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1. 广东省汕头市2015年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4 浏览数:490

一、单选题

1.

孔子说: 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是(  )

A.土地私有制B.坊市制C.重农抑商政策D.均田制

2.

《大唐新语》记载,李承嘉当上御史大夫,要求其他御史向皇帝奏事前先向自己汇报。有御史回应说: 御史,人君耳目,俱握雄权,岂有奏事先咨大夫,台无此例。 这表明唐代(  )

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B.科举制度冲击了世族势力C.监察官员有一定独立性D.三省六部制制约了皇权

3.

唐初,傅奕批判某宗教说: 剃发染衣,不谒帝王,违离父母,非忠孝者 。宋代,契嵩指出 方天下不可无儒,不可无老,不可无佛。亏一教则损天下之一善道 。由此可知(  )

A.傅奕主张三教合流B.傅奕反对儒学正统C.契嵩主张三教合流D.契嵩反对儒学正统

4.

清同治帝曾有谕令: 惟该院(同文馆)学生专习外国语言文字,不准西人籍端影射,将天主教暗中传习,该抚仍当随时稽查,毋令滋弊。 这表明(  )

A.朝廷坚守中体西用的原则B.朝廷坚持闭关锁国政策C.列强侵略的主要目的是传教D.同治皇帝反对洋务运动

5.

上海《川沙县志》记载晚清: 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幼弱女子,亦无有习之者。 由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B.上海一带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C.洋货入侵挤压了民族工业发展D.中国人民抵制西方工业文明的传播

6.

1920年,胡适指出: 现在所谓新文化运动,实在说得痛快一点,就是新名词运动。拿着几个半生不熟的名词,什么解放、改造、牺牲、自由恋爱、共产主义、无政府主义……你递给我,我递给你。 这表明(  )

A.胡适极力反对新文化运动B.新文化运动后期存在盲目和浅薄问题C.胡适提倡开展白话文运动D.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文化没有进步意义

7.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说: 我认为美国政府必须首先采取步骤来结束中国与世隔绝的状态。我们必须采取这些步骤,因为由于目前存在的看来是无法调和的分歧,苏联不可能采取这些步骤。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美国试图与中国改善关系B.美国坚持孤立中国的政策C.美国认为美中矛盾大于中苏矛盾D.美国希望瓦解中苏同盟关系

8.

战国时期中国的纵横家善于游说,使国君采纳建议;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却善于演讲和辩论,使大众接受自己的主张。这种修辞差异(  )

A.由地理环境决定B.与两者不同的政治制度有关C.由经济形态决定D.与两者文明程度的高低有关

9.

信仰以外无救赎 ,马丁·路德这句话(  )

A.否定了因信称义B.否定了教皇和教会权威C.肯定了科学理性D.肯定了教皇和教会权威

10.

一位学者曾对某种理论感叹: 谁还能继续相信自然界中有一种和谐的秩序?它岂不只是不同物种不断斗争的战场?在这战场上,一切都在不断运动,善和恶的范畴已经没有意义,唯一的标准只是生存和前进。 这种理论是(  )

A.科学社会主义理论B.进化论C.相对论D.量子理论

11.

美国《财富》杂志在193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回答问卷的穷人中有90%的人认为,政府应该保证每一个想工作的人都有一份工作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民众支持政府干预经济B.罗斯福新政取得较大成效C.民众反对政府干预经济D.罗斯福坚持自由放任政策

12.

图5漫画《恐怖的骨牌游戏》,漫画的左下角是美国国旗;右上角是苏联国旗;中间是和平鸽;骨牌上是导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漫画反映了美苏合作维护世界和平B.漫画可能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C.漫画中的和平鸽应该指的是中国D.漫画讽刺了美苏军备竞赛危害和平

二、材料阅读

13.

对同样的历史活动,不同地域的人或不同时代的人可能有截然不同的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昔洪武年间,广东人陈祖义等全家逃於此处(指 旧港 :在今印度尼西亚境内),宽为头目,甚是豪横,凡有经过客人船只,辄便劫夺财物。至永乐五年(1407年),朝廷差太监郑 和等统领西洋大宝船到此处。有施进卿者,亦广东人也,来报陈祖义凶横等情,被太监郑和生擒陈祖义等,回朝伏诛。

——明·马欢著《瀛涯胜览》(马欢曾随郑和三下西洋。本书成书于1451年)

材料二 弗朗西斯·德雷克于1577年—1580年期间作环球航行,不断地作战与抢劫。他带回 大量的战利品,被(英国)伊丽莎白女王封为贵族。1585年,与西班牙的战争再起,德雷克在加的 斯港摧毁了敌国船队,后又率领舰队于1588年与 无敌舰队 作战。

——德尼兹·加亚尔(法国)著《欧洲史》

材料三 旧港(在今印度尼西亚境内)番舶长张琏。广东潮州饶平县人。张本大盗,明嘉靖末作乱,扰广东、江西、福建三省。西籍言嘉靖间有海寇张士流夺据葡人之澳门。殆即琏也。中国 人之胜西人,自是始。琏后为官军剿平。已报克获,万历五年,商人诣旧港者,见琏列肆为番舶长。漳、泉人多附之。犹中国市舶官。盖琏虽不称王,实握王权矣。

——梁启超著《中国殖民八大伟人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陈祖义和德雷克都曾海外劫掠,两者的结局有何不同?(4分)请结合史实,说明造成不同结局的原因。(8分)
(2)历史记述能反映记录者的观点和立场。请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关于民间海外活动的记述,指出陈祖义张琏的共性,分析马欢和梁启超观点的差异。(10分)
(3)有学者指出,历史研究的本质是选择。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分)

14.

史料可以分为 有意史料 无意史料 。作者为了左右别人的认识而有意制造的史料称为 有意史料 ;人们在没有上述主观故意的情况下形成的史料称为 无意史料 。研究历史时应注意加以鉴别。(26分)
材料一 农村中也开始了农民群众建立集体农庄的劳动高潮。……农民们一批批地来到国营农场和机器拖拉机场,观看拖拉机和其他农业机器的操作,看得眉飞色舞,马上决定加入集体农庄。……现在他们终于找到了出路,找到了走向美好生活的道路。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该书经过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审定,斯大林亲自撰写了其中的一部分,作为全国党史教材)

材料二 (农民抵制集体农庄)1930年2月和3月共发生群众性骚动7576起,暗杀恐怖活动3263起,散发传单事件2009起。

——苏联国家政治保卫局的绝密报告(据苏联档案)

材料三 日本《东京日日新闻》登载:日军占领南京后,分发饼干、糖果救济难民,受到了南京人民的欢迎的照片(图8)。
材料四 有些(日本)报界人士来到一个难民营入口处,(向中国难民)分发饼干、苹果,并且拿出少许铜板给难民,还为这种 善行 拍了电影。就在同一时间,一伙日本兵爬越大院后墙,强奸了约12个妇女。这却没有拍电影带回去。

——正在南京的麦卡伦牧师(美籍)在日记中写道(1938年1月9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二都反映了苏联农民对农业集体化的态度,请从史料鉴别的角度,指出哪条材料更符合事实?并说明理由。(5分)
(2)结合所学知识,苏联农业集体化政策对20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建设有何积极和消极影响?七八十年代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消除斯大林模式的影响?(10分)
(3)材料三能否客观反映日军占领南京后的行为?请结合材料三、四说明理由(可从材料来源及内容方面说明)。(6分)
(4)请把以上四则材料按 有意史料 无意史料 分类。指出哪类史料更具有证据力,并说明理由。(5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