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
二、材料阅读
——楼宇烈《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第二版)
历史评价的对象
历史评价的变迁
古文经①
西汉以来,古文经学不断发展壮大,王莽当政时一度得立学官,东汉后期逐成压倒今文经学之势。至东汉末,儒学大师郑玄以古文经学为宗,兼采今文之说,综合两派,遍注群经,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三》(人教版):康有为在《新学伪经考》中将封建统治者奉为儒学正统的古文经典斥为伪书。
太平天国运动
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1958年撰写)中对太平天国的评价:“揭开了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在中国近代史上起了伟大的推动历史前进的火车头的作用,激励着中国人民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英勇的斗争。”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一》(人教版):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新旧交替的时代,时代赋予它反侵略的新内容和新意义,也显示出农民起义的局限性。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指出: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盘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有一定经济意义的学者都被扣上了“崇媚洋外”的帽子受到批判。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人教版):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中国近代企业诞生。
——整编自吴琦《中国历代漕运改革述论》
——摘编自(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999年版)
——摘编自(日)福泽谕吉《劝学篇》(1874)
——摘编自张之洞《劝学篇》(189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