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3.2015届 江西省南昌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8 浏览数:110

一、单选题

1.

宗法制度是用父亲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下列选项中的材料与宗法制无关的是(  )

A.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 B.千年之冢不动一坯,千丁之族未尝散处,千载之谱丝毫不紊
C.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D.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 而争之易生

2.

马克思指出: 数百万(小农)家庭……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就这一点而言,他们是一个阶级。而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共同关系,形成全国性的联系,形成自己的政治组织,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又不是一个阶级。 马克思在这里想要说明的是(  )

A.小农经济的分散性特点B.小农不能划分到阶级中C.小农国家意识比较淡薄D.小农应当建立政治组织

3.

南宋理宗在宝庆三年(公元1227年)下诏: 朕观朱熹集注《大学》、《论语》、《中庸》、《孟子》,发挥圣贤蕴奥,有补治道。朕方励志讲学,缅怀典型,深用叹慕,可特赠太师,追封信国公。 南宋理宗嘉奖朱熹的主要目的是(  )

A.发展文化,繁荣学术B.统一思想,加强统治C.奖励学术,端正官风D.怀念先贤,光大懦学

4.

明清时期,几乎世界白银产量的半数流入了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之一,国内商品经济发达,却没有产生强大的扫荡封建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中主要原因在于(  )

A.重农抑商 观念和 闭关海禁 政策的压制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鸦片的输入导致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D.英、法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商品输出

5.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包括社会组织、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献,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其重大价值在于(  )

A.提出顺应世界潮流的政治体制变革主张B.变土地私人所有制为 天下人同耕 的公有制
C.与 师夷长技以制夷 的主张异曲同工D.打破土地兼并局面以实现 耕者有其田 理想

6.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思想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评价是: 中国自秦以来二千年,皆专制黑暗政体之历史也。二千年来思想界莫不与皆专制政体相协应。二千年来之政治,二千年来之学术,莫不与此二千年来之社会经济形态,所谓 封建时期 者相协应。 表明这位思想家(  )

A.完全否定了秦以来中国历史的进步性B.全面正确分析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C.深刻揭示了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本魇D.受西化风潮影响,夸大了专制的弊端

7.

程思远回忆: 毛泽东《论持久战》刚发表,周恩来就把它的基本精神向白崇禧做了介绍。在蒋介石的支持下,白崇禧把《论持久战》的精神归纳成两句话: 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 由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 这反映了《论持久战》(  )

A.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方向B.对国民党抗战产生一定影响C.是国共两党合作的重要成果D.对促进国共合作的实现起了积极作用

8.

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画家朱宣咸的作品《报喜——庆祝公私合营》。图片反映了(  )

A.国家对工商业改造的最高形式是公私合营B.国家对私有制经济的改造取得根本性胜利C.当时个人崇拜已经非常突出D.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9.

从1972年起,毛泽东、周恩来批准动用几十亿美元和200亿人民币,从西方和日本引进26个大型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建成了几十个冶金、化肥、纺织大型企业。这表明(  )

A.毛泽东执政时开始启动对外开放B.外交突破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C.中国与西方经济往来的序幕拉开D.中国开始引进外资发展生产

10.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 人民与政府的距离越扩大,则贡赋也就越沉重。因此,在民主制之下人民受担最轻,在贵族制下负担较大,在国君制之下就承担着最大的重担了。 材料反映了(  )

A.自由、平等、博爱 是社会进步的不二选择B.民主制是社会进步的最佳选择
C.自由主义政策最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国君制、贵族制和民主制都在一定时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11.

炉边谈话 是罗斯福当选总统后一种联系群众的广播方式。他在其12年总统任期内,共做了30次炉边谈话,每当美国面临重大事件之时,总统都用这种方式与美国人民沟通。就当时罗斯福采用这一方式的意义,时人评价说 和总统在一起待一个小时以后,叫我把钉子当饭吃我都吃得下去! 可见, 炉边谈话 (  )

A.有助于提振民众信心B.根除了民众生活压力C.扩展了市场消费潜力D.丰富了民众日常生活

12.

9.11”事件标志着后冷战时代的终结,随之终结的还有民主和资本主义的全球传播,经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将把世界带进更一体化、更同质化、更加和平的环境。世界已经进入一个不确定的时代,地缘政治要素将在全球化的经济空间重新发挥作用,表现出更加的不平坦,潜在的危险更多……这里所说的潜在的危险有(  )
①经济、技术的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影响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
②全球化已经成为构建国际体系的唯一逻辑
③传统地缘政治的回归,加剧了国际紧张关系
④地区冲突不断升级,世界处在战争的危险之中

A.①②③④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 江铃汽车集团公司最早的历史可上溯到中华民国时期。1947年4月,南昌汽车保养厂正式建厂,它是江铃集团的前身。到了1949年4月,南昌汽车保养厂更名为南昌汽车修配厂。1958年5月,南昌汽车修配理厂试制成功一辆 英雄 牌三轮汽车,当年又试制出一辆2.5吨 英雄 牌载重汽车。1962年,南昌汽车修配厂更名为南昌汽车修理厂;并且于1967年再次更名为江西汽车制造厂。而过了一年的时间,江西史上第一辆自己制造的井冈山牌汽车即宣告诞生。1969年, 生产500辆井冈山牌汽车 的报道刊登在当时极具权威的党中央理论刊物《红旗》杂志上,立即在全国引起轰动。
1972—1980年,江西汽车制造厂先后试制并小批量生产井冈山牌JX—131型载重3吨、JX—133型2吨和JX—142型3吨载货汽车。不过由于井冈山牌汽车制造成本比同类产品要高,而价格却卖得便宜,加上销路不畅,造成企业严重亏损。从1968年制造汽车开始便连年亏损,到1984年这16年来累计亏损达到5600万元,成为江西省最大的亏损户。
1984年,通过 技贸结合 的方式,率先引进日本五十铃汽车全套的驾驶室模具、焊装夹具、测试线技术和关键设备。1985年5月,第一辆蓝色的双排座轻型卡车正式下线,江西汽车制造厂也开始了继续发展的道路。在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中,为了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江西汽车制造厂于1992年开始股份制改造。1993年4月,江西汽车制造厂与日本五十铃汽车株式会社、伊滕忠商事株式会社合资组建江铃五十铃汽车有限公司。江铃拥有其中75 %的股份,日本五十铃拥有另外25%股份中的12.5%,日本五十铃与江铃集团进入技术、资本、管理的全面合作时期。
请回答:
(1)根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江铃汽车发展历程。(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江铃汽车1984年以前亏损的原因。(6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江铃汽车1984年后扭亏为盈的原因。(8分)站在历史的角度,谈谈你对振兴江西汽车工业的认识。(5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6年出版《会考中国历史》部分内容介绍:
(1)对 封建制度 的解释: 封建就是封土建国的意思
(2)对待少数民族的历史:很少涉及。对西晋时期匈奴、鲜卑、羌、氐、羯等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反晋斗争,称为 五胡乱华 ;对清朝的称呼是 满清
(3)对于鸦片战争,介绍了中英双方史学界的不同观点: 中国人称这次战争为 鸦片战争 ,因为这场战争是应禁鸦片贸易而引起的 ;英国人却称为 贸易战争 ,把战争起因放在中英停止贸易的事件上去 。对两种观点的谁是谁非则不作分析。
请回答:
(1)依据你所学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概括指出在上述三个方面或问题的解释或看法的不同之处。(9分)
(2)分析《会考中国历史》产生上述解释或看法的原因。(3分)

四、材料阅读

1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清朝的财政制度,从顺治朝初立,到雍正朝完备,形成一套戒律森严、以解、协饷为核心的制度。清政府对财政收支有严密的规定,其经常性的财政收入列有10项,这些税目都是统一的、固定的,不得随意改变。但是19世纪40年代以后,此种静态的固定化的财政体系已不能适应急剧变动的时局。太平军兴后,解、协饷制度崩盘,无钱可拨的中央丧失了对地方财政的协调能力,……晚清财源的开辟,中央少有作为,基本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一系列财源相继确立,其中的大项有:厘金、关税、铸币、公债等。这与古代以土地人口为基本的税源有很大区别,也导致了地方财政收支日益膨胀和中央收支日益萎缩。

——摘编自郭卫东《倾覆与再建: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政治文明》

材料二 清政府利用20世纪初进行的 新政 ,开始了财政方面的改革。1903年,清政府设立财政处。1906年,清廷设立税务处,准备在统一税权,主要是海关税和常关税方面做些工作。同年,清政府将户部改为度支部,负责统管全国财政,统一设立中央统管下的度支公所和财政公所,向各省派驻监理官……。

——摘编自郭卫东《倾覆与再建: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政治文明》

材料三 南京国民政府在财政税收方面明确提出了统一财政、集中财权的政策主张,按照西方的财税理论,改革旧税制,着手新税制的建设……。宋子文出任财政部长后,首先划分了中央和地方财政收支系统,确立了南京国民政府的财政体制。为了防止中央与地方发生冲突,财政部于1928年11月间正式公布了划分国、地税收支标准案,基本上完成国、地税收系统的划分。

——摘编自张志超等《民国时期(1912—1937)财税改革问题对话》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19世纪40年代前后清政府的财政税收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12分)
(2)据材料二、三指出,晚清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在财政税收上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积极影响。(13分)

1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美国革命在当时具有深远的影响,一个独立的共和国在美国的建立,在欧洲广泛解释为:它意味着启蒙运动的思想切实可行——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有能制定一种建立在个人权利基础上的切实可行的政体。

——《全球通史》

材料二 19世纪初在反对拿破仑一世的解放战争中,一些德意志民族主义者主张把居住在欧洲境内的所有日耳曼血统的人统一到一个民族国家之内。普法战争使德国完成了统一。19世纪60、70年代,以操德语或日耳曼语的居民实现政治统一为目标的理论和主张,后来发展为反映德国大资产阶级和容克地主扩张野心的沙文主义思潮,又名 泛日耳曼主义 泛德意志主义 。——在这种背景下,德国出现了各种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团体,最有名的是1891手成立的泛日耳曼同盟(又译泛德意志同盟)。——同盟的机关报《泛日耳曼报》炮制和宣扬 地缘政治学 生存空间论 人种优劣论 武力决定论 等学说和理论。

——摘自百度百科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与所学知识,以北美为例说明 一个民族有可能建立一个国家 的历史条件有哪些?独立后的美国在民主法制道路上是怎样不断发展的?(8分)
(2)结合材料二指出,德国民族主义在普法战争前后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不同影响。(7分)

1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苏联为了激化英法和德意两大集团之间的矛盾,使其相互厮杀,与一向视之为 战争贩子 的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鼓励德国把战争矛头指向英法。这种损人利己的策略是苏联一贯奉行的民族利己主义政策。
材料二 1939年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在凶险复杂的国际环境下与纳粹德国签订的。这次苏德谈判之所以取得突破,主要在于慕尼黑会议后欧洲政治局势演变中双方的战略考虑。这个条约暂时有利于苏联,但更有利于德国,不利于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对世界和平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中的观点,并指出材料二评价历史问题的方法。(8分)
(2)根据所学知识,说明 这个条约暂时有利于苏联,但更有利于德国,不利于国际反法西斯斗争,对世界和平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7分)

1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徐光启……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爽、水利诸书。授简讨。分礼闱,与同官魏南乐不协,移病归,田于津门,盖欲身试屯田法,因就间疆理数万亩。后草《农政全书》十二卷以闻,本此。光启宽仁果毅,淡泊逢好,生平务有用之学,尽绝诸嗜好。博方、坐论,无问寝食。尝日: 富国必以本业,强国必以正兵。 ……因权之诸大政,无不以此。遂于治历、明农、盐屯、火政、漕河等,威所究治。先是,二年五月日蚀,钦天监推算刻数不合。光启受命监修历事,与西洋龙华民、汤若望等精心测验,上《历书》前后共三十一卷。大约按地南北,差其后先,以交食不误为准。所为农书,计十二目,而终以荒政。其议屯田,以垦荒为第一义,立虚、实二法招徕之。 盖棺之日,囊无余赀
材料二 (徐光启)杰出的近代科学先驱者。

——竺可桢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徐光启处在怎样的时代背景?他的科学研究最突出的是哪两方面?(8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竺可桢观点的认识。(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