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6.2015届 山东省滨州市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6 浏览数:377

一、单选题

1.

据统计,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直接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共计有3291件事,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材料中的 内外诸司 是指(  )
①行省 ②六部 ③内阁 ④三司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2.

有这样一批文人,仕进路途堵塞,于是 以其有用之才 舒其拂郁感慨之怀 ,表达他们在那个历史时代的悲愤、苦闷与抗争,推动了中国戏曲事业的发展。据此推断 这批文人 的主要艺术成就是(  )

A.南戏B.元杂剧C.昆曲D.京剧

3.

1840年以来,中国棉花、大豆、蚕桑、烟草、花生、蓝靛、桐油等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都逐年增加并大量出口。这反映出当时(  )

A.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B.传统的经济结构没有发生变化C.中国传统农业的倒退D.中国逐渐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

4.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清政府如同)被击败的末期癌症的老拳师,在观察强大对手的优点时,不归功于对手的强壮如牛,反而归功于对手有一副漂亮的拳击手套。 材料评论的是(  )

A.顽固派的 抱义而处 B.洋务派的 中体西用 C.维新派的 托古改制 D.革命派的 三民主义

5.

下表为我国 一五计划 的基建投资比重分配表(%),表格中的空白处应当填写(  )

农林水利

轻工业

重工业

运输邮电

贸易物储

文教卫生

城市公用

其他

76

652

192

3

72

37

……

A.51.68B.2.0C.18.5D.9.0

6.

罗马法规定: 法律承认个人有独立的人格,承认个人生活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干预的,在未经个人许可时,即使国家也不得干预个人生活的这一部分。 该规定(  )

A.强调保护私权,限制公权滥用B.强调人人平等,打破贵族垄断C.强调法律至上,维护法律权威D.强调社会和谐,协调入际关系

7.

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黑奴贸易B.殖民屠杀C.工业污染D.商业战争

8.

不管你写的是什么题材,你处理的是什么题材,你画出的画还可能是圣母玛利亚。但是你想到的,你看到的是现世,是此岸,是世俗,是人世间,理性从神性逐渐地回归到人性中。 材料所描述的现象开始于(  )

A.新航路开辟B.文艺复兴C.启蒙运动D.宗教改革

9.

1850—1914年和1950—1973年是资本主义经济史上的两个 黄金时代 。这两个 黄金时代 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A.国家大力干预经济B.对东方的殖民掠夺C.科技革命推动发展D.美国扶植欧日经济

10.

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有着 市场失灵 的缺陷,国家干预经济有着 政策失灵 的不足。能体现上述观点的分别是(  )

A.罗斯福新政与新经济政策B.大危机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D.罗斯福新政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1.

这是对上帝的宣战书,它像一把利剑刺向上帝的心脏,又如一颗重型炮弹,打破了被宗教神学长期盘踞着的顽固堡垒,沉重地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从根本上推翻了 神创论 这段话评论的是(  )

A.哥白尼的日心说B.路德的因信称义C.卢梭社会契约论D.达尔文的进化论

二、材料阅读

12.

家训是我国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家训节选

三国·诸葛亮《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唐·刘禹锡《名子说》

夫忠孝之于人,如食与衣,不可斯须离也,岂候余易哉。

宋·刘清之《戒子通录》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饮食衣服,若思得之艰难,不敢轻易费用。

宋·包拯《包拯集》

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噎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

清·张英《恒产琐言》

人家富贵两字,暂时之荣宠耳。所恃以长子孙者,毕竟是耕读两字。

(1)据材料一,概述中国古代的家训思想(不得照搬照抄原文)。(5分)
(2)分析影响中国古代家训思想形成的主要因素。(8分)
材料二 在家训形式上此期(晚清)家训已经不是以传统的专著作为支撑门户的柱子了,而是以家书为主要形式。另外,并没有诸如家诫、家范、家训等名称的专门形式的家训单篇出现……
左宗棠在给儿子孝威的信中说: 近来时事日坏,都由人才不佳。人才日少,由于专心做时下科名之学(科举)者多,留心本原之学者少……试看近时人才,有一从八股出身者否?八股愈做得入格,人才愈见庸下。
李鸿章在《示文儿》一信中说: 年来国事日非……受人凌辱之原因,莫外乎不谙世事,默守陈法,藏身于文字之间,而卑视工商。岂知世界文明,商业较重于文字,窥各国之强盛,无独不然。

——摘编朱明勋《中国传统家训研究》

(3)有学者认为晚清是家训的革新时期。据材料二对此观点加以论证。(8分)
(4)综上,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家训。(3分)

13.

对同一史实,不同史料有不同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下面是两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邮票
材料二 下面是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两幅漫画
(1)据图一,指出当时国内认为抗战胜利的原因。(6分)
(2)与图一相比,指出图二中纪念抗战胜利的新视角,并分析影响这些新视角出现的因素。(10分)
(3)材料二中两幅漫画在该历史主题研究中有何相同的局限性?综合漫画三、四可以推知马歇尔计划对西欧有何影响。(6分)

14.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二世之所以能不顾部分保守贵族廷臣的反对,宣布改革,是因为 若不弃小利,则大利难保。
材料二 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废除农奴制,是俄罗斯在质量上的社会进步。
(1)材料一中的 大利 指的是什么? 弃小利 在改革中有哪些具体体现?(6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的观点?(4分)

15.

(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虽然他们都主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但是洛克认为私有财产制是合理的、天然的,自然状态中是可以有私有权的,而卢梭认为在自然状态中不可能有私有权的存在。另外,他们都主张订立社会契约,实行民主政治,但是洛克主张人民把自己的权力托付给了政府,主张的是君主立宪制度,而卢梭主张人民主权,他在这一方面还建立了一套人民主权理论,反对代议制和议会制,希望过小国寡民的生活,向往古典城邦的共和制,希望进行直接民主。

——摘编自《洛克和卢梭的民主思想之比较》

(1)据材料,概括洛克和卢梭民主思想的异同。(6分)
(2)结合所学,指出洛克和卢梭的思想对本国政治的影响。(4分)

16.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一战发生前的1870年至1913年间,恰恰是一波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期。这波全球化的动力是英国,(在英国)打通世界边边角角的同时,也使一大批 新兴国家 如美国、德国、日本崛起,而英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日益削弱。在全球秩序逐渐陷入瓦解的情况下,世界却缺乏新的领导者来维护基本秩序。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屠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评论道: 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摘编自《一战发生机理时刻警醒当今世界》

(1)据材料,概括 一战 爆发的原因。(4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说明格雷为什么说 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