似的是(  )

A.存天理,灭人欲B.人是万物的尺度C.美德即知识D.因信称义

10.

18世纪的法国,一些妇女通过沙龙和阅读,进入了以前专为男人享有的知识领域;她们摆脱了宗教的束缚,探讨文学、哲学和政治学;她们的书房里收藏有博物学词典,有物理学和化学方面的论文。据此可见,这一时期法国(  )

A.理性主义影响广泛B.男女平等已经实现C.知识传播十分迅速D.妇女收入显著提高

11.

有经济学家将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六个经济成长阶段。其中一个阶段的特征是:此阶段农业劳动力逐渐从农业中解脱出来,进入城市劳动,人均收入大大提高;主导产业体系是非耐用消费品的生产部门和铁路运输业。这一阶段(  )

A.意大利兴起了文艺复兴B.英国开始成为 世界工厂 C.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建立D.世界进入到 电气时代

12.

冷期间全世界平均每年爆发国际冲突7起,而1990~1992年三年间国际冲突总数为55起,平均每年18起。此后,随着国际组织加强干预,在进入新世纪后国际冲突的频率大为降低。据材料可见,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的特点有(  )
①多极化趋势加强 ②国际局势总体趋于缓和
③和平与动荡并存 ④ 一超多强 局面形成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在抗战爆发前夕,全国实存华资银行164家,西部地区的新式银行总行占全国总数的15.24%,分支行占全国分支行总数的11.74%。在西部的新式银行中,重庆一地占总行设在西南西北地区银行的52%,分支行占西部地区分支行的48.69%。……抗战期间,随着国民政府政治经济中心的西迁,重庆又迎来了大批内迁银行。不仅有国家银行、地方银行、商业银行以及钱庄、银号、保险公司,外商银行的汇丰和麦加利也在重庆设立了办事处。于是战时大后方重庆金融中心地位由此形成。

——摘编自刘志英《抗战大后方重庆金融中心的形成与作用》

材料二 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演变(1870~1973年)

时期

演变情况

18701914年古典金本位时期

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

1945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1945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

——据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整理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抗战期间重庆在国家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及形成这一地位的原因,(8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作用。(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到20世纪中期,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经济原因。(4分)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34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行政监察制度,对监察人员的任用作了很多规定。在监察官的使用方面, 久则情亲而弊生,望轻而法玩。 二周年一替 都是古人对监察官使用期限的认识和规定。并制定了《监察六事》、《巡按察六》、《设立宪台格例》、《互察法》等规定监察官的职责。西汉时御使大夫虽然是 三公 之一,但其秩仅为二千石,而另 二公 为秩万石;唐代,监察御使是正八品;宋元明监察御使为七品,也就相当于知县。……当然,古代的监察制度是为封建专制统治者服务的,其局限性是很明显的。

——摘编自曹凯旋《中国古代行政监督制度之借鉴》

材料二 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府设立了严密的检察制度。1931年通过了《工农检查处问题的决议案》,规定工农检查处有权对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检查和监督。1932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颁布《工农检察部组织条例》,规定从中央到省、县、区政府机关都要设工农检察部。1934年初,中央工农检察委员会率先在中央各机关发动群众检举活动。……通过检察制度的建设,保证了苏维埃政权的廉政自律,为土地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据陈志杰《土地革命时期苏区的廉政制度建设》

材料三 随着20世纪50年代后监督制度的不断缺失,苏联出现了这样一些现象:赫鲁晓夫集党政大权于一身,不经过集体讨论,就擅自决定重大事项。此时地方官员掌控的物质资源日渐增多,以权谋私的空间也被扩大,各级官员和企业负责人暗中合作,把公有财物变成自己的家产。勃列日涅夫成为苏共第一书记后,同样注重专权,他上台后曾自我得意地对身边人说过: 我就是沙皇。 同时,一部分干部公然地以权谋私,把自己领导的企业、农庄当作资本,从事半合法的和非法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取大量利润。

——摘编自李华《苏共党内监督机制缺失的严重后果及现实启迪》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对监察人员任用的主要特点。(6分)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古代监察制度。(4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政府设立检察制度采取的措施。(6分)分析指出这些措施实行的积极意义。(4分)
(3)据材料三,归纳20世纪50年代以后,苏联出现的政治现象及其直接原因。(6分)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最终带来了怎样的后果?(2分)
(4)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 健全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是廉政建设的关键 的认识。(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