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3662.2015届 广东省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4
浏览数:141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单选题
1.
战国时期,
“
官分文武,惟王之二术也
”
。这反映了当时( )
A.分封制的强化
B.国君权力的加强
C.郡县制的确立
D.儒学地位的提升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杜甫在自叹失意之作《曲江三章》中写道:
“
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地名)幸有桑麻田,故将移往南山边。
”
诗里的
“
桑麻田
”
最有可能是( )
A.天子赐予的井田
B.因军功受赏的土地
C.租种的诸侯土地
D.国家授予的无主荒地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据学者研究,在1800年以前的两个半世纪里,世界生产的白银可能有一半或至少三分之一流入中国。这主要得益于( )
A.新航路的开辟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政府鼓励对外贸易
D.商帮经营范围扩大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李鸿章认为,开口通商
“
于中国利害参半,未为全失
”
。下列各项中,符合这一认识方法的是( )
A.
“
内治不修,则外交实无可办之理
”
B.
“
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
”
C.
“
租界中沉淀的不仅是罪恶,亦有工业文明的积累
”
D.
“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
学子互相约集,一声
‘
向右转
’
,齐步辞别国内学堂,买舟东去,不远千里,北自天津,南自上海,如潮涌来。每遇赴日便船,必制先机抢搭,船船满座。
”
上述现象应出现于( )
A.明末清初
B.洋务运动期间
C.清末民初
D.抗日战争时期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下图为某时期的漫画,在一张
“
国民政府
”
的餐桌上,摆放着几个佐料瓶,瓶上分别贴有
“
苏俄
”
、
“
工人
”
、
“
学生
”
、
“
军人
”
和
“
妇女
”
等标签。从中可知( )
A.五四运动取得初步的胜利
B.国民革命具有广泛的基础
C.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
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1961年,我国的钢产量指标从1960年的2000万吨降到1000万吨,1962年再降到600万吨。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 )
A.缓解经济困难
B.巩固大跃进成果
C.加强环境保护
D.推动国有企业改革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的宪法含混不清、残缺不全可谓是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这一现象的出现,乃是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使然。
”
材料中的
“
特殊的政治环境
”
主要是指( )
A.封建专制势力强大
B.共和派与君主派斗争激烈
C.普法战争法国战败
D.无产阶级革命的迅猛发展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共产党宣言》指出:
“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
该材料( )
A.阐述了阶级斗争学说
B.体现了全球化思想
C.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D.提出了消灭私有制的观点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1869年,万国邮政联盟建立,邮政事业实现全球系统化。这主要是因为( )
A.交通工具的发展
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C.电气时代的到来
D.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有学者认为,它
“
开始了关于政府的社会和福利责任的一场思想革命……政府对于经济方面发生的事不能袖手旁观这一原则,在此之后已不再受到严重挑战了。
”
这场
“
思想革命
”
是指( )
A.启蒙运动
B.新经济政策
C.新文化运动
D.罗斯福新政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
冷战既不是苏联决策者也不是美国决策者制造的……这是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决策者都感到对自己不利,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
”
该观点认为冷战的起源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D.经互会的成立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阅读
13.
北京同仁堂见证了中国300多年的社会变迁。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6分)
片断一 1669年同仁堂由乐显扬创建,1723 年开始供奉御药,创业初成。同仁堂人以
“
同修仁德,济世养生
”
为己任,讲究
“
仁心仁术
”
之道。
片断二 步入近代,同仁堂除加强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外,还积极利用官方联系以图在原材料、定价权、品牌维护、资金方面获得好处,企业获得新发展。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同仁堂业务逐渐萎缩。
片断三 解放后,同仁堂业务逐渐恢复和发展。1954年8月27日,随着乐松生在一纸协议上签上姓名,乐家拥有同仁堂300余年的历史戛然而止。
1992年同仁堂单独挂牌成立了
“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
”
。1993 年, 同仁堂在香港开设海外第一家门店。1995 年初以来, 同仁堂10条生产线通过澳大利亚 TGA 认证, 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1998 年以后,同仁堂在世界各地开店 22 家。
——据杨在军《家族企业长寿之家族因素剖析》等
(1)据片断一,指出同仁堂的文化理念与中国古代哪一思想流派相吻合,该流派的思想核心是什么?(4分)
(2)据片断二,概括近代同仁堂的发展态势,并结合时代背景简述其原因。(10分)
(3)据片断三,指出推动同仁堂在1954年转型的历史事件。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90年代以来同仁堂经营模式改变的有利条件。(12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4.
离异与回归是人类文化史上经常交替出现或相互伴生的两种趋势。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在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演变的过程中,开创新制度的思想先驱对于传统文化大都曾有离异与回归两种倾向。资本主义发展最早的西欧是一种类型。那里的离异,主要表现为对中世纪千年黑暗的批判与背离;那里的回归,则主要表现为从希腊、罗马古代精神文明中寻求人文主义的力量源泉。
——章开沅《离异与回归》
材料二
就东方具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的一般情况而言,在早期现代化的起步阶段,即初遇西方文化时,各个民族基本上对西方文化持反对、拒绝、鄙夷的态度;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比思考之后,先后有一部分人出现对固有文化的离异,主张学习和吸收西方文化……但等到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事业有了长足的进展之后,又必然出现整体性的对固有文化恢复自信。
——罗福惠《寻绎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1)列举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主要成果。(4分)
(2)据材料一,指出反映西欧
“
离异与回归
”
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10分)
(3)试从材料二中
“
离异
”
这一角度,概述1840—1919年间的中国历史。(9分)
(4)综上所述,谈谈你对
“
离异与回归
”
的认识。(3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