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27.2015届 山东省济南市高三3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6 浏览数:131

一、单选题

1.

依据所学知识,判断下表所示思想家应是(  )

思想家

基本主张

莫走极端、适可而止、以柔克刚、韬光养晦、知足而止

A.老子B.孔子C.墨子D.韩非子

2.

下图所示工具名为 桔槔 。《庄子》载: 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 。对 桔槔 解读正确的有(  )
①桔槔最迟在战国已经出现 ②桔槔是我国较早的灌溉工具
③与牛耕共同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④反映了中央集权对农业的重视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

3.

《宋史·职官制》记载: 宋承唐制,抑又甚焉。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司,中外筅库,悉隶三司。 这里 抑又甚焉 主要指(  )

A.相权进一步被削弱B.皇权进一步加强C.分化事权,导致 冗官 D.宋代进一步完善了唐制

4.

葛荃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教程》中提到: 官僚制下的官吏系统是君权统治的延伸,朝臣贵族和各级官吏所拥有的只是从王权派生或分解出来的政治经济特权,而非法定的以自由和平等为前提的 政治权利 ”。材料最能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

A.家国一体B.专制主义C.事君以忠D.尊君敬祖

5.

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中带有早期民主思想色彩。究其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关键在于(  )

A.抗清斗争高涨B.宋明理学兴盛C.商品经济的发展D.西方思想的影响

6.

《西方文化源流》一书中写道: 希腊哲学与宗教的联系最不紧密,可以说是与神话世界观相决裂的产物。希腊哲学家认为世界依照其本性而变化,并不受外在的神的任意支配。 这段话说明(  )

A.古希腊哲学旨在确立人的主体地位B.古希腊哲学与民主政治息息相关C.古希腊哲学完全摆脱了神学的影响D.古希腊哲学从一开始就具有科学精神

7.

英国政府1701年9月29日宣布,对来自印度、中国、波斯的丝织品、混纺品, 除白底棉布以外的所有染过色的白细布、薄毛织品,均封存仓库 。上述 违禁品 一经发现,均予没收。对其所有者和贩卖者课以二百英镑的罚金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英国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B.英国保护自身棉纺织业的发展C.斯图亚特王朝试图 闭关锁国 D.英国为工业革命开拓国内市场

8.

1945年10月19日,民盟与中共达成相互交换情报和资料的共识,民盟将给《新华日报》资料室另行抄送一份他们收集到的有关各地政治、军事情报及有关教育、文化、农民等的资料。同样,共产党也将《新华日报》刊发的有关资料送给民盟的报社。这说明(  )

A.国民党 一党专政 不得人心B.共产党已做好内战的充分准备C.共产党革命领导地位受到认可D.统一战线是重要的斗争策略

9.

美国作家维尔斯第一次来苏联的时候,称列宁是 克里姆林宫的幻想家 ,表示出对社会主义的怀疑:1934年当他第二次来到苏联的时候,他对斯大林说: 现在资本主义应该向你们学习,理解社会主义精神。 造成维尔斯态度变化的原因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成功B.新经济政策的成功
C.西方经济大危机与苏联的建设成就形成反差D.斯大林体制建立

10.

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 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 意味着(  )

A.美国成为全球世界霸主B.欧洲与美国、日本三足鼎立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D.中国成为世界大国

11.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后三个月内,同11个国家建交,8个月后建交国达到17个。此后直到1955年亚非会议召开,仅增加了5个,达到22个。除社会主义国家外,还包括5个北欧、中欧国家和5个亚洲邻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不包括(  )

A.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B.朝鲜战争的冲击C.美国推行遏制政策的影响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方针的影响

二、材料阅读

1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世界经济跌宕起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华商、日商纱厂资本分配及变化表(单位:国币万元)

年份

华商

日商

实数

比重

实数

比重

1921

94822

759

19671

152

1931

152518

567

108511

403

1936

172946

442

196151

501

——丁昶贤《中国近代机器棉纺织工业设备、资本、产值的统计和估量》

(1)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华商、日商发展变化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材料二 1919—1933年美国农业经济各项指数表

——福克纳《美国经济史》(下册)商务印书馆1989版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农业经济发展变化的趋势及其成因。(8分)
材料三 所谓国家干预经济,一般说来,是指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利用国家权力,对一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趋向,施以直接或间接的控制及影响。其表现方式可有多种类型,可以采取经济的手段,也可以采取行政的手段,甚至外交、军事等政治方面的措施以达到事先预定的目的。

——朱荫贵《国家干预经济与中日近代化》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上述三国在20世纪30年代 干预经济 的结局。(6分)

13.

近代以来,民族主义的兴起,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近代化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史论

史实

1517年爆发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意味着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发端。

1517年,路德张贴《论赎罪券的功效》,发起反对罗马教皇的宗教改革。

1520年,路德当众把教皇令投入火中,宣布与教皇决裂。

1522年路德翻译的德文版《新约》出版,他在《圣经》中使用的德语,逐渐成为德国的标准语言,建立路德新教在德国广泛传播。

德意志的启蒙运动,可视为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的形成阶段。

④莱辛(17291781):反对诸侯的背弃祖国和鄙陋的分裂状态。

⑤康德(17241804):赞成在现存政权的领导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标志着德意志民族统一的完成。

1864年,普鲁士对丹麦战争。

1866年,普奥战争。

1870年,普法战争。

——据丁建弘《德国通史》整理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意志民族主义发端的政治、经济因素。据材料分析为什么说 路德宗教改革意味着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发端 ?(8分)
(2)据材料,概括归纳德国启蒙运动的历史作用。(4分)
(3)作者认为: 德国统一之路具有革命和保守的双重属性,这种历史两重性在统一的后果中有明显的反映。 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4分)
材料二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与民族主义息息相关。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民族主义激发而成为国家的变革目标,毛泽东时代的现代化也是民族主义促迫下的产物。

——冯静《民族主义、现代化与国家——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诠释与反思》

(4)结合建国初的史实,评述作者的观点。(8分)

14.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王安石的悲剧是在于他自己并不任情放纵,也不腐败贪污,他也是迫不得已。要把他主张的国家资本计划那么激进、那么极端的制度付诸实施,必得不顾别人的反对。他有一个幻象,而他的所作所为,都以实现这个光辉灿烂的幻象为依归,……但是在后世的历史家的沉思默想之中,他永远是个困于雄心而不能自拔的人,他陷入自己野心的牢笼,成为美梦的牺牲品。梦境增张扩大,然后就像泡影般破灭了。

——林语堂《苏东坡传》

(1)王安石的 美梦 是什么?其实现梦想的条件有哪些?(6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的 梦境 为何 像泡影般破灭了 ?(4分)

15.

(10分)【历史——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每个法国人每天都在他的财产、人身、福利或自尊方面受到某种旧法律、某种旧政治惯例、某些旧权力参与的妨碍,而他看不到任何他本人能采用的医治这种特殊疾病的药方。似乎要么全盘忍受,要么全盘摧毁国家政体。

——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述现象的原因。(4分)
(2)卢梭为 医治这种特殊疾病 而开出的 药方 是什么?(6分)

16.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对比一战前后的欧洲地图,说出其政治版图发生了哪些变动?(4分)
(2)一战后,为维护世界和平,世界各国做了哪些努力?(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