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45.2015届 湖北省天门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8 浏览数:219

一、单选题

1.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妻妾

各子详细信息

正室

老三(20岁,天性顽劣、老二(22岁,老成持重

妾一侧室

老大(25岁,天慧聪颖

妾二侧室

老四(18岁,智勇双全

A.老三B.老四C.老大D.老二

2.

1948年在起草《世界人权宣言》过程中,中国代表张彭春提议将孔子的一个主张翻译成“conscience”放进宣言之中,并写入了宣言的第一条 人人生而自由,在尊严和权利上一律平等。他们赋有理性和良心,并应以兄弟关系的精神相对待 。与“conscience”对应的孔子观点是(  )

A.礼B.义C.仁D.忠

3.

《资治通鉴》载,(唐)太宗曰: 文帝不明而喜察……事皆自决,不任群臣……群臣既知主意,唯取决受成,虽有愆违,莫敢谏诤,此所以二世而亡也。 唐太宗吸取此教训,主要的做法是(  )

A.发挥三省监督牵制作用B.完善朝议谏诤制度C.明晰六部的行政职能D.开科取士广纳人才

4.

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娄山关前庭战急,遵义城头赤帜竖。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其中 舵手一易齐桨橹 是指(  )

A.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B.红军第五次反 围剿 的失败C.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D.毛泽东思想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5.

洋务运动的产生是为了 继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封建统治 ;官僚地主开办的工厂是 资本主义国家军需工业的附庸,充分表现了半殖民地的性质 。这一观点表明作者(  )

A.站在文明演进的角度B.站在近代化的角度C.站在地主阶级的角度D.站在革命者的角度

6.

某文件明确规定: 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 这份文件应该是(  )

A.中共 一大 纲领B.中共八大决议C.《共同纲领》D.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

7.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图6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从中可得到的正确认识是(  )

A.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中流砥柱作用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一部分
C.抗日英烈都牺牲于1937年—1945年间D.国民政府的军队在抗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8.

路透社评论某国际组织时说, 作为一种独立于美苏两国领导的军事条约组织的道德力量,强调最初在万隆会议上获得赞成的和平共处原则。 这一国际组织是(  )

9.

代议制民主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也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复兴与发展的产物,从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来分析,每一种文化对以前的文化都是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能印证这一说法的是(  )

A.古希腊民主政治是代议制的源头B.代议制的核心是民主与议会C.英国光荣革命后实行君主立宪制D.美国首创资产阶级代议制

10.

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指出, 有件事看起来使人惊讶:大革命的特殊目的是要到处消灭中世纪残余的制度,但是革命并不是在那些中世纪制度保留得最多、人民受其苛政折磨最深的地方爆发,恰恰相反,革命是在那些人民对此感受最轻的地方爆发的 。托克维尔的这一看法(  )

A.反映封建统治垮台的必然性B.不符合历史史实,观点错误C.说明了法国大革命的特殊性D.反映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11.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 市场失灵 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 政策失灵 的不足。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  )

A.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B.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2.

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而俄罗斯有学者则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 新华约 之类的某种 反北约 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准确的是(  )

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清楚认识B.当前国际关系中仍存在 冷战
C.国际局势紧张,大国对抗日趋激烈D.没有认清上合组织 结伴而不结盟 的新特点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通商口岸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特殊产物。就通商口岸与中国近代史关系,不同的观察视角会有不同的评价。毛泽东认为,帝国主义利用通商口岸为基地,造成 买办的和高利贷的剥削网 ,培养出为帝国主义服务的 买办阶级和商业高利贷阶级 ,便利其剥削广大中国农民。
材料二 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开辟……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将商业体系提升到了一个壮观和光荣的程度,如果没有这些发现,商业体系要达到这一程度是不可企及的。那个体系的目标就是通过贸易和制造业而不是改良和耕种田地,通过城市工业而不是通过农村各行业,来使一个国家变得更富足。但是,作为这些发现的后果,欧洲的商业城镇不再只是作为世界的一个小部分(这部分指欧洲的大西洋沿岸地区,以及波罗的海和地中海沿岸国家)的制造者和运输者,现在它们已变成不计其数、欣欣向荣的美洲殖民地的商品制造者,也成了亚洲、非洲、美洲几乎所有各国完全意义上的运输者和部分意义上的制造者。两个新世界对欧洲的工业打开了大门,它们两个都比旧世界更巨大、更广阔,其中美洲市场还每天都在成长得更巨大。

——【英】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

材料三 20世纪初,国际贸易的发展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阻碍: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不过一个世纪后,这些阻力已经大幅度消退了……人为的阻碍则包括进出口关税以及对某些商品的进口禁令——尽管世纪末有些国家回到 贸易保护主义 ,开始征收高额的进口关税,但总体来说两方面因素的阻碍在逐步消退。

——摘自龙多·卡梅伦《世界经济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是运用什么史学观点来观察近代通商口岸的影响的?(1分)试从全球史观和文明史观来评价通商口岸的影响?(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商业体系 壮观和光荣的程度 ,(2分)并指出欧洲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2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初阻碍国际贸易发展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2分)简述人类社会是如何突破这两种阻碍从而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3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有的学者把明末反封建礼教称之为 启蒙思想 启蒙主义 ;泰州学派的支系,主张 唯情主义 的大戏曲家汤显祖也被认为是 深具启蒙思想的人 。这就容易使人们错误地以为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解放的运动类似于发生在欧洲18世纪的 启蒙运动 。……我认为,上述两种运动不仅在表现形式、而且在实质内容上都有不同,18世纪欧洲的 启蒙运动 是以 唤起 理性为特征,而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的运动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释放为特征。前者的结果是:自然科学重大的突破、社会科学基础的建立和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的建立;后者的结果是:虽有少数思想家仍然坚持反对封建专制礼教,但在清军入关后封建专制礼教的强化和对批判礼教的文人学士无情的镇压,使反对封建专制的礼教浪潮被打断了。

——北大教授汤一介《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

评价材料中汤一介教授关于明末反对封建礼教和18世纪欧洲 启蒙运动 的观点。(12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中期),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和欧美军事力量的碰撞显示出农业社会在军事上要远远弱于工业化国家。……所有这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因国内不满和外国入侵给他们带来的统治危机。……但改革计划在不同国家效果也截然不同,在俄罗斯和中华帝国,保守的统治者有能力限制改革的范围:虽然他们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却扼杀了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而在日本,反对派倒幕运动的成功,使改革者有机会进行比在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中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到20世纪早期,在明治维新领导人所实施的改革的基础上,日本成为一个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强国。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当时俄、中、日各自面临的 内部和外部的双重挑战 。(6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三国从 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 的主要表现,并谈谈你对日本进行的 比在俄罗斯和中国社会中更为彻底的改革计划 的认识。(9分)

1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二条: 这些权利就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六条: 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第八条: 法律以外,不得处罚任何人。 第十条: 意见的发表只要不干扰法律所规定的公共秩序,任何人都不得因其意见、甚至信教的意见而遭到干涉。 第十七条: 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

材料二 第二条: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 中华民国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六条: 人民得享有下列各项之自由权:一、人民之身体,非依法律,不得逮捕、拘禁、审问、处罚。二、人民之家宅,非依法律不得侵入或搜索。三、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四、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 第十六条: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材料一、二体现的共同思想是什么?反映在政治上的共同要求是什么?(9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内容上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这些民主思想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有哪些?(6分)

1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根据下列各点,贯彻《适应局势演变的帝国国策纲要》中规定的关于南方的措施。①帝国为了完成自存自卫,在不辞对美(英、荷)作战的决心下,拟于10月下旬完成战争准备。②与此同时,帝国对英美尽量采取各种外交手段,努力贯彻帝国的要求。

——《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帝国国策实行要求》1940年9月6日

材料二 前者帝国之所以向美英两国宣战,实希求帝国自卫与东亚安全出击,如排斥他国之主权,侵犯其领土,固非朕之本意……敌用残酷之炸弹滥杀无辜,惨害所及,真未可逆料……朕对始终与帝国为东亚解放而努力之诸盟邦,不得不深表遗憾。

——日本天皇《停战诏书》1945年8月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简要概括日本的 国策 。(4分)
(2)根据材料二,说明裕仁天皇宣布停战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真实原因。(11分)

1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编者按:历史上朝代的兴衰更替无不与人才息息相关,充分合理地选拔人才是统治者维护和巩固其统治的有效策略。作为清朝统治的奠基者努尔哈赤(后金的建立者)对此有充分的认识,也正是这一点,努尔哈赤稳定了政权,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国,也为后来清朝的建立和入关打下了基础。)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努尔哈赤令诸臣勿得隐匿有宜大汗之政的贤者,多次申明 择贤而识者任之。 《内阁藏本满文老档》中记载努尔哈赤曾言: 为国之道,以何为贵?在于谋事公信、法度严明也。其弃良谋、慢法度之人,无益于此道,乃国家之鬼崇也。我之所言,岂能尽是,倘有不当,勿顾情面。众人之见识,尔诸子及众大臣当直陈之。 在众贝勒的上谕中他进而阐释: 凡贝勒以忠诚事君,奏对之间,无有大于尽言规谏者,贝勒既尽规谏,非忠直之人也。进谏者,凡应奏之言,有闻即以入告,则治道有不裨益者乎!

——摘编自《内阁藏本满文老档》

材料二 《太祖高皇帝实录》载,努尔哈赤明确要求, 凡人处世之道,公忠体国,以公为贵。……为君者,能以至公之心,克勤于国,俾其安辑,则天锡丕基,能永享矣。 人能常怀远虑,容受直言,以公忠之心,勤劬效力,以事其上。则卑者可尊,疏者可密 。万历四十三年十二月,努尔哈赤对众大臣说: 尔诸大臣,勿曰缘何舍亲而举疏,勿论家世,视其心术宽大则荐之,不拘血统,视其才德而举之为臣。凡为治政,其有一技之长者何处有之,倘有堪以辅政者,亦可荐之。 正所谓: 有善于征战者,即宜用以征战,不可私事驱使。若机密之地,必择谨慎端方者处之;辞命之任,必择言论敏达者委之。凡有任使,俱因人酌用可耳,皆随才器使。 凡有贤才、可任国政者,任贤使能,知之,勿隐。国务殷繁,必得贤才众多,量能授职。偿治国之兵,经理乏才,何以济事。故勇能攻战者,宜令治军;才优经济者,宜令治国

——摘编自《太祖高皇帝实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努尔哈赤的人才观和用人策略、用人原则。(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努尔哈赤用人策略的作用。(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