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3868.2015届 安徽省淮南市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3
浏览数:136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单选题
1.
清朝文人赵翼在《论诗》中说:
“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
《诗经》和
“
楚辞
”
分别是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奠基之作。若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两者应分别列入( )
A.经部、集部
B.经部、史部
C.子部、集部
D.经部、子部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战国李悝制定了《法经》,法国孟德斯鸠撰写了《论法的精神》,这两个
“
法
”
对君权的影响( )
A.基本一致
B.正好相反
C.相辅相成
D.继承发展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徽商兴盛于明代,清乾隆末年处境愈来愈困难,鸦片战争后加速衰败。徽商的经营理念是
“
贾道儒行,以人为本
”
,该理念反映了( )
A.传统商业和近代侵略势力的结合
B.传统文化与近代侵略势力的结合
C.传统商业与中国封建势力的结合
D.传统文化和中国封建势力的结合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李鸿章《论试办轮船招商》中说:
“
目下既无官造商船在内,自无庸官商合办,应仍官督商办,由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该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
”
对其认识正确的是( )
A.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由此萌发
B.纯封建官办工业发展日盛
C.洋务企业创办方式有所变化
D.民用工业将取代军事工业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中共中央驻地曾有多次转移,某同学探究这一专题时得出了以下结论,符合史实的是( )
A.从上海到瑞金,有利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从瑞金到延安,有利于抗日战争向解放战争转变
C.从延安到西柏坡,反映了解放战争形势的变化
D.从西柏坡到北平,反映了工作重心转移到乡村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下表反映了新中国不同时期新增建交国家数量的变化,由此可知( )
A.建国初革命外交开创了对外交往新局面
B.七十年代与中国有邦交的国家总数达到峰值
C.八十年代
“
无敌国外交
”
遭受重大挫折
D.外交状况受到了综合国力与外交政策的影响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诗人北岛曾经写过一首短诗——《人生》,通篇只有一个字:
“
网
”
。而今,
“
移动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体的一个电子器官。
”
2013年12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放4G牌照,宣告我国通信行业进入4G时代。这表明( )
A.互联网深刻影响了人类生活
B.诗人的预测变为现实
C.互联网取代了传统的
“
网
”
D.世界开始连成了整体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对传统文化的态度中外曾出现过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两种极端。但有学者认为:借助传统文化外衣宣传适应时代需要的新思想不失为一种高明的手段,以下能作为该观点论据的是( )
A.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
B.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
C.洋务运动和国民大革命
D.戊戌变法和文艺复兴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下图反映了罗马法发展演变的过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奴隶与贵族的斗争催生成文法
B.罗马人与外邦人的斗争催生公民法
C.公民法适用于罗马一切自由民
D.万民法在公元前3世纪中期初见端倪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某同学在学习时养成了搜集图片解读历史现象的好习惯。据下列图片,他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
A.西方文明的兴起
B.工业文明的扩展
C.世界市场的出现
D.逐步缩小的世界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两极格局瓦解后,国际关系扑朔迷离。有学者将它绘制为下图,该图反映了( )
A.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趋势
B.当今世界形成了多极格局
C.当今世界格局两极化趋势
D.当今世界格局单极化趋势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阅读
12.
习近平总书记说:
“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
“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
“
百家争鸣
”
局面,各家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老子认为
“
我无为,而民自化
”
,孟子认为
“
王如施仁政於民……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
,韩非子认为
“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
,墨子认为:
“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
”
。
材料二
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落后、挨打、屈辱、抗争,让民族复兴成为近代中国无法绕开的主题,更激发起无数中华儿女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抱负;梁启超提出了
“
少年中国
”
,孙中山喊出了
“
振兴中华
”
,李大钊呼吁为
“
中华民族更生再造
”
而奋斗……为了民族复兴,几代人魂牵梦萦,亿万人心结难解。
——任忠平《筑就民族复兴的
“
中国梦
”
》
材料三
1956年,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诞辰90周年时说:
“
现代中国人,除了一小撮反动分子以外,都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我们完成了孙先生没有完成的民主革命,并且把这个革命发展为社会主义革命。
”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的治国主张。(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资产阶级各派别对西方民主政治制度做出的反应,新文化运动后期在道路选择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8分)
(3)请结合建国初期的相关史实,从民族、民权、民生三方面概述中国共产党
“
是孙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
”
。(12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3.
20世纪是世界经济政策大调整和发展模式的大探索时期。根据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斯大林成为苏联最高统治者之后,很快结束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击败了坚持新经济政策的布哈林,1929年公开宣布停止实施新经济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加速开展农业全盘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在事实上采纳了托洛茨基的
“
超工业化
”
的建国思想。
——老曲《苏联的颜色革命始于赫鲁晓夫》
材料二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三
形成于一定时空之中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鲜明特点的经济发展方式,常常称之为经济发展模式。某一经济运行主体如果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取得突出的经济成就,其发展模式就必然引起人们的重视,导致处于危机或竞争弱势的国家,予以研究甚至学习模仿,在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互借鉴中,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兴与繁荣。
——摘编自李明玉《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时代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重大调整。(6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这种
“
新模式
”
的含义,并列举出
“
他挽救了市场经济
”
的措施。(10分)
(3)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三,以20世纪主要经济发展模式探索的史实论证
“
在经济发展模式的相互借鉴中,推动世界经济走向复兴与繁荣
”
。(12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