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3817. 广东省揭阳市2015年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一次模拟考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4
浏览数:105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单选题
1.
德国社会学家韦伯(MaxWeber)从学理层面探讨某一制度,称这一制度由于行政官吏的任用采取了客观的标准,因而打破了贵族的垄断和私人的关系,使被统治者在专制国家趋向平等,堪称
“
消极的民主化
”
。这一制度应是( )
A.宗法制度
B.郡县制度
C.察举制度
D.科举制度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在明朝中后期通行的日用百科全书里收有雇工文约的一般格式:
立雇约某都某人,今因生意无活,情愿托中雇到某都某名下,替身农工一年,议定工银若干,言约朝夕勤谨,照管田园,不敢懒惰,主家杂色器皿,不敢疏失,其银按季支取,不致欠少,如有疏失,照数扣算。风水不虞,此系天命,存照。
对这一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说明了雇佣关系的货币化 ②雇主和佣工有浓厚的人身依附关系
③反映出当时土地兼并严重 ④佣工在农业生产上已大量使用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古代有一个学者,他认为
“
学百姓
”
也就是
“
学孔子
”
,学得
“
一般吃饭
”
、
“
一般睡觉
”
的百姓日用之
“
常情
”
,即是
“
学得一个真百姓
”
,
“
才是一个真学者。这个学者的思想可能受到哪一学派的影响( )
A.老庄道学
B.魏晋玄学
C.程朱理学
D.阳明心学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有学者认为,官僚资本是以国家所有制形式来实现统治集团利益的资本形式。按此说法,近代中国的官僚资本最早应该出现在( )
A.19世纪六七十年代
B.19世纪末20世纪初
C.民国初年、
“
一战
”
期间
D.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1925年孙中山病逝,北洋军阀将领徐树铮送了一副挽联:百年之政,孰若民先,曷居乎一言而兴,一言而丧;十稔以还,使无公在,正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对该联的理解适当的是( )
A.该联反映出北洋军阀对国民大革命的恐惧
B.北洋军阀统治独裁专制,所谓
“
百年之政,孰若民先
”
是言不由衷
C.该联肯定了孙中山在反对军阀割据、维护国家统一中的重要作用
D.该联肯定了孙中山在维护民主共和中的重要作用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中共中央在《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指出:
“
党在这次事变中的中心任务是:……领导群众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暴力政策,……反对进攻苏联和苏区,拥护苏维埃,武装保卫苏联……”对这则历史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材料内容体现了国民大革命时期
“
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
三大政策
B.材料内容是左倾路线统治全党的反映
C.材料内容的时代背景是抗日战争时期中苏结盟联合反对法西斯侵略
D.材料内容是中共中央就当时社会矛盾的变化做出的正确决议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右示材料是毛泽在新中国成立后某次会议上的讲话。他讲话是( )
A.以实现言论自由为目标
B.对修正主义进行批判
C.对双百方针进行阐述
D.提出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路线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马克思在《黑格尔哲学批判》中提到
“
其实是罗马人最先制定了……抽象的权利,抽象的人格权利。
”
“
罗马人主要兴趣是发展和规定那些作为私有财产的抽象关系的关系。
”
这说明罗马法( )
A.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C.保留了习惯法的特征
D.蕴含着理性精神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法国思想家西耶斯把政治经济学领域的劳动分工原理——
“
每个人的社会活动某种程度上都是在替他人的劳动
”
——引入政治领域来阐释某项制度,认为这种制度下
“
人民既不出场也不缺席
”
。他应该是在阐释( )
A.代议制
B.邦联制
C.联邦制
D.两党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近代以来,有一个国家由于内部经济因素发展的不充分,它的近(现)代化是对外通过大肆的领土扩张,对内进行强力的改革(或革命)以变革生产关系,最后利用国家的力量全面控制经济的运作来实现的。这个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俄国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马克思生前曾说过:
“
反动派(资产阶级)将会实现(无产阶级的)革命纲领
”
。下列国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现象或史实与马克思生前的判断最相符合的是( )
A.俄国新经济政策
B.美国罗斯福新政
C.英国自由主义改革
D.美国新经济的出现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2.
英国诗人蒲柏写道:自然和自然规律隐藏在黑暗中, 上帝说:让__去吧, 于是一切遂成光明。后人续写道: 上帝说完多少年之后,魔鬼说:让__去吧, 于是一切又回到黑暗中。以上诗句是对科学发展史上两个划时代人物无与伦比的科学成就的诗意描述。这两个人物分别是( )
A.哥白尼和牛顿
B.牛顿和达尔文
C.牛顿和爱因斯坦
D.牛顿和普兰克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阅读
13.
“
中国
”
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年代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
中国
”
一词在传统中有三种主要涵义:第一是地理意义的中国,中国即
“
中原
”
……二是政治意义的中国……第三是文化意义的中国,中国是文明世界……在古代,能称为中国的政权,必需占据中原和践行华夏文化,所谓
“
居中国则中国之主
”
,
“
能行中国之道,则中国之主
”
。
——据台湾学者黄俊杰等文章摘编
材料二
“
新中国
”
一词来自1902年梁启超的《新中国未来记》,是近代中国进步人士追求的目标。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提出为
“
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
”
。
材料三
1960年,尼克松说:
“
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
‘
海盗
’
式国家。
”
——《纽约:每日新闻》
1970年,尼克松作为美国现任总统在公开场合第一次有意地将共产党中国称呼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并坦率地将之称为:
“
这是一个意味深长的信号。
”
材料四
20世纪中叶以来,主权国家观念受到侵蚀和弱化,国家权力出现向更高组织形式让渡的趋势,人们国家观念发生转变,形成超越国家认同感……2007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创造 了
“
中美国
”
一词(另译:中美共同体、中华美利坚),称中美已走入共生时代。
“
中美国
”
这个词在全世界变得非常的时髦和流行。
请回答:
(1)古代华夏族建立的中原王朝,可称为中国,少数民族政权要以中国自居,就必须
“
居中国
”
和
“
行中国之道
”
,请以北魏孝文帝改革史实说明这一结论。(4分)
(2)中共七大之后,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是如何为实现
“
建设一个独立的、自由的、民主的、统一的、富强的新中国而奋斗
”
的?(8分)
(3)材料三中尼克松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2分)促成转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分)
(4)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四中人们国家观念发生变化原因。(4分)对哈佛大学教授提出的
“
中美国
”
,你有何看法?(4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4.
综观古今中外,一个民族的兴旺、一个国家的崛起,都离不开自信的精神品质。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问中国,希望与中国建交、贸易。当马戛尔尼拒绝行跪拜礼时乾隆帝十分不快,他在给英王乔治三世的信中拒绝了英特使提出的一切要求,信中写道:
“
天朝抚有四海……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是尔国王所请派人留京一事,于天朝体制既属不合,而于尔国亦殊觉无益。
”
又称
“
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斤为西洋各国必需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
——引自梁廷楠《粤海关志》
材料二
二战结束后不久,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称:
“
美国……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它更强大了……胜利己使美国人民有经常而迫切的必要来领导世界了。
”
“
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
”
,
“
不管我们?喜欢与否,未来的(国际)经济格局将取决于我们!
”
——吴于廑等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材料三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要求全党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复杂的世界格局中保持自身特色、开辟发展新前景。
请回答:
(1)对材料一中乾隆帝的言论,当时清朝的士大夫与马戛尔尼的感受有何不同?(4分)结合史实分析产生不同感受的原因。(8分)
(2)为什么材料二中的杜鲁门对美国及其制度充满自信?(4分)二战后美国如何实现对世界的领导?(6分)
(3)中共
“
十八大
”
提出坚定
“
三个自信
”
的底气来自何方?请结合史实说明。(4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