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65. 福建省福州市2015年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福建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6 浏览数:512

一、单选题

1.

据《国语·周语》记载:周文王时曾与姒姓诸侯国杞、缯联姻,周武王以太公望女为王后,并将长女太姬嫁给陈国。它反映了周初(  )

A.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诸侯崛起冲击分封制度C.君臣通过联姻确立宗法关系D.政治与婚姻的紧密结合

2.

是我国古代官吏的级别,分一到九品。在隋唐时期六部最高长官是正三品,到了明代提升为正二品。这主要是因为明代(  )

A.官员晋升相对容易B.中枢机构设置调整C.科举选拔趋向严格D.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3.

李贽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意见解释经典,还自称 著书甚多具在,于圣教有益无损。 以下人物中,与他的主张和精神最相似的是(  )

A.苏格拉底B.荀子C.朱熹D.马丁·路德

4.

李大钊说:义和团对于 西洋人的一切器物一一概烧毁,这都含着经济上的意味,都有几分是工业经济压迫的反动 。他主要强调义和团运动(  )

A.是一场反侵略的爱国运动B.具有旧式小生产者的保守性C.为民族工业发展扫除障碍D.坚持 扶清灭洋 的方针

5.

清末,西方传教士观察到福州家庭 如有客人,男女不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 。20世纪20年代,日本人注意到福州 夫妇及子与外来的男女席位混坐 。对此变化解读正确的是(  )

A.传统伦理观念受到冲击B.近代西式社交礼仪普及C.福州引领全国风气变革D.男女身份地位完全平等

6.

将他们 下了台,这样重大的决定,不是经共产国际提出,而是由中国共产党自己做出,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 这一 重大的决定 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

A.摆脱了苏联模式的影响B.开始独立领导中国武装斗争C.政治上从幼稚走向成熟D.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7.

图6为1937年5月9日出版的《申报周刊》封面。封面上拍自延安的照片显示,城墙上赫然刷有 和平统一,团结御侮 停止内战 字样的标语。这表明(  )

A.延安是全国抗战的指挥中枢B.国民政府坚持自卫抗战决心C.国共两党合作抗战成为可能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8.

1949年9月,叶圣陶在日记中写道: 此为重大事件,今后之立国原则与设施要点,俱在此中也 重大事件是指通过或发表了(  )

A.《新民主主义论》B.《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论十大关系》

9.

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是建国初期新中国参加的两次重要国际会议。在这两次会议上,中国(  )

A.进行了多边外交的尝试B.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推动了新型的区域合作D.促进了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10.

1908年,福特T型车面世时,每辆售价是850美元;到1916年,每辆价格降至350美元,而到1925年只卖到240美元一辆。导致福特T型车价格下降的原因是(  )

A.经济危机降低了购买力B.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C.技术与管理方式的革新D.苏联汽车工业的竞争

11.

1921年,列宁宣布说:我们搞错了,我们的一举一动似乎表明可以在一个几乎不存在资本主义的国家建成社会主义。在建成一个社会主义社会之前,我们必须重建资本主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俄国从未经历资本主义阶段B.列宁主张积极发展资本主义C.搞错了 的原因是脱离了国情D.重建 的手段是加强国家干预

12.

德国小说家欧内斯特·霍夫圣在评价贝多芬后期的作品时说: 贝多芬的音乐打开了我们胆怯、敬畏、恐惧和痛楚的情感阀门,唤醒了我们无穷无尽的渴望。 他所评论的贝多芬音乐属于(  )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印象主义

二、材料阅读

13.

海洋与陆地一样,是人类活动的重要 台。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36分)
材料一 公元前750年左右到公元前550年左右,希腊各城邦发生过大规模的海外殖民运动。遇到外来的侵略者或者人口增多时,希腊人就会大量地殖民到海外去。那些失去土地的农民、在政治斗争中失败的派别,往往被迫移居海外。一些富有进取心的商人和手工业者也去海外建立新的居民点。殖民运动的发展刺激了工商业的繁荣,因之希腊各邦内部工商业阶层进一步加强了起来。工商业者在反对氏族贵族统治的斗争中,和平民联合起来,经常取得胜利,建立起僭主政治或民主政治。

——摘编自《古代希腊史》

材料二 从汉代起,中国对外贸易的规模已相当大。到了唐朝,尤其是宋朝,对外贸易量远远超过以往任何时候。……海港而不是古老的陆路,首次成为中国同外界联系的主要媒介。……宋朝时的中国正朝成为一个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但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实是,这一潜在的可能从未实现。

——斯塔夫理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材料四 何谓太平洋问题?即世界之海权问题也。海权之竞争,由地中海而移于大西洋,今后则由大西洋而移于太平洋矣。……太平洋问题,则实关乎我中华民族之生存……争太平洋之海权,即争中国之门户权耳。

——孙中山:《<战后太平洋问题>序》(1919年)

(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海外殖民运动的主要原因,分析其对希腊社会产生的影响。(8分)
(2)据材料二,指出宋朝对外贸易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说明 这一潜在的可能 在中国古代未能实现的主要原因。(10分)
(3)据材料三,指出荷、英两国海外殖民地在分布上的不同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体现的不同时代特征。(10分)
(4)据材料四,指出海权竞争重心的两次转移。结合近现代正反两方面的相关史实,论证 太平洋问题关系着中华民族之生存 的观点。(8分)

14.

历史(16分)
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人自立其身、治其产、昌其业……由修身、开智、展才艺可得,而其修身、开智、展才艺,非学不能。由此,设学校之缘由,即在于学日用常行语言书算和士官农商百工技艺以及法律、政治、天文、医疗等大凡人之营为之事……学问可说是立身之财本。……自今以后,一般人民须邑无不学之户,家无不学之人。

——明治政府《关于奖励学事的被仰出书》(1872年)

材料二 望尔臣民,孝父母、友兄弟、夫妇相和、朋友相信、恭俭律己、醉爱及众、修学问、习职业,以启发智能,成就德器,……常遵国宪,时守国法,……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则不独可为朕之忠良臣民,目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遗风。

——明治天皇《教育敕语》(1890年)

(1)指出材料一体现的教育理念,并结合所学分析其产生的背景(8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体现的教育方针有何不同?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评价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8分)

15.

历史(16分)
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B【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始组织并实际组成任何社会的,不过是一些能够服从大多数而进行结合并组成这种社会的自由人的同意。这样,而且也只有这样,才会或才能创立世界上任何合法的政府。无论国家采取什么形式,统治者应该以正式公布的和被接受的法律,而不是以临时的命令和未定的决议来进行统治。

——(英)洛克《政府论》(1690年)

材料二 政府是为了或者应当是为了人民、国家或社会的共同利益、保障和安全而设立的;……当发现任何政府不适合或违反这些宗旨时,社会的大多数人享有不容置疑、不可剥夺和不能取消的权利,得以公认为最有助于大众利益的方式,改革、变换或废黜政府。

——美国《弗吉尼亚权利法案》(1776年6月12日)

(1)据材料一,概括洛克提出的判断 合法的政府 的标准,说明这种看法的理论依据。(8分)
(2)归纳材料二对 合法的政府 这一问题的认识。美国建国前后的哪些史实体现了这一认识?(8分)

16.

历史(16分)
在A.B.C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
C【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朝廷一面须将农工商各实业已办者,实心保护;未办者竭力提倡,以培元气。国人但知赔款为大漏卮(lou zhi,比喻国家利益外溢的漏洞),不知进出口货价相抵,每年输出,以棉货一项论,已二万一千余万两。铁亦八千余万两,暗中剥削,较赔款尤甚。若不能设法,即不亡国,也要穷死。

——《张謇全集·政治》

材料二 予之计划,首先注重于铁路、道路之建筑,运河、水道之修治,商港、市街之建设,盖此皆为实业之利器,非先有此种交通、运输、屯集之利器,则虽全其(具)发展实业之要素,而亦无由发展也。

——《孙中山全集》

(1)以上材料中,张謇、孙中山的经济主张有何不同?其各自理由是什么?(8分)
(2)谈谈你对他们经济主张的认识。(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