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时期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元
明
清
高层政区
州
行省
布政使司
省
统县政区
郡
路、府、州
府、直隶州/州
府、直隶州
县级政区
县
州、县
选项
史实
推论
A
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不同地区生活方式趋同化倾向加强
B
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
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建立
C
1961年不结盟运动诞生
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新阶段
D
20世纪90年代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
经济区域化阻碍经济全球化
二、材料阅读
——孔令奇《现代公民精神的基础、内容和意义》
——张博颖、陈菊《西方公民观和公民道德观的历史演变》
——程显芳《近代公民观念的产生及影响》
事件
描述
甲午中日战争
清不想失掉最后的朝贡国朝鲜,开始将日本作为敌人。日本进行了日清和日俄两场战争
抗日战争
“九一八”事变
随着国民党统一中国的逼近,中国人的反日运动激化,不断发生妨碍列车运行和迫害日本学童的事件。此外,对日本来说,北面有苏联的威胁,南面有国民党的力量不断逼近
七七事变
1937 年 7 月 7 日 夜,在北京郊外的卢沟桥,发生了有人向日本军队开枪的事件。第二天,中国方面继续开枪,进入了战斗状态。事件本身不过是一个小摩擦,虽然人们希望就地解决,但是与日本方面的冲突事件不断发生,解决变得困难起来
——《梁启超全集》
——摘编自姜鸣《天公不语对枯棋》
宪法名称
内容摘录
《1791年宪法》
法国的宪政是代议制。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国民议会;行政权委托给国王。
《法兰西共和国8年宪法》(1799年)
政府付托于执政三人,任期十丰,连选得连任。
每一执政分别选举之。
——摘鳊自吴于厪、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德国外长皮洛夫1897.12
——张建华《俄国知识分子思想史》
——摘编自朱汉国、杨群主编《中华民国史》第七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