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83.2015届 北京市东城区普通高中示范校高三上学期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北京市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36 浏览数:155

一、单选题

1.

《左传》记载: 名位不同,礼亦异数。 这反映了周礼(  )

A.具有等级色彩B.内容丰富C.倡导社会公正D.规定细致

2.

下列各项是古代对某些水利工程的评价,其中位于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利灌溉工程有(  )
①《史记》记载: 于是关中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②汉代民谣: 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③《史记》记载: 于是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
④《桂海虞衡录》记载: 派湘之流而注之融,使北水南合,北舟逾岭

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3.

汉代皇帝曾亲耕籍田以供宗庙粢盛(指盛于祭器以供祭祀的谷物),皇后则亲自蚕织以奉祭服,这体现了统治者(  )

A.对男耕女织的重视B.倡导重农抑商C.爱民如子D.以祭祀祖先为朝政的重心

4.

下列哪项史实,足以说明法家思想是能产生正反两方面作用的一把 双刃剑 (  )

A.分封制的确立和瓦解B.秦朝实现统一和短命而亡C.商鞅变法的成功和个人的悲惨结局D.汉初的郡国并行制和七国之乱

5.

北魏孝文帝初期 京师民庶,不田者多,游食之口,三分居二 。为此孝文帝实行了(  )

A.宗主督护制B.俸禄制度C.均田制D.汉化政策

6.

某校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从唐诗诗句中分析唐朝历史面貌,下列分析最为恰当的是(  )

唐诗

唐朝历史面貌

A

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朝创立了科举制

B

白居易《登观音台望城》: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

唐朝重视城市管理,实行市坊分离

C

李白《哭晁卿衡》: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唐朝实施对外开放政策

D

元稹《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民族交往影响了唐朝社会生活

7.

宋代程颢、程颐兄弟提出 视听言动,非理不为,即是礼,礼即理也。不是天理,便是私欲 ,以此倡导(  )

A.人性本善B.人们自觉遵守儒家伦理C.格物致知D.克服私欲,恢复良知

8.

北宋王安石推行方田均税法,使下列哪一现象在一定程度得到改变(  )

A.农民坏于徭役,而未尝特见救恤 B.贫者以苦瘠之亩,苛数倍之输
C.兼并之家乘其急以邀倍息,而贷者常苦于不得 D.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

9.

明万历年间 瓷镇(景德镇)上佣工,皆聚四方无籍游徒,每日不下数万人 。这一记载包含的历史信息主要有(  )
①流动人口众多 ②制瓷业发达
③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地位 ④资本主义萌芽迅猛发展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0.

清朝末年李滋然作《明夷待访录纠缪》抨击《明夷待访录》,认为 今日之谈革命、讲自由而重独立者,皆托此篇以济其邪妄 。该文中的 邪妄 实际上是指(  )

A.倡导工商皆本B.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C.学习西方D.反对君主专制

11.

某学者评价鸦片战争: 它标示的不只是这场战争胜败的严峻性,更因为它标示着以商品和资本来改变中国传统社会的轨道,作为中国的近代与中世纪的分界线,是显而易见的。 该观点强调的是中国(  )

A.国际地位的变化B.社会的变迁C.战败的结局D.经济的落后

12.

下列企业与中国第一家近代轮船公司性质不同的是(  )

A.上海发昌机器厂B.江南制造总局C.安庆内军械所D.开平煤矿

13.

清末有人说: 西学之精,莫非原本中国……今精舍方言、格致两斋,通其言语文字,以造就译才,兼考求新理新物,为制器利用之助,是乃昌明中国实学,将以西学化为中学,非弃其学而从西学也。 由此可知,作者(  )

A.主张全盘西化B.反对学习西方的语言文字C.认同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D.认为西方的 新理新物 不值得学习

14.

近代某位思想家在阐释自己著书意图时说: 故博证往籍,发明__________变法大义,使守旧者无所籍口。 __________处应为(  )

A.西洋B.孔子C.新学D.戊戌

15.

1900年,留日学生成立了译书汇编社,后来冯自由称译书汇编社 所译卢梭《民约论》、孟德斯鸠《万法精神》……厥功甚伟 。下列对 厥功甚伟 的阐释最确切的是(  )

A.引导国人关注世界B.为戊戌变法创造了理论依据C.为辛亥革命提供了思想条件D.开创了向西方学习的潮流

16.

《重庆日报》曾登载 革命,从剪辫子开始 ,并引用了三峡博物馆保存的国家一级文物《大汉四川军政府示》,从图示中可以获取的正确信息有(  )
①满汉矛盾体现为是否剪辫子  ②体现了四川革命者理性、宽容的态度
③旧习变化带有鲜明的政治色彩  ④大汉四川军政府对革命持中间立场

A.①④B.③④C.①③D.②③

17.

某学生做了一张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知识复习表,把党的正确探索总结为 三次变化 ,表中甲、乙两处空白应为(  )

三次探索

开始于

革命方式的变化

革命道路的变化

毛泽东开创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中央领导的变化

A.秋收起义、八七会议B.南昌起义、长征的胜利C.南昌起义、遵义会议D.八七会议、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

18.

毛泽东在一封给蒋介石的电报中称: 红军将士,咸愿在委员长领导之下,为国效命,与敌周旋,以达保土卫国之目的,迫切陈词,不胜屏营待命。 该电文发生在(  )

A.北伐战争中B.七七事变后C.百团大战中D.重庆谈判后

19.

下图为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产值变化曲线图,其中①②③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了(  )

A.轻工业、农业、重工业B.重工业、轻工业、农业C.农业、重工业、轻工业D.农业、轻工业、重工业

20.

20世纪50年代后期粮票开始出现,到90年代初期粮票逐渐废除,粮票的兴废体现了(  )
①粮食产量的变化 ②法制建设的变化 ③管理体制的变化 ④分配制度的变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1.

古代希腊城邦一般面积为50—100平方里,个别最大的城邦也不过是100平方里,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大县,半径超过10里的城邦只有几个,这一状况(  )

A.决定了雅典等城邦实行民主制度B.是古希腊文化繁荣的最重要原因C.促使希腊城邦积极开展对外贸易D.有利于城邦的公民直接参与政治

22.

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思想的相同点是(  )

A.关注对自然界本身的探讨和解释B.强调人是认识的主体C.个人的主观感受是判断事物的标准D.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23.

私法即相对于公法而言的定义,一般即指的是规范私权关系、保护私人利益的法律。据统计,《十二铜表法》中私法属性的民事法律在整个法典约占总条款的49.2%。其中有关纯民事的法规有38条,占总量的35.2%。涉及民事或民事化的法规占总数的14.8%。这一现象体现了《十二铜表法》的原则有(  )

A.法在王上 B.保护私有财产C.主权在民 D.自然法 思想

24.

孔祥民的《世界中古史》表述16世纪的西欧: 靠工资为生的工人实际工资下降,日趋贫困。按传统方式征收定额货币地租的封建主收入减少了。新兴的资产阶级靠使用廉价的劳动力和高价出售产品而得到好处。 导致上述情况的原因是(  )

A.西欧的殖民掠夺B.圈地运动的推行C.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D.宗教改革的进行

25.

下列观点中,与其他观点截然不同的是(  )

A.履行 圣礼 ……这是最重要的善功,它是使人获得上帝恩典的有效途径……而 圣礼 是必须由教士主持的
B.(教皇)将审判所有的人,而不被任何人审判
C.《圣经》是独一无二的真理来源
D.可以解除灵魂在炼狱中所受的一切痛苦,至少须去7所指定的教堂诵经,并捐献1—25个金币

26.

有人说16世纪, 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 ,以下史实中不能支持该说法的是(  )

A.君主立宪制度在英国出现B.文艺复兴运动正在欧洲展开C.麦哲伦船队完成了环球航行D.先定论 鼓励人们发财致富

27.

1839年英国内阁决定出兵进攻中国,1840年提交议会展开讨论,维多利亚女王在议会进行了《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的演讲,在女王影响下,议会以271票对262票的微弱多数通过了决议。下列各项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①议会对女王负责 ②女王有最高立法权
③内阁对议会负责 ④议会主权至上

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④

28.

《权利法案》、《独立宣言》和《人权宣言》的共同之处是(  )

A.体现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意识B.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启蒙运动的主张C.指导了本国的反封建斗争D.确立了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29.

法国历史学家亚历克斯·德·托克维尔曾经说过: 就是这些并没有发现过力学上任何一条一般定律的美国人,却将使世界面貌大为改观的蒸汽机引进了海上航行事业。 对上述材料的正确认识有(  )
①肯定了富尔顿的功绩
②美国科学研究没有占据世界领先地位,但在实用技术方面具有优势
③指出了牛顿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不足
④蒸汽机带动交通运输的变革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0.

下列各项摘自某世界科技史书籍的目录,其先后顺序应是(  )
①西方不亮东方亮 ②技术革命与理性启蒙
③近代科学的诞生 ④科学的技术化和社会化

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③①④②D.①③②④

31.

1901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德国人贝林获得了医学奖,下列选项中描述的情形不可能出现的是(  )

A.贝林可以通过电报得知他获奖的消息B.贝林可以乘坐飞机前往瑞典参加颁奖典礼
C.贝林可以从报纸上了解德国等国同清朝所签《辛丑条约》的内容D.贝林可以用奖金购买垄断公司股份而成为股东

32.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战国时期的墓葬中出土了锄、铲等铁农具

战国时期中国开始出现铁器

B

古希腊考古发现有一些笔迹相同的陶片上刻有同一个人的名字

陶片放逐法是古希腊人维护民主的一种方式

C

1904年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有:经学科、政法科、工科等,各专业预科阶段均开设经学大义、中国文学等课程

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专业设置有中西结合的特点

D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建立一批规模大、技术先进的国营样板工厂

日本由落后的农业国发展为先进的工业国

二、材料阅读

33.

中国历史上的官员籍贯回避制度,源远流长。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汉武帝规定除京畿外,其余地方上至郡国守相,下迄县令、长、丞、尉,均不用本郡国人,这是明确规定籍贯回避的最早记载。唐代规定官吏不得在本籍及其邻近州县任职。宋代规定地方官不得在原籍任职,与本人或本家族有密切利害关系的地区,如本人或其父辈曾经生活过或曾任职、置有财产等地区,都在回避范围之内。清代进一步规定,即使待任命的官员,其籍贯与即将担任官职的地方,虽然不属于同一省、府、县,但二者相隔距离只要在五百里之内也必须回避。

——摘自吕建中《中国古代的人事回避制度及其意义》

(1)结合史实说明西周时期为什么没有实行官员籍贯回避制度?(4分)
(2)结合材料,分析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的发展趋势和作用。(5分)
(3)古希腊的克里斯提尼曾推行地域部落取代氏族部落的政策,与中国古代官员籍贯回避制度相比,本质上有哪些异同点?(4分)

三、开放性试题

34.

(10分)有人说: 在近代中国,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之间就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 请全面评价此观点。
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合理。

四、材料阅读

35.

以文化视角考察经济问题。(15分)
材料一 中世纪神学家阿奎那曾宣称: 甘愿奉行赤贫的生活才是获得上帝的爱的首要的、基本的条件。 到14世纪,在意大利出现了人文主义财富观,认为 有道德的人应当追求财富,使自己能够过上好日子 有的人不愿勤学技艺,不愿努力工作,不愿在完成艰巨任务中汗流浃背,那么他又怎么能赢得像别人那样的威望与尊严呢?

——摘编自马世力《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

(1)依据材料分析,14世纪出现的财富观为什么属于人文主义的范畴?这种观念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6分)
材料二 卢梭认为, 财产权的确是所有公民权中最神圣的权利……甚至比自由还更重要 ,人民通过契约把一切权利转让给集体,然后利用这个集体的更大的力量来保护每个缔约者的人身、自由和财产。孟德斯鸠把财产自由置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认为公民可以依据民法来保护其私有财产的绝对不可侵犯。

——摘编自马世力《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

(2)与材料一人文主义财富观相比,材料二的观点有哪些新特点?(4分)
材料三 18世纪70年代至19世纪70年代,欧洲占主导地位的经济思想是自由主义。经济自由主义不仅是实践天赋人权的途径,也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手段。最大特点是通过市场这只 看不见的手 来调控整个经济体系的运行,这与前工业时代,尤其是中古封建社会凭借权力、习俗和经验来操控经济体系完全不同。经济自由主义影响了政府的政策取向。

——摘编自马世力《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

(3)分析经济自由主义产生的背景,材料所说 影响了政府的政策取向 是指什么?(5分)

36.

中国龙的形象变迁。(14分)
阅读图文材料,结合历史背景,解读中国龙的形象变迁。(14分)
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纳准确、完整;解释和分析逻辑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