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6.2015届 江西省上饶市高三第一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6 浏览数:166

一、单选题

1.

盖朝廷纪纲之地,为帝王耳目之司,必在得人,方为称职,自非端劲特立之士,不当轻授。 由此可见此人主张(  )

A.制定行之有效的法规建立完整的监察体系B.要侧重监察吏治腐败现象C.把监察工作的重心放在打击经济犯罪上D.提高监察机关官员的自身素养

2.

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指出: 我国欲安内攘外,亟宜练兵将,制船炮,备有形之战以治其标;讲求泰西士、农、工、商之学,裕无形之战以固其本。 在这里,郑观应最想表达的观点是(  )

A.在政治上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度B.将发展工商业与增强军力相结合C.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应采取妥协政策D.主张发展军事工业以维护封建制度

3.

胡适指出:“……评判的态度含有几种特别的要求:(1)对于习俗相传下来的制度风俗,要问 这种制度现在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2)对于古代遗传下来的圣贤教训,要问 这句话在今天还是不错的吗? (3)对于社会上糊涂公认的行为与信仰,都要问 大家公认的,就不会错了吗?人家这样做,我也应该这样做吗? 材料中胡适强调的是(  )

A.对古代制度要加以区别的否定B.对事物的评判要依据现状C.基本不相信存在过去的事物D.对旧事物持怀疑、质疑的态度

4.

下面这一照片拍摄于20世纪70年代。对该照片解读正确的(  )

A.纽约华人集会庆祝美国制造两个中国图谋的失败B.越南人民举行集会庆祝中国援越抗美斗争的胜利
C.台湾当局抗议美国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交D.日本政府抗议美国先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为

5.

价格双轨制是指同一产品计划内部分实行国家定价,计划外部分实行市场调节价的制度。于是,有官员将计划内商品卖给黑市,从中赚取差价, 官倒 倒爷 正是在这种背景中产生的。这种现象的解决主要靠(  )

A.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B.严格国家价格管控C.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D.加大反腐败的力度

6.

克利斯提尼根据地区原则划分阿提卡的基层组织。阿提卡被分成三个区域:(一)雅典城及其近郊;(二)内陆中央地带:(三)沿海地区。每个区域分为十个部分,名为三分区。三个区域的一个三分区合在一起成为一个部落,这种部落并不是集合在一片毗连的地带的部落,而是跨三个区域的一种人为的集合,它唯有在公民大会表决期间才能集合起来。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  )

A.壮大工商业奴隶主的力量B.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C.消灭贵族特权产生的基础D.为十将军的产生布局选区

7.

关注时代特征,是把握历史的核心。如果把19~20世纪中国社会发生的错综复杂的历史事件或现象加以归纳概括,其最本质的特征是(  )

A.在动荡中走出中世纪B.在演变中走出中世纪C.在革命中实现近代化D.在变革中实践近代化

8.

主持制定美国1787年宪法的麦迪逊谈到民主政治时认为, 美国革命最重要特征,不仅是顺应人性,还在于对人性黑暗的承认 自由之于党争,如同空气之于火……因为自由孕育党争,所以它是政治生活的必需品,如果企图因消除党争而消除自由,那就象灭绝空气一样荒唐 。这说明(  )

A.民主政治的建立应基于对个人自由的尊重B.美国的民主政治应该保护党争和自由C.西方式民主政治必然导致党争的出现D.政党政治的形成深刻影响了美国社会

9.

西欧出现了与欧亚乃至全球传统农业文明有着本质区别的一种新的充满活力、扩张性的文明,……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建立起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了。 材料中文明的 扩张性 是指(  )

A.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发展B.工业文明在世界范围内扩展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世界历史D.欧洲国家最终确立世界霸权

10.

1926年,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提出 裙边理论 :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乔治·泰勒旨在强调(  )

A.经济状况与社会风尚密切相关B.经济增长提高人们消费能力C.凯恩斯主义成为经济指导思想D.社会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11.

《货币变局》一书中提到: 伴随英镑衰落的是美元的崛起,一个新的时代被开启了。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对 时代 理解正确的是(  )

A.造成了美苏冷战局面出现B.加强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合作C.推动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D.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最终确立

12.

1945年7月,艾德礼政府推行以 经济计划化 为主体的国有化政策,掀起战后英国第一次国有化高潮。从1945年到1951年,约占国民经济部门的20%实现国有化。1974年3月,威尔逊工党政府在英国掀起第二次国有化高潮,到1979年,英国国有企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0.5%,就业人数占总劳动力的8.1%。然而,两次国有化导致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失业率攀升等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被世人称为 英国病 英国病 的主要病因是(  )

A.英国接受马歇尔计划援助较少B.二战对英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破坏C.英国实行国有化违背了历史潮流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调节作用减弱

二、材料阅读

13.

宗族是指由父系血缘关系连接而成的群体,宗族制度是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基层管理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明中叶到清中叶,是徽州宗族对乡村的统治不断加强的时期。宗族通过修谱、建祠、祭祀、团拜活动,从思想上、组织上加强了统治,又通过制定族规家法,把族人的言行限制在宗族规定的范围内。……宗祠往往置有义仓、义宅,使贫乏的族人不至于饿死,……在乡村修桥、修路、修筑水利设施等项工程上,宗族承担起了组织者的责任,在解决水利设施的纠纷等事务中,宗族的权威和作用实际上要大于保甲。

——摘编自《明清时期徽州的宗族制度》

材料二 近代宗族组织的原则发生了某些变化。上海王、朱两氏将祠堂族长制改为族会制, 从事家族立宪 。1918年该族增订族会章程,1924年修改,其中规定:族人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族首领由选举产生,不再由辈份、年龄等因素决定……近代族学的教育对象从男子变为包括女子;生源从族人子弟扩大到外姓子弟;教学内容从单一读旧书变为谈格物之学,族学从宗族制度中脱离开来。

——摘编自《中国族谱之研究》《戴氏修谱——族约》

材料三 建国初期宗族制度开始衰退,其主要原因是土地改革取消了族田, 耕者有其田 的实行是农民的生存有了基本保障,对家族依附的必要性大大减弱,宗族制度的衰落成为一种必然。1958年……农民回归向宗主寻求生存保障,使宗族制度获得增强。1978年后人们对宗族制度的依附减弱。

——摘编自《功能转换与当代中国农村宗族制度演化》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政治角度分析宗族制度存在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内、外因角度阐述近代宗族制度出现变化的原因。(1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的宗族作用在1958年后增强和1978年后减弱的经济原因各是什么?(7分)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分)

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图一和图二中上海政治和经济的变迁加以说明。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代匠籍制度下的工匠必须定期到官府作坊服役,在政治上社会地位低下。明代民户为三等, 曰民、曰军、曰匠 ,匠户最为卑贱。其中 世代不能转业脱籍,不得做官。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一四八五年),发布了班匠以银代役的法令,根据法令,凡愿出银者可以出银代役,不愿者仍旧当班,这是双轨并行的办法。清王朝建立后,于顺治二年就下令废除匠籍。班匠制度废除后,官营手工业缺乏必要的技术工匠和一般工匠,致使官营手工业逐渐趋于衰落。

——转引自《中国古代经济简史》

材料二 1591年,丰臣秀吉颁布《身份统制令》,严禁士、农、工、商横向流动,农民不得弃农从商,武士不可获取町人与农民身份。明治政府成立不久就着手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取而代之的是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四种身份,并宣布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

——转引自《日本的政治进程:从明治维新到55年体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指出中国和日本古代身份制度的共同特点。(5分)
(2)分析中国废除班匠制度和日本明治维新时期身份制度改革的影响。(10分)

16.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 为今之计,政府所执之政策,应急倾注于社会方面,力为民众谋裕其生计,毋使不均。并须速求教育之普及,使民众关于生计得有相当之智识,自由发展。而先知先觉诸人,则将公平正确之国家社会主义若为书报,发为演说,介绍于我国民,使咸晓然于社会主义之真,非同于强盗土匪之掠夺。盖必先求避去无意识之社会革命,使社会秩序不至大破坏。

——1919年4月28日张澜《答梁乔山先生书》

材料二 1949年9月,张澜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他说: 这个新的政治制度,将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现有制度。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义中所谓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最高权力机关。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据材料一概括张澜的思想主张。(6分)
(2)材料二中张澜的思想主张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