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97.2015届 安徽省皖南八校高三第三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3 浏览数:326

一、单选题

1.

韩国学者郑道传在评论中国古代某项政治制度时说: 私门塞而公道开,浮华斥而真儒出。 该政治制度是(  )

A.郡县制B.世官制C.察举制D.科举制

2.

宋代《都城纪胜·诸行》记: 市肆谓之行者,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不易以其物大小,但合充用者,皆置为行。……内亦有不当行而借名之者,如酒行、食饭行是也。……其他工使之人,或名为作,如篦刃作、腰带作、金银镀作、锻作是也。 对材料中 理解正确的是(  )
①应官府需要而设 ②打破了坊市的界限
③有利于城市工商业发展 ④形成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

A.①③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3.

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人心也,人者,政之本也,身者,人之本也,心者,身之本也,不造其本而从事其末,末不可得而治矣。 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为政根本在于得民心B.修身正心方能国治C.事功为本,修身为末D.内心反省可明天理

4.

蒋廷黻说,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文中 放弃所不应当放弃 是指(  )
①五口通商 ②协定关税 ③治外法权 ④公使驻京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③

5.

近代薛福成认为: 夫事之艰于谋始者理也,而人之笃于私计者情也。今夫市廛之内,商旅非无折阅,而挟赀而往者踵相接,何也?以人人欲济其私也。惟人人欲济其私,而无损公家之帑项,而终为公家之大利。 材料反映他的意图是(  )

A.强调自私谋利是合理的现象B.认为人济其私最终有利国家C.批判束缚思想的传统义利观D.肯定和鼓励私人发展工商业

6.

某生在整理归纳中国近现代外交关系史时,粗略地绘制了中美关系发展趋势图,下列对A.B.C.d四段关系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

A.a段是由于美国长期坚持独立的侵华政策B.b段是由于中美战时同盟关系和 铁幕 演说
C.c段是由于美国对新中国的敌视和孤立政策D.d段是由于世界局势的变化和中日关系的推动

7.

亚里士多德说: 大多数人的观点而不是少数贤良的观点是最重要的……可能是真实的。因为尽管大多数人中每一个都很平庸,但当他们聚在一起时,却往往可能超过少数贤良的观点——不是作为个体而是作为集体,正如多人出资举办的宴会可以胜过一人独办的宴会 。对此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

A.雅典民主政治下的人民大多能力平庸B.多数人统治比少数人统治更利于民主
C.判定民主政治的标准不是平庸是贤良D.体现了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8.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各项史实与推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汉武帝重用身边人担任尚书令、侍中等

强本干,弱枝叶之势,尊卑明而万事各得其所矣!

B

《关于赎罪券的九十五条论纲》发表

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是因为他恢复了信仰的权威。

C

鸦片战争后中国大城市流行欧式裙子

西方生活方式迅速被中国人民所接受

D

20世纪20年代美国生产出全世界小汽车总量的85%

美国工业化程度最高

 
 

9.

《全球通史》说: 工业革命还影响了科学革命,并转而受到科学革命的影响。不过,应该强调的是,在……大部分时间中,这种影响几乎只是朝着一个方向——从工业到科学的方向进行。 这种影响方向的逆转导致了(  )

A.英国 世界工厂 地位巩固B.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的出现C.自由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D.公司制生产组织形式的确立

10.

以下材料反映了不同时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这些政策中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
①玉米是最高产的谷物,应该在我国所有的地区广泛推广
②使全体份地变为统一的大块土地,归劳动组合集体使用
③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原料和饲料,农民可以全权处理
④任何人如被发现存有未按规定呈报交售的余粮,即将其粮食无偿收走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

11.

下图是反映美国2003年出兵伊拉克后的一幅漫画。标题为 布什——力不能及 。漫画中的 分别代表民主和反美风潮。最能体现其寓意的是(  )

A.多国结成政治同盟,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B.多国反对美国对外推行西方民主和价值观
C.美国向全球推行单边主义的政治企图受阻D.大国间的斗争不利于世界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二、材料阅读

12.

(30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50诸脱户(籍)者,家长徒(徒刑)三年;无课役者,减二等;
151诸里正(掌地方户籍)不觉脱漏增减者,一口笞四十,三口加一等;过杖一百,十口加一等,罪止徒三年。不觉脱户者,听从漏口法。州县脱户亦准此。
155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

——《唐律》卷十二户婚律

材料二

城市化率:日本、中国和西欧居民达到1万人的城镇人口的百分比

日本

中国

西欧

1000

na

30

00

1500

29

38

61

1820

123

38

123

1890

160

44

310

——数据来源:(英)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材料三 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2014年7月30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代在人口管理方面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9分)
(2)根据上表指出1820—1890年期间中、日和西欧城市化的状况。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这一时期德、日两国城市化的相同原因。(12分)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推动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口流动的认识。(9分)

13.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6分)
材料一 当自然状态中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种种障碍,在阻力上已超过了每个个人在那种状态中为了自存所能运用的力量。……人类集合起来形成一种力量的总和才能够克服这种阻力……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

——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 顺应这些自然本性的各项中央权力,都喜欢和鼓励平等,因为平等特别便于中央行使权力,使中央扩大和巩固权力。……政府是爱公民之所爱,并且自然是恨公民之所恨。这种感情一致的共同体,在民主国家不断将每个公民和国家元首结合在同一思想之下,并在两者之间建立起隐秘的和恒久的同情。……生活在民主时代的人自然喜欢中央政权,并愿意扩大它的特权;而且,如果这个政权忠实地代表了他们的利益,确切地再现了他们的本意,他们对它的信任就几乎是无限的,并准备将自己所能付出的一切献给它。

——摘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材料三 康有为于1898年上书光绪皇帝,更明白说道: 自东师辱后,泰西蔑视,以野蛮待我,以愚顽鄙我。昔视我为半教之国者,今等我于非洲黑奴矣。 从利娅·格林菲尔德对民族主义兴起之感情动力的论断来看,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可以说已经略具刍形,呼之欲出。

——摘编自《近代中国民族主义的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卢梭认为的国家产生的方式。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思想产生的政治经济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美国公民和政府是 感情一致的共同体 。(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发展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12分)(要求:联系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史实,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