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9.2015届 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江西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7 浏览数:134

一、单选题

1.

《新唐书》卷八二《十一宗诸子卷》论赞: 自唐中叶,宗室子孙多在京师,幼者或不出阁,虽以国王之,实与匹夫不异,故无赫赫之过恶,亦不能为王室轩轾,运极不还,与唐俱殚。 此材料说明唐中叶后(  )

A.广泛实行分封制B.皇室子孙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C.皇位继承较稳固D.宗室未能起到拱卫王室的作用

2.

有人描述:汉口不仅为湖北一地之咽喉,云、贵、川、桂、湘诸地之货皆于此转输东下,成为当时天下 四聚 之一。此处有关汉口的描述,最可能的时代背景是(  )

A.南朝偏安江南局势下的物资转输B.唐代的经济重心转移至长江流域C.两宋时长江中游加速开发的结果D.明清长江中下游之间的经济分工

3.

明儒之学用以应事,清儒之学用以保身;明儒直而愚,清儒智而谲;明儒尊而乔,清儒弃而湿。……才智之士惮于文网、迫于饥寒,全身畏害之不暇,而用世之念汨于无形,加以廉耻道丧,清议荡然,流俗沈昏,无复崇儒重道,以爵位之尊卑,判己身之荣辱。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清朝前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清儒之学的转变B.清儒之学的转变深受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影响了清儒之学的转变D.清儒之学的转变为道光年间新思潮萌发奠定基础

4.

图6箭头所暗示的是近代史上某一项军事行动的历程,对这一军事行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太平天国:道光30年~同治3年B.武昌起义新军:宣统3年C.中国国民党:民国15年~17年D.中国共产党:民国23年~24年

5.

下表为近代列强在华不同时期投资第一位的相关数据统计(摘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卷十二》)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时间

18401895

18951911

19111927

19271937

19371945

19451949

国家

英国

英国

日本

美国

美国

美国

数量万元

8026

33955

69627

11969

262096

47918

比重(%)

825

281

442

373

755

681

A.近代英国在华投资额不断下降B.甲午战争后英国丧失了绝对优势C.甲午战争后日本开始占据第一D.近代美国在华投资份额不断增长

6.

兼容统一、秩序与自由的价值,非平衡地利用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优点,营造出一个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共同发展 的政体。确立这种 政体 形式的法律文件最有可能是(  )

A.英国《权利法案》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国《1875年宪法》D.《德意志帝国宪法》

7.

下表为威廉·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 

1957325

签订《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另一项条约成立欧洲原子能联营。两个组织都于195811日行使职能。

19571114日到16

十三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在莫斯科开会。会议要求团结起来,反对外部的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在内部消除机会主义。

19571219

北约组织在巴黎召开最高级会议,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美国对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

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B.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备战状态C.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D.世界处于美苏冷战格局,新的力量已孕育

8.

有学者将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所说的 宗教的理性化 概括为 怀着宗教般的热情赚钱、从事商业和经济活动 。下列教派最能体现韦伯所指的 宗教的理性化 的是(  )

A.天主教B.路德教C.英国国教D.加尔文教

9.

19世纪英国的学校为女生开设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极其有限的课程,在于培养其未来做好妻子、好母亲而非职业培训;男生则学气象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电铸术等利于未来就业的课程。男女课程的差别表明(  )

A.工业革命提高了妇女地位B.工业革命促进了男女合理分工C.工业革命强化了性别分工D.妇女不适合学习男子所学专业

10.

1500—1800年的近代早期时代,人类史无前例地进入了一个相互影响的关系中,商业贸易、生物学以及文化交流影响了世界各地的社会发展。(《新全球史》)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动植物品种的交流促使生物多元化B.商业贸易使世界各地差距缩小C.新航路开辟促使世界经济体系确立D.文化交流促使各地价值观趋同

11.

图7是某一年的《西方各大国国民生产总值图示》,结合所学知识推测,出现图中状况的主要背景是(  )

A.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国际环境相对稳定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经济开始复苏C.欧共体形成,与美、日经济三足鼎立D.勃列日涅夫改革,苏联经济陷入困境

二、材料阅读

1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5分)
材料一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管学大臣张百熙曾拟订《钦定学堂章程》即壬寅学制,未及实行。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 7月清政府命张百熙、荣庆、张之洞以日本学制为蓝本,重新拟订学堂章程,于1904年1月公布,即《奏定学堂章程》,是年为旧历癸卯年故称癸卯学制(中国近代第一个正式施行的学制)。
该学制包括《初等小学堂章程》、《高等小学堂章程》、《中学堂章程》、《高等学堂章程》、《大学堂章程》 (附《通儒院章程》)、《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初级师范学堂章程》、《优级师范学堂章程》、 《初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附《实业补习普通学堂章程》及《艺徒学堂章程》)、《中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高等农工商实业学堂章程》、《实业教员讲习所章程》、《译学馆章程》、《进士馆章程》,还有《学务纲要》、《各学堂管理通则》、《各学堂奖励章程》和《各学堂考试章程》等。纵的方面分三段六级,共25~26年。横的方面有师范学堂和实业学堂,设立师范、农业(含农副业)、工业、商业、艺论、翻译等专业。
该学制规定学堂的立学宗旨是 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文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yuè,浸渍)其知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才,各适实用 。还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相互衔接和关系。其施行至1911年辛亥革命止。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

材料二 康有为说: 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 他在其著作《大同书》中,系统阐述了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的思想,正如梁启超所说:康有为 为教也,德育居十之七。智育居十之三,而体育亦特重焉;” 挽世变在人才,(成人才)在学术,讲学术在合群。 ……康有为在广东南海主持万木草堂时,他所培养的学生 每轻视八股,于考据训诂,亦不甚措意,惟喜谈时务,多留意政治,盖有志于用世者。

——摘编自张玉山《论维新运动时期维新派的人才观》

材料三 辛亥革命时期,一些刊物大声呼吁 教育救国 亡国亡种,人人不必居其罪,惟教育者之罪;强国强种,人人不得居其功,惟教育者之功。无他,教育者进化之也 。五四运动前后, 教育先行 教育救国 科学救国 的观点成为时尚,……(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救国论与职业教育、乡村教育、平民教育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一股社会政治思潮。代表人物有黄炎培、陶行知等。

——中国百科网百科词条《教育救国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癸卯学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颁布的背景。(1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康有为有关教育发展的观点。(4分)
(3)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简评近代中国的 教育救国论 (9分)

三、开放性试题

13.

以下是研究世界历史的一些信息:(12分)

时间

地区

作者

书籍

记载的地理范围

古希腊

希罗多德

《历史》

地中海、多瑙河、波斯地区和北方草原

1世纪

汉朝

司马迁

《史记》

东起朝鲜,西到大夏、安息,不过是欧亚大陆的一半

14世纪

伊斯兰

伊本·赫勒敦

《阿拉伯人、波斯人、柏柏尔人史》

除伊斯兰传播地区外,周围地区不过是世界的外化而已

15世纪末到16世纪早期

威尼斯

撒贝里克

《恩耐阿德》

把世界历史描述为一个世俗的世界

18世纪

法国

伏尔泰

《风教通义》

撰述了欧亚非美民族国家的历史

19世纪

德国

朗克

《世界历史》

以拉丁日耳曼民族为主题

鸦片战

争前后

清朝

林则徐

魏源

《四洲志》

《海国图志》

介绍了世界五大洲地区的历史地理情况

——摘编于齐世荣 吴于廑《世界史·总序》

据上述信息,评述研究历史视野的变化(12分)(要求:论点明确,史论结合。)

四、材料阅读

14.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明初,漕运方式是水陆兼挽,参以海运。……永乐十三年,运河全线畅通,明王朝行 支运 之法,以运河漕运取代 海(河)陆 兼运。具体为:各地漕粮先由当地民户运至指定的粮仓,再由各地卫所军官分段递运至京。此法每年四次,运粮达三百余万石。宣德六年,明廷…始行 兑运 ,实行军民联运。先由农户运粮至粮仓附近各府州县水次(码头),交兑给官军领运,再由官军全力负责运往京师,粮户只需按道里远近,给官军以一定数量的耗米和轻资银作为酬劳。至成化七年才被 长运 法取代。…… 长运 又名 改兑 ,是直达法。它是让运军直接赴江南各州县水次交兑,然后径直运往京师,免除农民长途运粮,只是在原有的加耗之外,每石加米一斗,充作渡江费。长运法是明代漕运方式不断变革的产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谓比较完善的一种漕运方式。

——整编自吴琦《中国历代漕运改革述论》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代漕运改革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代漕运改革的历史作用。(9分)

15.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 对于公元前5世纪的欧洲人说, 真正的民主 指理性的审判和权力的分享,还有各种其他的公民美德。但是,民主是一种公共美德,但不是唯一的美德,由希腊公民选举产生的政府肯定存在着效率低下、腐败、短视、不负责任或被少数人的特殊利益所操纵,而且不能采纳公意所要求的政策。
18世纪以来,欧洲人越来越认识到 真正的民主 指的是自由、平等、博爱, 民主 就是公民对政策的有效控制,建立起负责任的政府。正如卢梭所言, 如果国家,或者说城邦,其生命全在于它的成员的结合,并且如果它最主要的关怀就是要保证其所有成员表达公意,它必须有一种普遍的强制性的力量,以便按照最有利于全体成员的方式推动并安排各个部分。正如自然或者说上帝赋予了每个人以支配自己各部分肢体的绝对权力一样,社会民主必须忠实地履行公民赋予政府的权力,并保障它受到人民制约和内部制约。

——(美)塞缪尔·亨廷顿《20世纪的民主化浪潮》

(1)根据材料,分析18世纪欧洲人对 民主 的认识与公元前5世纪相比取得的进步。(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8世纪以来法国对 真正的民主 的实践。(6分)

16.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集体安全是一种保障所有国家生存与国际和平的制度。在这种机制下,每个参与国都认为破坏和平是对所有参与国共同的挑战,即参与国认为其他国家的安全是所有国家的安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公开的和平条约必须公开缔结……(2)领海以外……必须保持公海航行的绝对自由……(4)……各国军备必须裁减至符合维持国内安全所需的最低限度。(5)对所有殖民地的要求做出自由的、坦率的和绝对公正的调整……(14)为了大小国都能够相互保证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必须成立一个普遍性的国际联盟。

——(美国)威尔逊《世界和平纲领的十四点原则》1918年

不符合有关国家人民的愿望,不得改变他们的领土状况;所有国家的人民,愿意在何种形式的政府之下生活,都有权自由选择;……在公海上不受阻碍地自由地航行……任何国家如侵略威胁他人,则须解除其军备。

——《大西洋宪章》1941年8月

材料二 既然大地上各个民族之间普遍已占上风的共同性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地步,以致在地球上的一个地方侵犯权利就会在所有的地方都被感觉到;所以,世界公民权利的观念就不是什幺幻想的或夸诞的权利表现方式,而是为公开的一般人类权利、并且也是为永久和平而对国家权利与国际权利的不成文法典所作的一项必要的补充。唯有在这种条件之下,我们才可以自诩为在不断地趋近于永久和平。

——(德)康德《论永久和平》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大西洋宪章》比威尔逊的 十四点原则 在构筑集体安全方面更为务实。(9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当今集体安全的展望有何看法。(6分)

17.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福泽渝吉(1835—1901)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其著作对当时日本近代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认为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鼻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日本的有识之士,断然推翻旧政府,建立新政府。国内无论朝野,一切都采用西洋近代文明,不仅要脱去日本的陈规旧习,而且还要在整个亚细亚洲中开创出一个新的格局。其关键所在,唯 脱亚 二字。……现在的支那、朝鲜对于我日本却没有丝毫的帮助。……作为当今之策,与其坐等邻国的开明,共同振兴亚洲,不如脱离其行列,而与西洋文明国共进退。对待支那、朝鲜的方法,也不必因其为邻国就特别客气,只要模仿西洋人的方式处理即可,我们要从内心谢绝亚细亚东方的恶友。
材料二 兵为凶事,战为不祥,古今皆以为如此,没有人不希望国家无事太平。然而,在某些时间和某些地点,打仗未必是凶事,打仗未必是不祥之事……成为文明的中心和亚洲的魁首来抵抗西洋诸国,除了日本国民还能有谁?我们应有将保护亚细亚东方作为我之责任的觉悟……到了事情紧迫之时,可以毫不客气侵夺其地面,以我手重新建设。
材料三 在今次的朝鲜事件中,我日本国的名誉、权力、利益蒙受了大羞辱、大损害。其主谋是支那人,其教唆者是支那人,其实际行动者,又是支那人……支那人的罪行不遑枚举。我国一旦向支那、朝鲜两国兴师问罪,其必低头谢罪……(关于甲午海战)我军取得伟大胜利……问其根源,实在是文明开化之进步一方,与妨碍其进步一方的战争,而绝不是两国之争,(支那)应当向文明的引导者日本国三跪九叩,感谢其恩。

——以上材料摘自(日)福泽谕吉《福泽谕吉全集》

(1)依据上述材料指出福泽谕吉主张 脱亚 内涵,并概括福泽谕吉是如何定位日本在东西方关系中扮演的 角色 ?(6分)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福泽渝吉的主张?(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