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7.2015届 重庆市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三)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重庆市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4 浏览数:131

一、单选题

1.

记述先秦社会制度礼仪的《礼记》有如下记载: 用器不中度,不粥(同 ,卖)于市;兵车不中度,不粥于市;布帛粗精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于市;奸色乱正色,不粥于市。 材料表明先秦时期(  )

A.政府严密控制工商业B.物器用具制售讲求规范C.手工业生产流程详实D.市场交易多为以物易物

2.

西都止从郡国奏举,未有试文之事;至东都,则诸生试家法(经义),文吏课笺奏(公文),无异於后世科学之法矣。 由是观之,汉代选官制度的变化对后世 科举之法 的影响在于(  )

A.选拔对象B.选拔方式C.选拔标准D.选拔程序

3.

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胡适认为: 中国近世哲学的遗风,起于北宋,盛于南宋,中兴于明朝的中叶,到了清朝,忽然消歇了……哲学的门庭,大有冷落的景况。 明朝中叶哲学 中兴 的表现之一是(  )

A.陆九渊提出 心即理也 B.李贽主张 自然之性 C.王守仁主张 心外无物 D.顾炎武强调 经世致用

4.

苏州盛泽镇 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 。乾隆时, 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 。上述材料可以佐证下列明清经济的哪一特点(  )

A.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B.工商业市镇繁荣C.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D.海外贸易的兴盛

5.

1889年,张之洞在《筹设炼铁厂》写道: 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在我多出一分之货,则少漏一分之财。积之日久,强弱之势必转移于无形者。 材料表明兴设炼铁厂的初衷之一是(  )

A.辅助官办军事工业B.满足人们生活需求C.加快民族工业发展D.维护民族经济权益

6.

下图是近代重庆出版的《广益丛报》第84期刊头,其刊发时间标注有 大清光绪31年 西历1905年 字样,其栏目分为政事、学问、文章等,刊载包括 敬告我国资本家 孟德斯鸠法意 兴女学以退神权说 爱国魂传奇(小说)”等内容。上述介绍说明《广益丛报》(  )
①是一份综合性报刊 ②主要宣扬维新变法主张
③传播西方民权、平等思想 ④具有启迪民众、改良社会的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

有学者认为:民族革命与政治革命搅和在一起是近代中国政治体制转型的一个重要特点。辛亥革命基本完成了前一个历史任务,但没有完成后一个历史任务。辛亥革命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局限性就在这里。该学者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

A.是结合近代中国国情的具体评价B.认为辛亥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C.认为辛亥革命无助于政治近代化D.指出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局限

8.

文学是时代的一面镜子 。茅盾在《林家铺子》里有这样一段描写: 林小姐的一双手在那堆衣服里抓捞了一会儿,就呆呆地站在床前出神。……她爱这些东洋货,她又恨那些东洋人;好好儿的发兵打东三省干吗呢?不然,穿了东洋货有谁来笑骂。 小说刻画的场景最有可能发生在(  )

A.民国初年B.五四时期C.国民革命时期D.20世纪30年代

9.

拜占庭灭亡之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在它的光辉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 材料中 新世界 的重要特质是(  )

A.人文精神B.人民主权C.法律至上D.否定教权

10.

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其在位的64年(1837~1901年)是英国最强盛的所谓 日不落帝国 时期。下列关于该时期英国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有(  )
①开始树立世界殖民霸权 ②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③主导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④引领电气时代科技潮流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11.

1973年1月1日,丹麦、爱尔兰等三国正式加入欧洲共同体,欧共体实现了自诞生以来的第一次扩展。除上述两国外,这次加入欧共体的国家还应有下图中A.B.C.D所示的哪一个国家(  )

12.

根据美国最近几年的经验——成长缓慢、生产力降低——使人怀疑如果我们继续授予政府前所未有的权力……迟早一个更大的政府会毁灭我们因市场自由而取得的繁荣,以及独立宣言中信誓旦旦的人类自由。 下列说法,与材料看法一致的是(  )

A.计划经济是对付经济危机的灵丹妙药B.政府自由放任是经济繁荣的可靠保证C.过度的政府干预并不利于经济的发展D.绝对的经济自由会危及到政治的自由

二、材料阅读

13.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 下列统计数据摘编自(自然科学大事年表》(1975年版)

年代

科技发明

中国

世界其他国家

百分比

百分比

公元1400

45

28

62%

17

38%

公元4011000

45

32

71%

13

29%

公元10011500

67

38

57%

29

43%

公元15011840

472

19

4%

453

96%

材料二 在欧美近(现)代化的初期,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需求,给予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很大的推动力,从而引发了科技革命。此后,科学技术开始以巨大的生产力转化功能回馈工业进步和经济发展,并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

——《世界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特点。(4分)并举出在前三阶段中中国领先世界的杰出科技成就各一例。(3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17世纪欧洲科学发展的主要趋势。(2分)
(2)材料二阐述了欧美近现代化历程的哪一重要特点?(3分)请以19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期的欧美发展历史说明这一特点。(8分)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32分)
材料一 西汉以丞相总百官,而九卿分治天下之事。(东汉)光武中兴,身亲庶务,事归台阁(汉尚书台在宫禁内,称台阁),尚书始重,而汉公卿稍已失职矣。……(曹魏)文帝受禅,改尚书为中书。有今有监,而亦不废尚书。然中书亲近,而尚书疏外矣。东晋以后,天子以侍中常在左右,多与之议政事,不独任中书,于是又有门下,而中书权始分矣。降及南北朝,大抵皆循此制。

——司马光《上哲宗乞合两省为一》

材料二 清末民初中央经济管理机构变革简表

概况

清朝末年

清朝以六部中的户部、工部主管财经。1903年仿西方制度增设商部,鼓励实业。1906年,工部并入商部,改为农工商部。另设邮传部,主管交通;户部改为度支部,仍管财政。

民国初年

19121月,南京临时政府设财政、实业、交通三部。由于存在时间短,除颁布一些政策法令外,具体业务还未开展。

19123月,北京政府将实业部细分为农林、工商两部。191212月,又合并为农商部。期间广采西法,初步建立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法规体系。

——摘编自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材料三 1982年开始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一次政府机构改革的组成部分。经过改革,国务院工作部门由100个精简到61个,人员编制从5.1万人减为3万人,各部委组成人员平均年龄由64岁降到60岁。这次改革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但没有触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没有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
2003年开始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是在加入世贸组织的大背景之下进行的,本次改革以调整机构设置、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主要任务。例如: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其任务是研究拟订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指导总体经济体制改革;新设立的 国资委 负责指导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重组,新组建的商务部负责推进流通体制改革。

——综述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次政府机构改革》等

(1)根据材料一,概述两汉魏晋南北朝时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历程,(4分)并进一步概括其演变特点。(4分)这一变化到隋唐时代产生了什么制度性成果?(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试以 走向近代化 为主题,评述清末民初中央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的变革。(8分)
(3)根据材料三,1982年和2003年的国务院机构改革的中心内容主要有什么不同?(4分)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6分)
(4)综合以上材料,请就政府机构改革调整谈谈你的认识。(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