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4.2015届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高三第二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4 浏览数:119

一、单选题

1.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 此段属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言论(  )

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

2.

以下是某一时期的文人分布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

A.秦汉B.魏晋C.隋唐D.两宋

3.

有学者在研究元朝历史时,引用了下面材料: 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之于内地。 该学者引用这些材料主要是为了说明(  )

A.元朝推行民族融合政策B.边疆地区经济得到发展C.元朝进行政治制度创新D.元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4.

下列图片中的生产方式生产出来的产品,主要目的是满足市场需要的是(  )

5.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从秦朝到清朝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
①秦朝在全国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②汉初吸取秦亡教训,推行郡国并行制
③议政王大臣会议决定清初 军国政事 ④清初,雍正帝命令地方大员密折秦事

A.①④B.①③④C.③④D.②③

6.

下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国文教科书的一页插图,从图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判断,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近代科学技术已经在中国运用B.采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C.此教科书由中华民国组织发行D.新式通讯工具在中国广泛使用

7.

历史学习中要注意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下表中历史概念和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

概念

理解

A

重农抑商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禁止商业活动

B

盐铁官营

官府对盐和铁的生产销售实行垄断

C

实业救国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挽救中国的危亡

D

新民主主义革命

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8.

下图反映了国民政府在20世纪40年代发行法币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引发通货膨胀造成民族工业陷入绝境B.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C.促进了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的开展D.抗战胜利后经济恢复使货币需求大增

9.

下表为近代列强在华投资的相关数据统计(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卷十二》)其中表中序号①②③所代表的国家依次为(  )

时间

18401895

18951911

19111927

19271937

19371945

19451949

国家

英国

美国

日本

数量万元

8026

33955

696277

11969

262096

47918

所占比重(%)

825

281

442

373

755

681

A.英国、美国、苏联B.美国、日本、苏联C.英国、日本、美国D.美国、英国、日本

10.

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一在民国初年得到显著发展,1953年后一度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出现材料中广告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B.计划经济,政府控制C.改革开放,经济发展D.特区建立,广告兴起

11.

下列关于古代希腊罗马历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梭伦改革主要调节的是雅典公民内部矛盾B.地理环境造成了希腊城邦独立自治的特点
C.罗马《万民法》中的 万民 指的是罗马帝国境内的所有罗马公民D.人是万物的尺度 体现了基督教统治下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12.

法国史学家朗格诺娃和瑟诺波斯所著的《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这种 心理的状态 对文字史料的作者影响最少的是(  )

A.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B.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C.该事件所产生的后果D.对该历史事件的评价

二、材料阅读

13.

无论中国传统思想还是西方传入的思想,都有继承、发展和创新的特点。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提出了以 为中心的儒家思想,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以服务于当时阶级的、时代的需要。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孔学则严等差,贵秩序,而措而施之者,归结于君权。……于帝王驭民,最为合适,故霸者窃取而利用之以宰制天下 儒教之最缺点者,在专为君说法,而不为民说法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儒学统一时代》

材料三 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羡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取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四

会议时间

中共一大(1921

中共二大(1922

革命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的政权,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最低纲领:打到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最高纲领: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社会。

革命对象

资产阶级

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思想中的 保守 方面及其理由。(2分)结合上述材料,依据董仲舒、梁启超的时代背景和主张,说明材料一的观点(8分)
(2)有人认为孙中山三民主义是对西方民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请用材料三予以论证。后来孙中山又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回答后者与前者相比,最大的变化是什么?(6分)
(3)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在指导中国革命过程中,经历了照抄照搬到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转变。根据材料四并结合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历史,简要叙述这一转变。(8分)

14.

历史的精彩之处,不仅出现在稳定时期,更出现在新旧交替时期。阅读下面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井田制度遭到严重的破坏。公元前685年齐国 相地而衰征 ,公元前594年鲁国 初税亩 。……围绕 争霸 战争的需要,春秋以至战国的整个历史阶段内,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贵族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摘编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二 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

——《吕氏春秋·审分》

(1)材料二中的 公作 分地 各指什么?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说明在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中政治和经济之间的关系。(10分)
材料三 (1840—1842年)这场现在看来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在当时大多数中国人的眼中与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华夷之战无异。朝野上下 剿夷 讨逆 一类的词语风行。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人在震惊与恐惧中认识到英夷的强大,照会中对英国的称呼也由夷转变为 贵国 。《天津条约》(1858年)明文规定: 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 。至1861年,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成立,并由一个临时 专办外交及通商事件 机构逐渐扩展为 策富强总汇之地 。至此, 夷务 变为 洋务 ,并成为大清国第一要务, 洋务 一词也取得正式的地位,泛指一切与西方各国打交道的事务。

——节选自马嘉利《变之变》《华章》2012年第29期

(2)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三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发生的变化。(10分)
材料四 关手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分期,是确定中国近代史学科对象的重要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胡绳发表文章将其限定在1840—1919年之间。此后,中国史学界出现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的明确分界,分界线就是1919年发生的五西运动。但范文澜等学者提出,按照社会性质,中国近代史应该包含1840—1949年的整个时期。

——《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分期应以1949年为界》

(3)大陆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台湾史学界主张把1911年的辛亥革命作为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请阐述他们各自的理由(4分),谈谈你对历史分期的认识。(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