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3. 山东省蓬莱市2015年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2 浏览数:136

一、单选题

1.

据史载,明朝中后期 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新安大贾鱼盐为业,藏镪有至百万者,其他二三十万,则中贾耳。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窖藏,其富甚于新安。 材料表明当时(  )

A.奢侈品贩运是商人致富的主要手段B.形成地域性特征明显的行业商帮C.富商大贾大多以垄断经营敛财D.资本主义萌芽促进贸易的繁荣

2.

某高校老师撰写了一篇《论明清小说对宋明理学的超越》的历史论文。下列材料不能用作该论文论据的是(  )
①《红楼梦》: 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②《西游记》: 皇帝轮流做,……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
③《三国演义》: 臣安敢不竭股肱之力,尽忠贞之节,继之以死乎!

A.①B.②③C.①②D.③

3.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那时的西欧是无可匹敌的,它拥有向外猛冲的推动力——宗教动力、思想骚动、经济活力、技术进步和有效动员人力物力的民族君主国。 材料指出了(  )

A.近代科技发展的社会基础B.启蒙运动的历史影响C.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D.殖民扩张的客观作用

4.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屈维廉在他的专著《1688—1689年的英国革命》一书中,特别强调奥兰治(即荷兰)的威廉入侵英国的重要性。它是 欧洲所有的新教各族人民共同汇合在一起来帮助拯救英国,并成为英国历史上得决定性的转折点 转折点 在此主要是指(  )

A.王权结束B.议会成为国家权力的中心C.国王与议会之问形成了制衡关系D.责任内阁制形成

5.

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 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 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

A.明末清初的 工商皆本 意识B.魏源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思想C.洋务运动的 中体西用 主张D.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思想

6.

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能够对这一变化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试题14】〖2014名题分解〗
                             棉布进口                                                                           棉纱进口

A.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B.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C.自然经济的顽强抵抗D.中国沦为世界市场的附庸

7.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他的)民族主义里,有德意纳粹与法西斯精神之优点,而无其缺失。民生主义里,有苏俄共产政权向往之长处,而无其偏病。民权主义又把英美政党代议制度之理论,释回增美。 在钱穆看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

A.合乎世界政治新潮流B.脱离中国传统政治,是全盘西化的产物
C.是一个西方思想的大杂烩D.实现了中国传统政治与西方政治的完美结合

8.

史学界认为,罗斯福政府通过社会立法,开启了美国历史的一个新进程。如1935年,美国通过《社会保障法案》建立了一套老年退休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 新进程 是指(  )

A.国家干预经济B.福利国家C.自由放任D.市场经济

9.

这种制度,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两党制或多党制互相攻讦、互相倾轧的弊病,能够保证集中领导与广泛民主、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有机统一。我们要继续坚持和完善这个制度……”。 这个制度 是指中国的(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主集中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二、开放性试题

10.

现代化是人类文明演进的趋势,也是人们认识历史的重要视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所谓古代中国的 现代化 ,就是指造就中华帝国的那套 理性设计 ,主要包括郡县制、法典化控制以及文官制度等……若从宗周时代的 礼仪政治 形态往后看,则春秋战国以至于帝国时代,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 现代化 趋势。

——张树平《理性政治知识与中国古代政治的现代化

(1)结合所学知识,以郡县制为例概述从宗周时代到秦朝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并据此指出材料一中 现代化 的内涵。(10分)
材料二 通常认为,宋朝标志着旧的中世纪统治(其顶峰是唐朝时期)的结束和所谓 现代 发展的开始。……那种认为中国历史和中国社会体系 没有变动 的观点是绝对错误的。如果我们仔细考察宋朝时所发生的这些变动,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它们不但显示出典型的 现代 特征,而且预示着七八百年后改变欧洲面貌的种种变迁。

——罗兹·墨菲《东亚史》

(2)从经济、社会、科技等角度概括宋朝带有 现代 特征的 变动 。(8分)
材料三 在现代化的每个阶段中,只能解决一个或者两个当前的主要任务……许多阶段连贯起来,逐步地解决了阻碍中国现代化的各种障碍,构成了中国现代化前进的历史运动。

——戴逸《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

(3)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史实论证材料三的观点。(要求:观点理解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准确。200字以内。)(8分)

三、材料阅读

11.

(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宣布了美国 援助欧洲复兴 的计划。马歇尔强调,如无大量额外的援助,欧洲就会 面临性质非常严重的经济、社会与政治的恶化 。美国的责任 应该尽其所能,帮助欧洲恢复正常的经济状态,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 。这个演说发表后,很快被舆论界称之为 马歇尔计划 。英国外交大臣贝文公开赞扬马歇尔演说是 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演说之一 ,并呼吁美、英、法三国联合起来。法国总统奥利奥尔向新闻界透露,法国准备 毫不迟疑 地参加欧洲经济援助计划。

——方连庆主编《国际关系史(战后卷)》

材料二 1950年5月9日,法国外长舒曼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法国决定在欧洲建设以及同联邦德国建立伙伴关系方面,采取 第一个决定性行动 。舒曼在他宣读的一项声明中指出: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就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的德、法之间的冲突 。他在声明中倡议: 当务之急,是在最短期间内,把法、德两国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 。此即 舒曼计划 。舒曼计划不仅标志着法国对德政策的一大转折,也为日后欧洲走向联合奠定了基础。

——姚椿龄、杨宇光《舒曼计划及其产生的国际背景》

材料三 1964年1月,法国总统戴高乐正式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同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法国政府同时公布关于中法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并互派大使。中法建交公报公布后,美国甚感震惊,但又无可奈何,只好由美国国务卿发表一个声明表示 遗憾 。而戴高乐则于三天后举行一个记者招待会,他非常自信地说: 法国承认中国只不过如实地承认世界 ,他相信目前某些国家的政府 迟早会仿效 法国。

——摘编自《戴高乐言论集》

(1)据材料一,指出马歇尔推行 援助欧洲复兴 计划的目的何在?(2分)西欧国家对此计划持何态度,原因是什么?(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舒曼计划与马歇尔计划的作用有何不同。(6分)
(3)据材料三,指出中法建交的重大意义。(2分)戴高乐的预言是否变成现实,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
(4)半个世纪以来,欧洲的联合呈何趋势,对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2分)

四、开放性试题

12.

(10分)【历史——20世纪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所拥有的经济、道德和军事优势达到前所未见的水平,并且确定无疑地超越了当年英国曾达到的水准,……不过,与英国霸权领导的单边风格相比,美国奉行更为合作的领导方式。美国建立了一系列多边国际组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有限为之,而战后则益加如此——在这些组织中,得以确保的是美国的卓越地位,而非主导优势。

——【美】赫尔曼·M·施瓦茨着《国家与市场:全球经济的兴起》

评述材料中关于美国外交策略的观点。(10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