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1.2015届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浙江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3 浏览数:108

一、单选题

1.

存在就是被感知 被视为是英国哲学家贝克莱主教的名言。他的观点与下列哪些思想家相类似(  )
①王阳明 ②王夫之 ③普罗塔戈拉 ④孟德斯鸠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③④

2.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区、各国、各民族的文化传统,汲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的这一要求主要反映了以下哪种史观(  )

A.全球史观B.革命史观C.文明史观D.社会史观

3.

观察下图,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中,得出的结论最准确的是(  )

A.分封制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C.君主专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D.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得以加强

4.

某同学想做一个有关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这一课题的研究,下列有关该课题的内容说法错误的是(  )

A.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1885年,清政府根据左宗棠建议,在新疆设立行省B.黄海海战是中国近代清军第一次大规模使用现代武器与侵略者交战的战斗
C.台湾军民反削台斗争是一次自发的反抗日本侵占台湾的斗争D.义和团运动是广大农民群众高举 反帝 大旗与列强进行不屈不挠斗争的壮举

5.

近年来,在 低碳出行 的倡议下,新型有轨电车成为很多城市的新宠。但1906年电车在天津出现时,当时许多人认为电车会电死人而不敢上车,街上经常出现 好人不坐电车 的标语,这一现象说明20世纪初的中国(  )
①西方工业革命成果已传入 ②旧思想观念依然浓厚
③交通运输业逐步近代化  ④中西方文化冲突严重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6.

某纪实文学写道: 7月9日,烈日灼灼,广州东校场,军旗飘飘,10万军民人头涌涌, 打倒帝国主义 打倒封建军阀 等口号声此起彼伏。 据此判断,该誓师场景是描述(  )

A.抗日战争B.北伐战争C.解放战争D.三元里抗英

7.

下表是《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及占世界的份额表(单位百万元)》

年份

1820

1870

1913

1950

1973

1998

中国

228600

189740

241344

239903

740048

3873352

中国占世界份额(%)

329

172

89

45

46

115

对上表内容理解正确的是(  ) 
①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传统经济居于世界重要地位
②鸦片战争前中国已开始工业化进程
③近代中国GDP占世界份额急剧下降
④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8.

2014年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应荷兰王国首相吕特邀请赴荷兰海牙出席第三届核安全峰会。此次核安全峰会以 加强核安全、防范核恐怖主义 为主题,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峰会。并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欧盟总部进行访问。主要反映出(  )

A.中国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B.中国致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C.有利于世界多极格局的加强D.推动了中、欧之间同盟合作

9.

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你认为下列关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雅典民主制的建立是奴隶与奴隶主反复斗争的结果B.雅典五百人会议是最高权力机关
C.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制度发展到顶峰D.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的过渡,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

10.

《物种起源》的发表在欧洲思想界引起了很大分歧,宗教势力强烈反对,叫需要 打倒进化论 ,而支持者却称达尔文是 生物学领域的牛顿 。这说明达尔文的进化论(  )
①是对人类尊严的莫大伤害 ②把生物学放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之上
③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④促进了欧洲宗教改革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

工业革命在西欧开展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和弊端逐渐暴露,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揭露和批判社会黑暗的文学流派逐渐发展成为文学的主流。下列属于这种文学流派的作家是(  )

A.巴尔扎克B.列宾C.雪莱D.普希金

二、材料阅读

12.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中国学者余秋雨也说: 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英特尔高级院士Gene Meieran认为,创新有三种类型:突破性创新,其特征是打破陈规,改变传统和大步跃进;渐进式创新,特征是采取下一逻辑步骤,让事物越来越美好;再运用式创新,特征是采用横向思维,以全新的方式应用原有事物。

——《维基百科》

材料二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然而由于宋代文明的刺激;欧洲文明向前发展了。宋代文明深深的影响了世界。

——日本宋史学家宫崎市定

材料三 科举制度被外四人称为 中国第五大发明 ,宋太宗时在科举考试中开始使用糊名法。(糊名法在当今中国各类考试中仍普遍使用。)明清时八股文是一种简单且良好的文章格式,采用这种方式来写文章,思维缜密,格式严整;但它一意代圣贤立言,远离现实。科举制度在1905年废止。在科举的存废和利弊上,不同学者观点不一。
①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顾炎武
⑦科举虽然不好,但是没有科举,那个时代更坏!——《疯狂的科举》潘剑冰
③就耳目所睹记,语言文章之工,合于逻辑者,无有逾于八股文者也!——钱基博
(1)据材料一,指出 突破性创新 渐进式创新 在宋朝经济发展方面各有什么表现?(8分)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文化为切人点,简要叙述宋代文明的主要内容,并用一句话概括其对 欧洲文明 的影响。(12分)
(3)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若请你评价科举制度,您会更注重材料三中的哪种主张?请结合中国历史史实和学术研究扼要展开。(只列观点,不说理由不得分)(6分)

13.

世界历史是一部各国、各民族彼此交融联系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18世纪结束时,这些外国社会发明了新的产业和科学方法……西方的生产力飞速发展,他们决心把自己的国际交往标准强加给中国,必要时不惜一战。由此爆发的冲突挑战了中国对世界的根本看法。

——(美)基辛格《论中国》

材料二 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进程,欧洲的统治也迅速的扩大到全球。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去则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

——国家主席习近平于2014年7月4日在韩因首尔大学的演讲

(1)阅读材料一,列举18世纪晚期外国 新的产业和科学方法 的主要表现,并结合史实说明19世纪中后期 中国对世界的根本看法 有何改变。(10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 欧洲的统治也迅速的扩大到全球 ?依据所学知识,回答16—19世纪西欧崛起的主要因素。(8分)
(3)阅读材料三并联系所学知识,试指出二十世纪主要大国之间 以利相交 以势相交 的重大政治事件并分析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