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4.2015届 山东省菏泽市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4 浏览数:130

一、单选题

1.

有专家认为: 他们崇信宇宙间的一元组织,愿意回归到原始的简朴,抵抗各种侵害自由的措施,不管其为威迫或是利诱。……他们主张的极有限度的政府,也在不少农民造反的场台里赋予大众性的意识,成为他们解放的宗旨 。材料中的他们指的是百家争鸣中的(  )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2.

以科学的批判的态度,重新估定一切价值 两千年来独家经理的 孔家店 内许多陈货都变成无价值的废料了 。材料中评价的是事件是(  )

A.维新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3.

根据以下图片,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中国当时的工业格局发生根本改变B.官僚资本主义经济得了长足发展C.外商企业在重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D.抗战是重庆工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4.

电视剧《老农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由于男劳力全被召去炼铁,眼见地里丰收的地瓜没人收,牛大胆说顾不了了,先让女劳力在地头挖坑把地瓜埋地里,等上面检查完了再说,然而检查通过后,地瓜却烂在了地里。故事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合作化运动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文化大革命

5.

到2013年底,我国共参加了13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300多项多边条约,累计派出参加联合国维和官兵和警察l4500多人次。我国积极参与反恐、防扩散和应对气候变化、金融危机、能源安全等领域的国际合作。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特征之一是(  )

A.多边外交日益丰富多彩B.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断发展C.经济外交取得丰硕成果D.同发展中国家关系更加巩固

6.

民主 一词起源于希腊文,即人民的权利、人民的统治之意。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其《历史》一书中首次使用了这一概念,用来表述希腊城邦的一种政治实践。在伯利克里统治时期最能体现上述民主的含义的改革措施是(  )

A.实行陶片放逐法B.政府为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津贴C.创立最早的比例代表制D.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

7.

19世纪的意大利评论家桑克提斯认为: 但丁结束了一个时代,薄伽丘开创了另一时代 薄伽丘是十四世纪的伏尔泰 。对材料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①结束的时代指封建蒙昧时代 ②新时代是指资产阶级新文化的兴起
③薄伽丘和伏尔泰都批判天主教会 ④薄伽丘和伏尔泰都强调自由与平等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8.

对右面图示的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

A.西方列强侵略手段日趋隐蔽B.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冲击C.经济全球化的到来D.世界市场的逐步形成

9.

下表是《全球通史》中所列的城市人口的数字(以千为单位) 对表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1800

1850

1880

1900

纽约

64

696

1912

3437

伦敦

959

268l

4767

658l

东京

800

365

1050

1600

上海

300

76

612

1000

孟买

200

600

773

776

①工业革命是推动世界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②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走在了世界前列
③上海的数字表明中国古代城市化水平低于英国
④上述城市中纽约城市人口增长最快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0.

英国首相撒切尔(1979—1990年在任)上任后毫不妥协地进行了改革,信奉 自由主义 的她开始对英国的 懒人 模式宣战,铁腕对付工会改革,并大刀阔斧地削减公共开支和社会福利。她坚信个人应该通过自己的力量和能力改善生活状态。上述政策的最大特点是(  )

A.对经济进行大力国家干预B.建立福利国家制度C.减少经济干预,减少福利D.完善 人民资本主义

11.

有专家认为, 中国梦 概念能够揭示出中国历史与 世界历史 遭遇后的必然结果。中国的现代化注定了既是世界现代化的一部分,又是非常特殊的一部分,因为它的历史起点不是西方现代化的起点。这一观点体现的主要史观包括(  )
①文明史观 ②全球史观 ③现代化史观 ④革命史观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二、材料阅读

12.

宋代的历史上,有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存在着广阔的认识空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中国8至13世纪的经济发展确实也推动了当时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当时出现的社会类型蕴含了许多现代都市文明的特点并且一直持续到19世纪,故我们不妨称之为前现代社会。……宋朝的商品经济代表了中国在19世纪前的最高发展水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它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面的独到建树,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与牵动,使其无愧为历史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段。

——摘编自邓小南《宋朝:一个矛盾的时代》

材料四 钱钟书曾说:文学就说 唐宋 ,绘画就说 宋元 ,学术思想就说 汉宋 ——都要说到宋代。陈寅恪先生说: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我们的教科书一直说宋代是个 积贫积弱 的时期。 指国力、财政上面的贫乏困窘; 指在对外竞争,特别是军事竞争中力量薄弱。

——摘编自邓小南《宋朝:一个矛盾的时代》

请回答:
(1)你是否同意材料一 宋朝的商品经济代表了中国在19世纪前的最高发展水平 的观点? 说明理由。(8分)
(2)据上述材料,从文明史的角度,概括说明宋朝是 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 。(8分)
(3)材料四中两位学者的共同观点是什么? 这与 宋代是个 积贫积弱 时期 的观点是否矛盾?说明理由。(6分)

13.

近代以来,中国人对美国形象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早在1817年(嘉庆二十二年),两广总督蒋攸铦在奏折中就谈到美国民主制度, 内称: 该夷并无国主,止有头人,系部落中公举数人,拈阄轮充,四年一换

——熊月之《民主制度在晚清的最早解读》

材料二 我们得感激罗斯福,因为他找着一个最温和而且代价最小的来解决现代社会秩序中矛盾的方案。……若是人类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不虞威胁,不虞匮乏,信仰和言论有充分的自由,则我们不能不承认,不论各国解决这共同的课题的方式怎样不同,最终的目标是一样的。

——费孝通:《20世纪的危机与罗斯福》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只有美帝国主义利用战争发了横财,成为最大的国际剥削者,成为世界反动势力的主要堡垒。

——1963年《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材料四 清末民国时期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基本是正面的,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1949到1972年,美国变成中国的头号敌人。1972年之后,尽管对美国的帝国主义定性没有根本改变,但美国形象在中国人的心中发生了悄然改变。改革开放,特别是l989年以后,美国成为中国人既十艮又爱的国家。

——摘编自赵梅《清末以来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对美国民主制度的认识有何偏差?据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6分)
(2)材料二对美国新政有何印象?材料中所指的共同的时代课题是什么?罗斯福找到的 最温和而且代价最小 的方式是什么?(6分)
(3)分析材料三、四,据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时期、1963年、1972年之后美国形象变化的具体原因。(6分)
(4)上述材料反映出影响中国人对美国形象认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

14.

(10分)【历史一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阿里的注意力集中在建立海军和兴办军事工厂,他认为拥有和西方一样的军舰、大炮和机器设备,就可以与欧洲并驾齐驱;他不懂得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任何局部的改革从长远看对富国强兵都无济于事,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

材料二 用牺牲农民利益来发展资本主义的方式,必然给发展中的资本主义带来不良影 响。造成了农民购买力低,国内市场不能充分活跃起来和广大农民对改革的不满,加之这场改革并没有触及沙皇专制制度,尤其是农奴制残余保留过于浓厚,所以俄国还面临着民主革命的任务。

——摘自《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

请回答:
(1)阿里改革的主要目是什么? 据材料一说明这次改革使 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的主要原因。(4分)
(2)分析材料二,为什么说改革牺牲了农民利益? 这对俄国的现代化有何影响?(4分)
(3)两次改革共同的时代背景是什么。(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