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1.2015届 山东省青岛市高三3月统一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6 浏览数:140

一、单选题

1.

《尚书·洪范》记载当时的政务时说: 一曰食,二曰货。 在八种政务中排在第二,仅次于 。这反映出当时(  )

A.实行工商食官政策B.政府没有采取抑商政策C.政府提倡工商皆本D.主张实施重商主义政策

2.

分析下面表格中有关察举制与科举制的相关内容,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察举制

科举制

品德、学问、议政能力

以文取士

长官举荐

自由报考

人、门兼美

取士不问家世

A.由强调门第到取消门第限制B.由地方推荐到考试选拔C.由注重整体素质到注重知识才能D.由世袭制到任期制

3.

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 。与该诗的观点最相近的是(  )

A.格物致知B.心即理也C.经世致用D.存天理,灭人欲

4.

有学者认为,在英国政治体制中 它既是一个由立法机构任命的行政体,又是一个可以消灭立法机构的行政体 。这里的 行使(  )

A.立法权B.司法权C.行政权D.监察权

5.

曹雪芹的《红楼梦》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是中俄两国文学史上的两座丰碑。这两部巨著的共同意义是(  )

A.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B.批判和揭露了社会矛盾C.开创了新的文学流派D.宣传了人文主义思想

6.

历史地图包含了多种信息。对图一到图二的变化,分析错误的是(  )

A.主要矛盾由阶级矛盾变为民族矛盾B.军队名称由工农红军改为国民革命军C.国共两党关系由对抗到走向合作D.根据地的主要分布区由江南到西北

7.

美国史学家R·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写道: 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经济的 最高指挥权 ,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 该政策的实施(  )

A.表明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B.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观念
C.标志着资本主义告别自由放任时代D.使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

8.

1937年,罗斯福以压倒性优势连任美国总统。他乘胜而进,提出改组法院以便在最高法院增加自己的同盟军,但令人意外的是超过50%的人民表示反对。这主要体现了美国宪法的哪一原则(  )

A.联邦制原则B.人民主权原则C.三权分立原则D.自由平等原则

9.

下面材料节选自顾准1959年的日记,反映了当时(  )

A.对 人民公社化 运动有了客观认识B.大跃进 取得了重大进展C.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D.自然灾害是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

10.

1949年新中国诞生,解放了全国人民;1979年以后的改革开放则是中国人民另一种意义上的解放。两种解放分别侧重于(  )

A.政治上解放、生产力解放B.思想解放、生产关系解放C.上层建筑解放、社会制度解放D.民主政治解放、对外关系开放

11.

下列表述最能反映下图漫画主题的是(  )

A.金融风险日益加深B.贸易保护主义盛行C.两极对峙格局加剧D.全球经济差距扩大

二、材料阅读

12.

历史不断发展,研究角度也随之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直到1500年,种族隔离现象遍存于全球。所有的黑人或黑色人种人都生活于非洲,所有的白人或高加索种人都生活于欧洲和中东,所有的蒙古种人都生活于东亚和美洲,而澳大利亚土著居民则生活于澳洲……1500年前后,欧洲人……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联成一体的世界……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
材料二 到19世纪,他们(欧洲人)以其强大的帝国和股份公司在政治上和经济上控制了全球。他们还取得了文化上的支配地位,于是西方文化成了全球典范。
材料三 在亚洲各国人民采纳和应用西方科学技术的时刻,它绝不仅仅是东西方之间的对抗问题……在第三世界中,存在着一种日益增长的对外来模式的幻想破灭感,但这种破灭感又留下了一个真空:没有统一的发展目标和战略。

——以上材料均出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是从怎样的角度看待人类历史的。(2分)依据这一研究角度指出新航路开辟的意义。(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的西欧变成 全球典范 的原因。(6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近代和现代中国 应用西方科学技术 的结果,并分析出现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8分)
(4)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4分)

13.

数据库的应用,拓宽了史学研究的途径和视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传统儒生)一旦抛弃了这种认同于 祖宗礼制 的陈腐思维范式,晚清知识分子群体中之先觉者就会以一种全方位的变革姿态宣传维新思想,起到了爱国、进步、启蒙的作用。

——摘编自许纪霖等《中国现代化史》

材料二 下表为《新青年》中所关注的部分大事统计数据。

历史事件

提及次数

新文化运动

44

五四运动

45

辛亥革命

47

巴黎和议/凡尔赛/和平大会议

87

复辟/筹安会/袁世凯称帝

133

十月革命/俄国革命

287

欧战/世界大战/欧洲战争/世界战争

448

——《近代思想史研究》

材料三

——《观念史研究》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维新思想起到的 爱国、进步、启蒙的作用 。(8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青年》反映的思想主张的变化并分析这种变化的国际因素。(6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革命与改革此消彼长的国内因素。(6分)
(4)基于以上分析,谈谈数据库应用在史学研究方面的新突破。(2分)

14.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对俄罗斯的民族主义者和斯拉夫派来说是一个严重打击,因为与许多事先就警告俄罗斯会因其没能跟上西方的脚步而即将遭到失败的西欧派人不同,斯拉夫派人则很有信心地预言俄罗斯专制制度的优越性将会导致一场可与1812年对拿破仑的胜利相媲美的胜利。实际上,这场失败暴露了旧制度的腐败和落后,而之后的改革也就实践了西欧派人的认识。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 西方的脚步 旧制度 的内涵。(4分)
(2) 之后的改革 对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15.

(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1791年宪法》在正文中规定: 主权属于国民 立法权委托给由人民自由选出的暂时性的代表们所组成的国民议会 行政权委托给国王 司法权委托给由人民按时选出的审判官行使之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国民依法享有人身、财产、言论、出版、集会、信仰等自由 参议院由各地选派的参议员组成,行使立法权 由临时大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委员行使行政权 法院由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任命的法官组成,行使司法权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国《1791年宪法》和《人权宣言》的关系。(2分)
(2)据材料一、二,比较法国《1791年宪法》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异同。(8分)

16.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果有人提出这么一个赤裸裸的问题, 打仗干什么? 对第一次战争的回答是 该怎样安排欧洲 ;对第二次战争则仅仅是 这个重新安排了的欧洲该不该保持下去

——(英)泰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源》

材料二 泰勒先生没有意识到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源并无任何差别,而且必须把这里 重新安排欧洲 换成 重新瓜分世界 才更确切,因为尽管两次战争的决定性战斗都在欧洲爆发和展开(第一次世界大战尤其如此),战争的目标和内容却都是世界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完全意义上的全球战争)。

——潘仁杰、李巨廉《两次世界大战起源的比较研究》

(1)据材料一,指出泰勒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观点。(4分)
(2)概括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一观点的不同之处。(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