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4.2015届 河南省濮阳市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33 浏览数:113

一、单选题

1.

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 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这说明封建制度(  )

A.催生了中央集权制B.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C.形成了对 王权至上 的认同D.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2.

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超过)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 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突出影响表现在(  )

A.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D.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3.

下表为王二愣同学整理的 政治文明成就表 ,其中①②应分别填入(  )

主题:________

1

雅典公民大会

2

美国制宪会议

3

法国国民议会

4

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

5

________

A.代议制,古代罗马陪审法庭B.立法机构,英国议会C.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D.资本主义法制建设,苏联最高苏维埃

4.

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 为落实麦迪逊这一主张,美国设置了(  )

A.总统主持的内阁B.联邦最高法院C.联邦参议院D.两党制政党制度

5.

除革命党、谘议局、普通民众之外,清廷军队,甚至是袁世凯的北洋部队,也有暗中支持共和的举动。1911年12月10日,清朝驻荷兰国代办章申在给内阁的电报中说, 和(荷)报称……美法愿共和(支持中国建立共和国)”。这表明(  )

A.中国全体国民都反对清朝君主专制制度B.西方列强放弃清朝政府转而支持孙中山C.清驻外大臣和袁世凯都赞成民主共和制D.民主共和制已成为当时中国的大势所趋

6.

1935 年,中国共产党人认为必须 使我们的政策,具有明确的人民性质和深刻的民族性质 ,必须使苏维埃本身适应目前策略变动的各种需要。中国共产党人这一认识(  )

A.强调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B.指引红军战略转移的胜利C.为国共双方和解创造条件D.为持久抗战奠定思想基础

7.

某年3月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漫画:画中描绘了骑在一头熊背上的自由女神形象,她右手高举象征光明与自由的火炬,左手所执的白纸上写着 1776” 1917”两个意味深长的年份,周边站着一群对之脱帽敬礼的俄国人。漫画创作的历史背景是(  )

A.《独立宣言》发表B.俄国二月革命的爆发C.自由女神像落成D.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

8.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国家统计局公布: 迄至一九五三年六月三十日二十四时的全国人口总数为六亿零一百九十三万八千零三十五人。 当时首次进行大规模人口普查的主要目的是(  )

A.为恢复国民经济提供参考数据B.为选举人民代表提供准确数据C.为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基本依据D.为制定经济计划提供准确依据

9.

下面是1988年和1993年美国《纽约时报》公布的 自由世界 (资本主义国家)和 西方 (英法美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两个词语使用的次数变化示意图。该变化反映了(  )

A.美国报界经常变换用语B.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C.美苏两国矛盾得到缓和D.第三世界力量的兴起

10.

汉代冶铁技术取得重大发展。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很不普及,但汉武帝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其主要原因在于(  )

A.杜诗发明和推广水排B.铁农具的广泛应用C.铁业官营政策的推行D.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11.

《古代经济史》中有这样的描述:“(明中期)扬州是中国食盐的集散中心,大批的商人来到这里,命靠着食盐贸易发家,他们同时带来的还有各自家乡的厨师、食材、口味。 这反映出明中期扬州地区(  )

A.成为饮食文化中心B.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商品经济较为发达D.私商成为商人主体

12.

下表是1843年与1858年中国进口棉花及棉纺织品税率比较表。这一现象造成(  )

货物

单位

1843年税率

1858年税率

棉花

654%

572%

印花布

1425%

498%

棉纱

694%

486%

A.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完全解体B.中国传统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C.列强控制了中国棉纺织业的命脉D.中国民族棉纺织企业大量破产

13.

当摄政公园于1841年在伦敦开放时,许多市民涌入公园,因此《泰晤士报》对这个种满绿色植物的公园大加赞赏,说它是 通过娱乐方式救赎工人阶级的方法 。你认为当时市民涌入公园的原因是(  )

A.这是当时唯一的娱乐方式B.空气污染使市民备受困扰C.工人阶级需要被救赎D.工人阶级需要娱乐

14.

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某一重大改革中的宣传画(图中文字为:Work Pays America)它反映了政府(  )

A.大规模直接救济B.确保企业的公平竞争C.减耕减产补贴农业D.兴办基础公共工程

15.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英国流行音乐的一个分支是 反对税收当局的歌曲 。1966 年奇想乐队The Kinks有首歌是这么唱的: 收税员夺走了我所有的钱,剩下我留在这座豪宅里,懒洋洋地享受着阳光午后,那时生活更多的是阳光午后。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

A.二战后社会福利政策的发展B.英国政府干预经济导致财政困难C.英国民众内心的迷茫与孤独D.新经济 推动了英国高速发展

16.

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颁布,规定开始实行合同订购和市场收购,除个别品种外,国家不再向农民下达农产品统购派购任务。此项政策(  )

A.承认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和并行发展B.全面否定了农业生产合作化的成果C.标志着农村经济进入商品经济发展阶段D.农村经济活动开始以市场调节为主

17.

下图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数量的变化示意图,该示意图表明(  )

A.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世界经济体系化发展方向B.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话语权逐渐增强
C.发达国家在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中仍占主导地位D.该组织成为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的最主要支柱

18.

2012年9月17日,中国金融40人论坛指出: 今天的世界需要新的 马歇尔计划 ,促进全球范围对基础设施的投资,以打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瓶颈,并给高收入国家的结构性改革提供空间。 这一设想(  )

A.以推动世界经济整体发展为目的B.以全球基础设施为主要投资范围C.以扩大资本在全球的流动为手段D.对促进高收入国家的发展更有利

19.

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礼法),上(尚)功用,大(重视)俭约,而僈差等(忽视等级差别)”这句话应是战国时期哪两个学派之间的争鸣(  )

A.儒家、道家B.儒家、墨家C.法家、墨家D.墨家、道家

20.

宋以后是戏曲发展时期,三国戏尤其盛行。起初关羽只是在佛教中被济度成神,宋徽宗时封关羽为忠惠公、武安王,明清时关羽被加封为 忠义神武关圣大帝 。材料表明(  )

A.戏剧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工具B.儒道佛在民间传播逐渐合流C.市民文化需要世俗神化英雄D.戏剧在社会上发挥教化功能

21.

柏拉图为说明 理念 曾这样描述过 美德 借人东西要还是种美德,可是如果借了朋友一把剑,如果你还给他,他正想用这把剑去杀人,那么这种情况下还借剑还是不是美德呢? 该材料表明柏拉图(  )

A.认为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是最高知识B.鼓励人们要进行独立的理性思考
C.以人的感觉而不是以神的意志为尺度D.认为 理念 存在于人类的感性世界里

22.

经常跟过去的或现在的现实完全断绝了关系,喜欢从宏伟?渺远和恐怖的事物领受灵感 ,从而 鼓励一个新的狂纵不法的自我。 这种创作风格的盛行,实际上反映了人们(  )

A.对理性王国的一种大胆追求B.对启蒙时代和工业主义的反思C.在现代文明中的困惑和迷失D.对批判现实主义文风的厌弃

23.

从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初,进化论、相对论和量子论相继创立。这些学说问世的共同意义是(  )

A.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理论B.挑战了封建神学创始论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D.开创了近代实验科学体系

24.

立宪派在1910年连续组织的三次请愿活动,尽管遍及16省,参与签名者达20万人,仍以失败告终。他们公开报告说:今后 非一请愿书可以力争,又非复少数人奔走呼吁可以得请求也,惟诸父老实利图之 。其影响是(  )

A.使立宪运动彻底失败B.清政府完全陷入孤立C.革命的群众基础扩大D.列强放弃支持清政府

25.

一切科学的东西,都是在辩论、求证中获得发展,一切优秀的文艺都是在包容、并存中得到繁荣 。该讲话(  )

A.明确了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的思想B.奠定了 科教兴国 战略的理论基础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D.体现了 双百 方针的精神

二、材料阅读

26.

(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殷商之时,中国就有了禁止在街道上倾倒垃圾的规定,并视其为犯罪;管仲则明确提出以法律手段保护生物资源,设置相应官吏;秦墓出土的《田律》是世界上最早的环境立法之一;北宋甚至以皇帝下诏的方式重申环境保护禁令,命令基层官吏捕拿违反禁令的人。西汉桑弘羊主持的盐铁官营,在各郡设盐铁官署,严禁私人生产 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 。北宋对矿课控制较松,但仍禁止民间私自交易。这种做法,不仅保证了国家收入,也抑制了私人盲目开采。中国在史前,已设立治水官吏—— 司空;秦国李冰修建的都江堰,成为 天府 的富庶源泉;汉以来, 朔方、河西、酒泉皆引河及川谷以灌田
材料二 由于生产技术和社会组织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而使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及相关的文化价值体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即为文明转型。例如一万年前,在人口和资源的压力下,人类从渔猎采集文明向游牧、农耕文明转型,标志性的技术突破是青铜器和铁器的出现。两千多年前,中国经过春秋战国五百年的混乱,完成了第一次文明转型。即……中国传统文明终于成型。几百年前,欧洲农耕文明的发展也面临着人口与资源激烈矛盾。后来,西方文明出现新的转型,开始了文艺复兴,发明了蒸汽机,展开了一场人类对自然更大的征服运动。

——潘岳《可持续发展与文明转型》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3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简述人类由低级文明向高级文明的演进过程,并指出成型的中国传统文明的典型特征有哪些? ( 7分)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清朝是一个与辫发纠缠在一起的朝代。单是男人头上盘旋的一条辫子,其存废留剃就与清王朝的政治命运紧密相连。……明末清初易代之际,由满、汉战争而引发的 剃发 留发 的发式之争,虽然最后以清王朝的军事胜利而告终。……然而为挑战清王朝剃发令,很多民众起义也都发布了蓄全发令。 起义 蓄发 结合的历次反抗,发展到近代时期以太平天国为顶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曾颁布 蓄发令 ,辫发被太平天国赋予阶级性、民族性等多重含义,成为农民起义军反抗统治者的口号和目标。

——摘自侯杰《剃发·蓄发·剪发——清代辫发的身体政治史研究》

材料二 戊戌维新期间,康有为进呈《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以 辫发长重,行动则摇,误缠机器,可以立死。……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污衣,而篱发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 为言,力主 断发 。……辫子是一束头发,然而他又维系着家家户户同王朝和传统的一种历史联系,因此剪辫子与否不啻是一种严肃的政治抉择。……剪辫与否本身不会给社会生活带来多大影响,但在近代中国它显然又带有观念变革的意义。孙中山割辫子于广州起义失败之后,显示了一个革命先行者同王朝的决裂。黎元洪割辫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显示了一个旧官僚在推拽之下的政治转折。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显示了一个 名义上是共和主义者,但内心却是专制君主 的人舍鱼而取熊掌的权衡。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辛亥革命最大的结果是创立民国,但是民国并没有名副其实,因为中国缺乏一个能支撑民国的社会基础。所以我说辛亥革命达到了三个实质性成果,第一是剪辫,我虽然说他在1914年还有很多人没有剪,但毕竟大部分人剪了,留辫子已经是少数,剪掉辫子是多数的,所以剪辫子应该说是实现了。第二是易帜,旗换了,黄龙旗换成了别的旗。第三就是改历,以前是农历,现在是阳历了,农历虽然还在用,双历并存。

——摘自傅国涌《大变局中的小辫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朝出现的 剃发 蓄发 之争所代表的政治含义。(4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不同的历史人物有关 断发(剪辫)”的主张和行动的出发点有何不同?清朝以来辫发的变化体现了怎样的时代变迁?(8分)
(3)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从社会史观的角度分析 辛亥革命三个实质性成果 的历史意义。(6分)

28.

英国代议制开创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先河,但其民主政治的确立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英国历史学家马考莱在总结中世纪英国政治制度时说:国王的权力虽说很充分,却受三大宪政原则的限制。这 三大原则 是:其一,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立法。其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得征税。其三,国王必须按国家法律掌管行政,如果他违背法律,其谋臣及代办官员应负责任。

——陈晓楓、苏艾平《英国封建政治的特质与宪政的生成》

材料二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4)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收,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过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蒋相泽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上册

材料三 乔治三世(英国君主,1760—1820年在位)个人统治的确立表明……王权复兴,内阁名存实亡,政党被视为大逆不道, 爱国君主 论在很大程度上已成现实。此时, 国王的政治优势已牢固地建立起来,他的意志就是对大臣的法律,而大臣在议会两院中都拥有压倒多数……人民与议会的争端消失了,这是一个政治上的冷漠时期。权力平衡的重心,在沃波尔内阁时,是由上院滑下下院,现在却是从议会滑向君主

——《英国政治史》

材料四 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完善
渐变1:1832年议会改革降低了候选人和选民财产资格的限制,新兴工业资产阶级进入议会。
渐变2:19世纪后半期,英国又进行了两次议会改革,成年男子获得了普选权。
渐变3: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是民主化的又一里程碑。
渐变4:1918年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渐变5:1928年法律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

——整理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 中世纪英国政治制度 的重要特点是什么?(2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法案中对议会和国王的权力又做出了怎样的规定?这对英国政治发展有何影响?(3分)
(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乔治三世统治时期英国政治的新变化。(3分)
(4)据材料四概括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主要趋势。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近现代英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特点。(5分)

29.

近来,欧美国家的债务危机不断发展,引起人们对社会福利制度的重新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问题一 经济危机与社会福利制度
1933年,美国政府颁布《紧急救济拨款法》,实行 劳动福利政策 ,国家提供50亿美元的失业救济,组织失业者进行公路、堤坝、桥梁、公共建筑等公用事业的建设。1935年又颁布《社会保障法》,该法规定: 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废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作出妥善的安排。 罗斯福政府对富人征收重税,提高了遗产税,征收赠予税,对数额巨大的个人净收入征收累进税,使国民收入得到了更为合理的分配。
问题二 福利制度与欧美债务危机
二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 从摇篮到坟墓 福利国家 制度……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甚至达到71.49% 。2010年社会福利在希腊政府总支出中的占比达41.6%。截至2012年2月份,希腊的债务高达2940亿欧元,人均负债2.67万欧元左右,债务危机空前加剧。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 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
问题三 福利制度能走多久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改革福利制度,但步履维艰,每一次福利制度改革都会引发民众的抗议怒潮,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不断发生。为了迎合选民,争取选票,任何政党都不愿采取真正的增税收、降福利、消赤字的改革办法来实施根本的治国良策。
(1)依据材料,归纳美国社会保障制度的特点。(2分)结合有关背景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时代意义。(2分)
(2)根据材料反映的问题,结合20世纪70年代经济形势的变化,谈谈改革福利制度的必要性。(6分)
(3)依据对材料的分析,你认为如何才能使福利制度走得更久?(2分)

30.

【选做题】 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A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0 分)
材料一 若夫美、法民政,英、德宪法,地远俗殊,变久迹绝;臣故请皇上以俄大彼得之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也,然求其时地不远,教俗略同,成效已彰,推移即是,若名书佳画,墨迹尚存,而易于临摹,如宫室衣裳,裁量恰符,而立可铺设,则莫如取鉴于日本维新矣。……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日本之强,效原于此。
——康有为《应诏统筹全局折》
材料二  (康有为)在制定宪法的过程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并上书说,英国的政治制度只符合英国的需要,普鲁士的政治制度却比较接近日本的国情……日本在制定宪法的工作中定下的基调是:按普鲁士方式组成一个向国会负责的内阁。

——摘编自钱乘旦《论明治维新的失误》

请回答:
(1) 据材料说明康有为建议光绪帝 取鉴于日本维新 的理由(不可照抄原文),指出这份奏折在戊戌变法中的地位。( 5 分)
(2)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主张效法日本 开制度局而定宪法 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5 分)

31.

【选做题】 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10分)
B.【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政治妥协是一种极高的政治智慧,东西方的传统政治文化中皆蕴涵着深刻的妥协精神。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政治妥协这种规避暴力、超越合作、孕育民主的政治智慧在东西方政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国家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且有效的妥协机制。美国《联邦宪法》的形成与通过较充分地折射出制宪会议中存在的政治妥协。从某种程度上看,《联邦宪法》的形成与通过也是政治妥协的产物。

——摘编自《美国政治发展中的妥协机制研究》

材料二 法国不断地重新制定宪法,而不是在原有的宪法基础上进行必要的修正,这是法国方式的一大特征。这同美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于社会力量之间缺乏和解,在法国,革命与民主及其反对者的理论高度意识形态化了。这种不妥协、不断的较量和越来越强烈的意识形态的冲突,19世纪以后在法国国内开始淡化,在世界其他地方却熊熊大火般地燃烧起来,并在几乎整个20世纪的民主与世界政治史上抹上浓浓的一笔。
请回答:
(1)比较材料一、二,概括指出美国、法国在制定宪法方面表现出的不同特征。(4分)
(2)你认为在政治制度构建和发展完善过程中应采取哪种立场?阐明你的理由。(6分)

32.

【选做题】 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20分)
C.【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0分)
材料一 新加坡中华总商会于2014年2月15日举行了第47届悼念日本占领时期死难人民祭礼。总商会希望借这个悼念仪式让新加坡年轻一代牢记日本占据时期的悲惨日子,同时让人民了解自由与和平的可贵,以及全面防卫的重要性。这项活动也是 全面防卫日 的重点项目之一。
材料二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定,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和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集中反映中国人民的意志。强调牢记历史,维护正义与和平。敦促日本领导人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切实正视和反省军国主义侵略历史,以诚实态度和实际行动取信于亚洲受害国人民和国际社会。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加坡、中国确立 公祭日 全面防卫日 )的共同原因和特点。(5分)
(2)结合材料一、二指出中国确立的 公祭日 与新加坡的 全面防卫日 有何本质区别,中国的这一举措有何现实意义?(5分)

33.

【选做题】 本题包括A.B.C.D四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20分)
D.【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
材料 (贞观四年,就如何处理东突厥的政策问题,唐太宗与君臣进行了一番争论)朝士多言: 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亡,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奴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 礼部侍郎李百药以为 突厥虽云一国,然其种类区分各有酋帅,今宜因其离散,各即本部署为君长,不相存属。过分则弱而宜制,势敌则难相吞灭,各自保全,必不能抗衡中国。仍请于定襄都护府为其节度使。此安边之策也。 温彦博以为 徙之于河南兖、豫之间,则乘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请准汉武故事,直降匈奴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使为中国幸蔽,策之善者也。 …… 彦博曰 王者之于万物,天翻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沉不受乎!孔子曰有教无类。欲救其死亡,授以生业,教之礼仪,数年以后悉为吾民,选其酋长,使入宿卫,畏威怀德,何后患之有? 上卒用彦博策,处突厥降众。上戒之曰:“……今令尔为都督,尔宜善守中国法,勿相侵扰,非欲中国久安,亦使尔宗族永全也。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分别归纳提炼材料中的三种 民族政策 观点。(6分)
(2)评价唐太宗的民族政策。(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