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0.2015届 浙江省宁波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28 浏览数:307

一、单选题

1.

春秋242年,列国聘问盟会450次,鲁君朝周王仅3次,鲁大夫聘周仅4次。这一现象主要反映的问题是(  )

A.分封制破坏B.宗法制崩溃C.郡县制形成D.世官制瓦解

2.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 根据下列人物的思想特点,提出这一观点的应是(  )

A.孟子B.庄子C.墨子D.老子

3.

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

A.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
C.南宋,词的创作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D.明代,中国古典小说创作进入黄金时代

4.

日本某古寺留存有一份文件记载: 癸丑,春三月,明州(今宁波)来船二艘。其中,祥兴号满载丝绸、陶瓷,另附铜钱七万,《史记》、《汉书》、《三国志》各十部;《四书集注》百部;佛教经典数百部。 这一记载的事最早可能出现于(  )

A.汉代B.唐代C.宋代D.元代

5.

据北宋欧阳修等史学家编撰的《新唐书·百官志》记载: 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 而唐代诗人王建有诗《夜看扬州市》写道: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 对这两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前者是正史,后者是文学体裁,应以前者为准B.前者是后世人编撰的,后者写于唐代,应以后者为准
C.两者所载内容均需经过进一步考证才能确定史料价值D.两者记载的史实相违背,必有其一是伪史

6.

在十八世纪末年的中国,纹银一两兑换制钱七八百文,19世纪初年,为一千文上下,1821至1838年,由一千二三百文,以至一千六百余文,四十年间,银价上升一倍。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合理解释是(  )

A.中国白银产量锐减B.美洲白银大量流入C.鸦片走私入口激增D.富有之家囤积白银

7.

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一系列通商口岸。下图中属于19世纪90年代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是(  )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8.

清代某一谕旨中有以下内容: 又谕,电寄张之洞等。日本约内改造土货一节关系最重,江浙等省如丝斤花布可否于出产处先抽厘金方准运出,并招商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上述谕旨中的 应是指(  )

A.电车B.有线电报C.电话D.无线电报

9.

右表反映了中国近代某一时段中国面粉业的发展状况。下列对表中所示变化出现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工厂数量

资本

1911

40

600多万元

1919

120多家

4500万元

A.欧洲市场需求增加B.封建势力压迫解除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社会环境和平稳定

10.

6日晚上,举行了专门纪念俄国十月革命的会议。到处都有工人、学生。国民党组织开会庆祝。……第二天……举行了大规模的庆祝活动。会场上到处是国民党旗和写着无产阶级口号的标语牌,还有很多绘有镰刀和斧头的红旗。 这一场景会发生在(  )

A.1919年的北京B.1926年的广州C.1931年的瑞金D.1937年的延安

11.

2月6日是农历壬申年的第一天。对于上海市民来说,这是一个不缺少爆竹声的新年,枪炮声从大年夜一直持续到天亮。在苏州河(流经上海市区的一条河流)以北,战争还在继续 。与材料中 战争 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一·二八事变B.一二·九运动C.淞沪会战D.渡江战役

12.

《共同纲领》规定: 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政府所订立的各项条约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应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 这集中体现的外交方针应是(  )

A.另起炉灶B.和平共处C.一边倒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3.

郭沫若1963年11月14日写给陈明远的信中说: 来信提出的问题很重要。我跟你有同感。 运动中,处处 放卫星 发喜报 、搞 献礼 ,一哄而起,又一哄而散;浮夸虚假的歪风邪气,泛滥成灾。 上述横线处应填入(  )

A.社会主义改造B.大跃进C.人民公社化D.文化大革命

14.

1978年中国掀起改革的大幕,从此改革便不断向更广阔的领域展开。下列文件公布的先后顺序是(  )
①《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②《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
③《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④《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A.②①④③B.②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②④③①

15.

贵族垄断立法权并随意曲解,平民强烈不满 。这可以用来解释下列哪一事件的背景(  )

A.陪审法庭建立B.《十二铜表法》制定C.自然法的产生D.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

16.

十五世纪时梵蒂冈一个图书管理员说: 过去稀有而索价上百金币的书籍,现在只要二十金币,不论古今,罕有人类发明之重要堪以媲美。 这项神圣的艺术在日耳曼已生根发芽,应移植到罗马。 这里说的 发明 是指(  )

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转轮排字盘D.雕版印刷术

17.

马克思在评论某一历史人物时说: 他把僧侣变成了世俗人,是因为他把俗人变成了僧侣。他把人从外在的宗教笃诚解放出来,是因为他把宗教笃诚变成了人的内在世界。 这里的 应是(  )

A.苏格拉底B.但丁C.马丁·路德D.洛克

18.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员每州两名。这一规定主要照顾了(  )

A.南方的利益B.北方的利益C.大州的利益D.小州的利益

19.

某一时期,德国人宣称 我们的未来在海上 ,法国人高唱 不要忘记色当之役 ,俄国人扬言 保卫斯拉夫兄弟 。这些耸动的口号和行动与下列哪一战争有关(  )

A.拿破仑战争B.普法战争C.第一次世界大战D.第二次世界大战

20.

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几项重要产品指标完成情况

年份

产品

1913

1928

一五计划初步方案最低方案

一五计划最佳方案最高方案

十六大报告追加数

实际完成数(1932

万吨

2910

3550

6800

7500

6440

生铁万吨

420

338

800

1000

1700

616

棉织品亿米

2582

2678

57

62

2694

A.重工业建设取得较大成就B.棉织业几乎停滞不前C.斯大林模式已经确立D.出现盲目追求高指标情况

21.

在这两百年(17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人首先解决了……的问题,接下来解决了全球商业秩序的问题,而工业革命则是在这两个任务完成之后的事情。 文中省略号部分应该是(  )

A.现代企业制度B.机器动力来源C.资本垄断方式D.国内政治体制

22.

1939年11月,美国国会通过新的《中立法》,允许其他国家在现金购买,运输自理的条件下,购买美国武器。对此评论正确的是(  )

A.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发战争财B.这有利于掌握制海权的英国C.表明美国完全放弃 中立 政策D.这是美国对日本进占印度支那的反应

23.

有学者称某文件为 第一份预见战后 建立普遍和永久的国际安全体系 的英美文件 ,这一文件应是(  )

A.《大西洋宪章》B.《联合国家宣言》C.《关于普遍安全的宣言》D.《联合国宪章》

24.

如果给右表纵坐标加一个说明,合适的是(  )

A.核武器数量(枚)B.国民生产总值(亿美元)C.作战飞机数量(架)D.军费开支(亿美元)

25.

某一画派的产生受到了光学发展的影响,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应该从光的角度来体现,他们将 作为研究的中心。下列作品中属于这一画派代表作的是(  )

二、材料阅读

26.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材料二 (雍正五年十二月)谕兵部:向来云贵川广以及楚省各土司,僻在边隅,肆为不法,扰害地方,剽掠行旅,且彼此互相仇杀,争夺不休。而于所辖苗蛮,尤复任意残害,草菅民命,罪恶多端,不可悉数。是以朕命各省督抚等悉心筹画,可否令其改土归流,各遵王化。

——《世宗宪皇帝实录·卷六十四》

材料三 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修改案。……对于一贯积极主张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少数民族利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能够在基本法中鲜明地提出民族自治区域要对内实行各族居民在政治权利上的平等、对外加入全国统一的经济体系和市场,并且提出促使少数民族吸收国家主流文化的主张,不啻为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王柯《国民国家与民族问题》

(1)依据材料一,指出平定六国后秦朝疆域扩大的两个主要区域。任选其中一个区域,根据所学知识概述秦朝加强对其控制的主要举措。(4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雍正帝实行 改土归流 的原因。联系所学知识,指出清朝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8分)
(3)依据材料三,分析我国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意义。(4分)

27.

近代中国思想急剧变迁,新陈代谢中充满新与旧的碰撞、调适。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今求之一艺之末,而又奉夷人为师,无论夷人诡谲未必传其精巧,即使教者诚教,学者诚学,所成就者不过术数之士,古今来未闻有持术数而能起衰振弱者也。

——《同治六年二月十五日大学士倭仁折》(1867年)

材料二 忠孝节义,奴隶之道德也;轻刑薄赋,奴隶之幸福也;……固有之伦理、法律、学术、礼俗,无一非封建制度之遗……吾宁忍过去国粹之消亡,而不忍现在及将来之民族,不适世界之生存而归消灭也。……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陈独秀《敬告青年》(1915年)

材料三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确立儒家的身份?学术界有以下两种主张:①儒家是治疗现代文明弊病的良方,重建中华文化的核心;②儒家总体上已不适应现代民主法制制度,但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发挥一些作用。

——据余英时等著《不确定的遗产》整理

(1)概括材料一的主要观点,并联系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观点产生的背景。(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陈独秀所提倡和批判的对象。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敬告青年》的发表对近代思想的影响。(6分)
(3)如果请您就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确立儒家的身份 发表看法,你会更注重材料三中的哪种主张?请结合历史事实扼要展开。(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6分)

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工党制订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改革计划,把充分就业和有限制的国有化放在首要地位。这个党在1945年7月5日的大选中,欣然为一项关于住房和社会保险的具体计划而辩护,这个计划赢得了所有那些对25年来的不可靠和长期失业记忆犹新的人们的选票。尽管二战功臣温斯顿·丘吉尔个人威信很高,工党仍然赢得393个议席,第一次获得明显的多数,因而能够将其纲领付诸实施。

——摘编自莫瓦特《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12卷》等

材料二 英国工党执政时期,政府掀起了国有化浪潮。保守党上台后,接受国有化的现实,同时加强私人企业经济,强调市场竞争的作用,减少政府干预经济的活动。撒切尔政府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改革,让市场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朱汉国主编《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必修第二册》

(1)举出丘吉尔对二战胜利所做的具体贡献两例。依据材料一,分析工党获得1945年7月大选胜利的原因。(10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二战后英国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趋势。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撒切尔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