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2.2015届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4 浏览数:134

一、单选题

1.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演变。下列各对应关系符合此结论的是(  )

A.铁犁牛耕——私田出现B.王室衰微——井田瓦解C.小农经济——封建制度D.土地改革——人民公社

2.

下列图片是中国古代某一时期的历史文化现象。据此可知,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主要阶段特征是(  )

A.社会大转型B.封建大一统C.文化大发展D.民族大融合

3.

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中专论李贽说: 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A.廉洁诚信 :反对正统思想是 万世至论 B.个人理智 :强调 存天理,灭人欲
C.社会环境 :儒学家提倡 天下为公 D.形成丛林 :儒家思想成为传统文化主流

4.

1862年,清政府设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主管外交、通商等事务,衙门匾额上书写 中外褆福 四字。(注: 褆,安也。 )这表明晚清政府(  )

A.传统儒家思想影响近代外交B.由闭关锁国到融入世界潮流C.对外交往注重和平共处原则D.社会变迁中的外交政策调整

5.

下图是中华民国邮政于1939年发行的纪念邮票。中华民国邮政发行此邮票的主要意图是(  )

A.纪念美国成立一百五十年B.希望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C.鼓动美国开辟太平洋战场D.争取美国支持中国的抗战

6.

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  )

A.①的发展主要得益于英国对华资本输出B.②的变化主要原因是日本对华军事侵略C.③的趋势表明我国基本完成所有制的转变D.④的产生促进了抗战时期民族企业的发展

7.

历史信息的解读要注意恰如其分,如果为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拟定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

A.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实现B.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完成D.一五计划期间成就辉煌

8.

世界城市群的发展历程表明,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首先是集聚关系,然后是辐射关系。先把资源集聚到中心城市;然后中心城市又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效应,帮助这些地区加快发展起来;最后中心城市与周边中小城市形成互相影响、互相依存的良性互动关系。 下列最能体现材料观点的是(  )

A.扬一益二B.广州十三行C.上海浦东D.新阿姆斯特丹

9.

如同西班牙漫长的16世纪、荷兰漫长的17世纪、英国周期漫长的19世纪一样,美国漫长的20世纪进入百年周期的终结阶段。 这四国确立各自的 漫长世纪 的共同因素不包括(  )
①经济实力 ②军事实力 ③政治制度的变革 ④经济体制的创新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③④

10.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 电力时代,其引发力量不是来自生产技术本身,而是来自似乎同生产没有关系的科学研究成果。 按此理解,下列发明或创新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①瓦特改良蒸汽机 ②西门子制成发电机
③迪塞尔发明柴油机 ④史蒂芬孙研制出 旅行 号机车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1.

针对罗斯福新政,美国国内有一种观点认为罗斯福的改革不够彻底,他们希望罗斯福不仅能解决美国当前的危机,更能解决诸如阶级、贫困、种族等美国社会深层次的问题。该观点(  )
①看到了新政的本质 ②赞同社会改革
③反映了社会底层的利益 ④期待社会公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2.

1961年英国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被法国看成是美国埋的 伏兵 ,会使美国控制欧共体,并挑战法国地位。1967年英国的申请又遭到法国否决。法国拒绝英国的意图是(  )

A.强调欧共体的独立地位B.保持法国在欧洲的霸主地位C.削弱与英美的经济联系D.注重欧共体成员国平等交往

二、开放性试题

13.

民主自由、民族独立是人类的共同理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美哉,风风乎!大而婉,险而易行,以德辅此,则明主也。

——《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臣闻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

——《史记·刺客列传》

明主者有三惧,一曰处尊位而恐不闻其过,二曰得意而恐骄,三曰闻天下之至言而恐不能行,何以识其然也?

——汉·刘向《说苑》

(1)根据材料一,请你简要对 明主 下一个定义,(2分)并据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是否具有诞生 明主 的肥沃土壤。(6分)
材料二 现代西方民主制度是在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一方面是古希腊古罗马民主原则和民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在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西方民主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 天赋人权 思想和 三权分立 原则……美国建国初期,联邦党人又进一步提出 制衡 原理。启蒙思想者提出 三权分立 原则主要是基于人性恶和权力恶的假设,他们认为只有实行权力分立、以权制权才能防止权力滥用……但事实上,有些国家如英国并不是严格的 三权分立 。而是议行调和,就连标榜实行严格意义上的 三权分立 的国家美国也发生了嬗变,出现了行政权扩张、立法权式微和司法权的政治化,英国被认为是 首相民主 ,美国总统被称为 皇帝般的总统

——李振通《如何看待西方民主制度》

(2)根据材料二,概述现代西方民主制度形成的条件,(4分)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 英国被认为是 首相民主 ”或 美国总统被称为 皇帝般的总统 ”的理解。(4分)
材料三 国内,外学人对民族主义这一概念的说法甚多。较为恰当的表述是民族主义是以民族权益和民族情感为核心内容的一种政治观念、政治目标和政治追求。这一表述,不事先对民族主义作价值判断,而只是对民族主义的具体范围和内容作客观的叙述,留下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不同评价的宽广余地。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是如何产生的,是 洋货 ’还是 土货 ?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学界基本达成共识,即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主义既是我国传统民族主义思想在近代的转型,又是西方近代的民族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引进,是二者结合的产物。就中国传统的民族主义思想而言,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华夏中心观,二是华尊夷卑观,三是建立在华尊夷卑观基础上的 华夷之辩 观念。促使传统民族主义向近代民族主义思想转变的原因,是,西方的入侵引起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变化。在具有高度文化的 西夷 面前,中国人不得不放弃古代的华夷观念,认识到中国只是世界各国中的一国。在 西夷 的侵略面前,为谋自救而迅速激活了民族意识。此民族意识已逐渐摆脱古代的华夷观导向建立独立的近代民族国家的目标。建立近代民族国家,是近代民族主义的核心内容。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3)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中关于 近代中国的民族主义如何产生 的观点。(8分)(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三、材料阅读

14.

金融机构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重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8分)
材料一 典当行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金融机构。典当最早称为 ,《说文解字》意为 以物相赘 以物质钱 。在古代中国,典当业是维持农业、手工业的再生产和解决生活急需的重要工具。随着商业的繁荣,对外贸易的发达,唐都长安西市形成了中国最早的金融市场,如柜坊经营收受存款,保管财物,质库经营抵押放款。宋代城市化水平提高,典当成为正式行业,高宗曾下诏:凡开设典当者得授以朝奉郎官衔,并免除捐税徭役, 朝奉 从此成为人们对典当从业者的尊称。明清时代,随着徽商、晋商等商帮的兴起,典当业成为最热门的行业,遍布通都大邑,《明实录》记载: 今徽商开当,遍于江北,赀数千金,课无十两。

——据《中国古代金融业》等

(1)指出古代典当行的主要职能。(2分)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典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8分)
材料二 表1:中国通商银行大事年表

阶段

事件

创立

19世纪末,英、法、德、俄、日等国在华开设的银行已达20多家,郑观应等有识之士纷纷提出应开设我国自己的银行。

18975月,清政府铁路总办盛宣怀在上海招商集股,以通华商之气脉,杜洋商之挟持为宗旨,创办中国通商银行,额定资本500万两,股东多为官僚及买办。这是近代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家银行。

曲折发展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通商银行京行首遭焚毁,天津分行亦随之收束。

1936年,国民党政府为控制中国金融,以复兴公债抵充,加入官股3475万元。该行改组为官商合办银行,为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所控制。

解放战争期间,其购买的大量公债在通货膨胀中化为乌有,其他资产也被官僚抽逃殆尽。

改制

上海解放后,人民政府接收了通商银行的官股部分作为公股;将该行改造为公私合营银行。195212月,人民政府将中国通商银行和上海其他59家私营银行、钱庄和信托公司一起组成统一的公私合营银行。

——据《上海金融志》、《中国金融家》等整理

(2)指出近代中国银行业曲折发展的社会根源。(2分)据表1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通商银行在中国经济现代化历程中的影响。(8分)
材料三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克鲁格曼评论的依据。(4分)简要说明世界银行、亚投行的成立与世界经济格局变迁之间的历史关联。(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