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57. 福建省漳州市2015年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29 浏览数:159

一、单选题

1.

在商代,巫总管一切 神事 ,所有的 民事 又都要涂上 神事 的色彩。这表明(  )

A.政权与神权结合紧密B.权力尚未高度集中C.民本色彩较为浓厚D.宗法制度雏形初具

2.

春秋时期的《管子·轻重乙》记载: 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耨、一锥、一铚,然后成为农。 其中并未提到犁,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

A.井田制已经瓦解B.铁器牛耕尚未普及C.土地私有成为主流D.青铜农具仍在大量使用

3.

秦国以法律的强制手段加速大家庭的分解,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这表明国家的着眼点在于(  )

A.重视农业生产B.推行重农政策C.发展小农经济D.保护农民利益

4.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 若要解决中国社会之积弊,则当使知识分子不再集中到政治一途,便该奖励工商业,使聪明才智转趋此道。 其中使知识分子 集中到政治一途 (  )

A.繁荣了春秋战国文化B.维护了秦汉政治统一C.有利于贵族垄断政权D.推动了官僚政治发展

5.

《朱子语类》载朱熹弟子陈淳的话说: 先生在临漳,首尾仅及一期,以南陬敝陋之俗,骤承道德正大之化,始虽有欣然慕,而亦有谔然疑,哗然毁者,越半年后,人心方肃然以定。 材料肯定了朱熹在漳州(  )

A.强化伦理纲常B.整肃社会治安C.变革社会习俗D.倡导重学风尚

6.

它以称赞的口吻介绍了美国的选举制度,国会制度,主张由私人报纸并以之监督国家政;主张举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主张与外国平等来往通商……,它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 。材料评价的是(  )

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孔子改制考》D.《变法通议》

7.

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认为,《辛丑条约》订立后的中国 低落到只是保持了主权国家的极少的属性的地步 。其核心依据应是(  )

A.严禁中国人民反帝活动B.外务部位居各部之首C.列强驻军京津地区D.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炮台

8.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认为,近代中国所面临的最大一个问题乃是传统社会不容产生现代型的经济体制。这一问题有望得以解决的历史契机最早出现于(  )

A.鸦片战争爆发B.洋务运动开始C.中华民国成立D.新中国诞生

9.

这个战争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 这个战争 (  )

A.促成中华民族的第一次觉醒B.是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结果C.提升了新中国的国家地位D.是中华民族第一次反侵略的完全胜利

10.

下表记录了新中国初期农村土地和人口关系的变化。表中数据的变化体现了(  )

1950(%)

1954(%)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小农经济历史终结B.土地所有制变迁C.农业合作社普遍建立D.现代农业开始起步

11.

中国现代有一制度被誉为 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该制度是(  )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2.

195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明确规定: 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者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人证明。 该规定(  )

A.纠正人民公社弊端B.推进大跃进运动C.促进国民经济发展D.适应计划经济体制

13.

沈葆桢曾说,铁路电报并不是不适用,但若创办,必须依照民情, 台湾则可行,以其为民情所安也;他处则难行,以其为民情所骇也 。1877年,中国第一条电报线在台湾成功架设,这得益于(  )

A.朝野上下的共同努力B.较为特殊的地理文化C.实业救国理念的推动D.相对宽松的国际氛围

14.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成为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的关键。这是因为该事件(  )

A.促成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B.改善了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关系C.有利于打开对外开放新局面D.推动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进程

15.

1983年,邓小平同志提出了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对此分析有误的是(  )

A.新时期教育理论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B.教育要主动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成为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办学模式的开端D.阐明改革开放时期教育的本质特性

16.

公元前536年,郑国把刑书刻在青铜鼎上;公元前449年,古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由此可见(  )

A.中国比西方世界更早进入法治社会B.古罗马的铸铜技术源自中国C.古罗马的习惯法历史比中国更久远D.成文法律体现文明发展诉求

17.

美国历史学家J·布卢姆认为: 1787年在费城所起草的宪法是实验时期最伟大的创造性的胜利。 创造性的胜利 诠释正确的是(  )

A.诞生了西方首个宪政文献B.开启了代议制民主模式C.成功实践了自由主义思想D.创建了近代民主共和制

18.

一个被称为体现理性,将给人类带来福音的制度,竟显得如此狰狞,使人们深受震动,不得不开始认真思考资本主义向何处去这一时代课题。"这一 时代课题 催生了(  )

A.批判现实主义思潮B.欧洲三大工人运动C.巴黎公社革命D.德意志统一

19.

《新不列颠百科全书》指出: 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而不是更多。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人类社会的文明演进还很短暂B.工业时代时间短暂却成就辉煌C.农耕时代创造了更多的文明成果D.社会生产力水平已达到巅峰状态

20.

有学者认为西方文明一个特点就是,它通过与外部民族的接触获得促进自身转变的动力。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

A.开辟新航路B.殖民扩张与掠夺C.文艺复兴的兴起D.工业革命的开展

21.

1947年,美国认为世界已分为两个敌对的营垒,一边是 极权政体 ,一边是 自由国家 ,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抉择;因而宣布 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那些正在抵抗武装的少数人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的自由民族 。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
①是美国对外政策的重大转折点 ②构成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础
③标志着美苏同盟关系的结束 ④表明美苏争霸局面正式出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2.

下图是载于墨西哥《观察家日报》的一幅漫画,从中可以获得的准确信息是(  )

A.揭示经济全球化的危害性B.抨击美国经济技术的垄断性C.呼唤世界贸易体系公正性D.质疑区域经济合作的公平性

23.

浪漫主义注重以强烈的情感作为美学经验的来源,并且开始强调如不安及惊恐等情绪,以及人在遭遇到大自然的壮丽时所表现出的敬畏。这表明浪漫主义(  )

A.反思极端理性B.否定工业化C.批判资本主义D.正视社会现实

24.

2014年12月15日,澳大利亚悉尼发生了恐怖分子劫持数十名人质的事件;2015年1月7日,法国巴黎某杂志社总部遭到武装分子袭击,导致12人死亡。当今世界恐怖袭击事件的频繁发生反映了(  )

A.世界经济秩序不公正B.全球化具有负面作用C.工业社会的时代局限D.南北差距的不断扩大

二、材料阅读

25.

(20 分)股票交易和期货交易,是近代以来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世纪,欧洲各国宗教歹中突不断,政局不稳,而刚独立的荷兰在其发布的宪章中规定: 每一个人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任何人不得以宗教原因受到调查或迫害。 ……这使荷兰吸引了大批在其他国家受到宗教迫害的移民,移民带来了先进的思想和技术及大量资本,尤其是犹太人,他们带来了垄断世界市场的钻石贸易和金融服务,这些都为荷兰制造业的发展和商贸繁荣奠定了基础。……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向社会发行了世界上第一只股票,1609年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

——刘植荣《透视17世纪荷兰的崛起与衰落》

材料二 1636年,一种叫“Switser”的郁金香球茎价格在一个月里上涨了485%!如同其他的期货交易一样,投机商操纵着郁金香市场的行情,他们趁价格下跌时建仓,大量囤积'转手就能获取暴利,许多人转眼之间就成了巨富。短短一年时间里,郁金香总涨幅高达5900%!但是,一位年轻的外国水手,初来乍到,竞将船主花了3000个金币(约合现在3万到5万美元)郁金香球茎作为鲜鱼的佐料一块儿吃掉了。这使谨慎的投机者开始反思这种奇怪的现象,然后开始贱价卖出球茎。此后,郁金香球茎的价格一泻千里,暴跌不止。后来,荷兰政府宣布,郁金香投机狂潮为一次全国性的赌博活动,其行为不受法律保护,结束这一场疯狂的郁金香泡沫事件。
郁金香球茎大恐慌给荷兰造成的严重影响,使之陷入了长期的经济大萧条。17世纪后半期,荷兰在欧洲的地位受到英国有力的挑战,欧洲繁荣的中心随即移向英吉利海峡彼岸。

——摘编自博知《郁金香泡沫事件始末》

材料三 臭名昭著的市场崩溃摧毁了无数公司,产品没有流通性市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农民的庄稼在田里腐烂。……失业已经延伸到无数城市街区,大资本家认为自己的帝国被荒废,一些人觉得已无路可走,只能从他们的豪华高层办公室的窗户跳下去自杀。在政治方面,经济困境使许多国家政治风暴频繁发生,政治部门出现高离职率,政权更迭频繁,出现了政党内讧和法西斯势力高涨的现象。同时,左派势力和更多左倾国家的变化更为明显,某种程度上甚至导致政权颠覆,墨西哥即为此。

——路易斯·桑多夫·拉姆雷兹《技术经济革命框架下对1929年股票崩溃和2007年至2009年经济危机的历史比较》

材料四 1990年12月19日,上海外滩习匕侧黄浦路15号浦江饭店孔雀厅的一声鸣锣,不仅意味着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诞生,更标志着资本市场也是能够为社会主义中国服务的。

——龚浩成《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始末》

(1)依据材料一,指出荷兰在17世纪初迅速崛起的原因。(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郁金香泡沫 破灭的原因和影响。(4分)
(3)与 郁金香泡沫 引发的金融危机相比,1929年美国股市崩溃在原因和影响上有很多不同之处。结合材料三加以比较说明。1929年之后,美国是否和荷兰一样一蹶不振,为什么?(8分)
(4)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哪些认识?(4分)

26.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的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构思,俨然是代议制,而且是地方自治的民主政治!
……
李时珍的本草之学,谨言踏实,近于现代实证的方法。徐霞客的地理之学,全由亲身旅行各处,乃实际观察之后的记录。……又如宋应星的《天工开物》、茅元仪的《武备志》、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都有工艺器械的制作过程,并有实绘的图样。凡此均是从理性发为科技的产品。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二 民主与科学在西方是以理性揭露宗教的黑暗统治而成长起来的;在中国为揭露明朝的极端皇权政治曾经活跃起来,但不像西方由文艺复兴、启蒙思想一直发展下来,而在清朝以强悍的少数民族统治而停滞了。直到鸦片战争后,在强敌压境的资本主义刺激下才开展起来。

——《陈旭麓学术文存》

材料三 中国由古代到近代的转折,是在西方的冲击下,借鉴西方文化,发挥其固有的融合力,变外来为内在,才进入近代文化领域的。……直到 五四 时提出了科学和民主的总准则,才得出了中国近代文化要以科学和民主为归依的结论。

——《陈旭麓学术文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中国思想发展和科技成就的时代特色。(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西思想发展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中国近代前期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简要说明为什么直到 五四 才得出了中国近代文化要以科学和民主为归依的结论 ?(6分)

27.

选考题。请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12分)
A .【选修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天下之财力日以困穷,风俗目以衰坏,患在不知法度,不法先王之政故也。法先王之政者,法其意而已。法其意,则吾所改易更革,不至乎倾骇天下之耳目,嚣天下之口,而固已合先王之政矣。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财,取天下之财以供天下之费,自古治世,未尝以财不足为公患也,患在治财无其道尔。在位之人才既不足,而闾巷草野之间亦少可用之才,社稷之托,封疆之守,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而无一旦之忧乎?愿监苟且因循之弊,明诏大臣,为之以渐,期合于当世之变。臣之所称,流俗之所不讲,而议者以为迂阔而熟烂者也。

      ——《宋史·王安石传》

材料二  免役钱令百姓一体出钱,以代替衙前等向民间征发的义务差役,可是乡民无钱,也等于在农村推行金融经济,而此时金融在城市里反不能展开。市易法不能集中于批发业务,以致执行者自己成为零售商,到街上去卖果卖冰,甚至卖梳朴即梳朴贵,卖脂麻则脂麻贵",为神宗亲谴责。青苗钱以常平籴本一千四百万作本钱,等于农村贷款,春散秋敛,收息二分。但是无银行主持,缺乏法庭处理贷款的权利义务。有些县官就将整数交给若干农民,也不问他们愿借与否,只责成他们彼此保证,秋后一体带利归还。甚至在执行时,若干县份被指摘并未贷款而向农民一体索息。

    ——黄仁宇《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1) 依据材料一,指出王安石的核心主张及其依据。( 6 分)
(2)
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 6 分)

28.

选考题。请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12分)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第一条: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除了依据公共利益而出现的社会差别外,其它社会差别,一概不能成立。)
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在于保护人们自然和不可剥夺的权利。这些权利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四条:自由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因此,个人的自然权利的行使。只以保证社会上其他成员能享有同样权利为限制。此等限制仅得由法律规定之。
第六条: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去参与法律的制定。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护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

材料二 ……
第二条:人人有资格享有本宣言所载的一切权利和自由,不分种族、肤色、性别、语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见解、国籍或社会出身、财产、出生或其他身份等任何区别。
……
第七条: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并有权享受法律的平等保护,不受任何歧视。人人有权享受平等保护,以免受违反本宣言的任何歧视行为以及煽动这种歧视的任何行为之害。

——1948年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法国《人权宣言》所体现的人权思想,指出人权与法律二者之间的关系。(6分)
(2)材料二在人权的表述上有哪些进步?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6分)

29.

选考题。请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12分)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所以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根本没有特别的意义,如果是在今天,这一段在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的写法了,由于最近25年来大工业有了巨大发展而工人阶级的正当组织也跟着发展起来,由于首先有了二月革命的实际经验而后来尤其是有了无产阶级第一次掌握政权达两月之久的巴黎公社的实际经验,所以这个纲领在有些地方已经过时了。

——《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序言

材料二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把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
(1)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
……
(5)通过拥有国家资本和独享垄断权的国家银行,把信贷集中在国家手里。
(6)把全部运输业集中在国家的手里。
……
(8)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成立产业军,特别是在农业方面。
(9)把农业和工业结合起来,促使城乡对立逐步消灭。

——《共产党宣言》1872年德文版

(1)根据材料一,指出马克思主义观点并归纳其得以提出的历史条件(6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宁是如何继承地发展马克思主义的?(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