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03.2015届 天津市津南区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天津市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4 浏览数:427

一、单选题

1.

据广州市文化局负责人介绍,目前广州已着手将南海神庙等体现广州在海上丝绸之路具有独一无二地位的历史遗迹整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从明清时代的视角看申报的有力证词是从广州(  )

A.丝绸远销欧亚,为中国赢得 丝国 美誉B.中国瓷器开始大量远销欧非
C.对外贸易额远远超过同期泉州对外贸易额D.瓷器对外销量很大,在中国制瓷工艺影响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

2.

解读下图《汉纸出土地点及造纸术传播》,下列结论中较为合理的是(  )

A.在公元4世纪造纸术发明于中国的西北B.造纸术对亚洲的影响超过其他各个大洲C.造纸术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前提D.造纸术广泛传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3.

人是善变无常的、优柔寡断的、浅薄无知的、容易被操弄的,而政治是一种精细的艺术,需要智慧和良好判断,这不是每个公民都拥有的特质。 这批判的是(  )

A.隋唐的科举制B.雅典的民主制C.罗马的法律制度D.欧美的代议制度

4.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 人民与政府的距离越扩大,则贡赋也就越沉重。因此,在民主制之下人民受担最轻,在贵族制下负担较大,在国君制之下就承担着最大的重担了。 材料反映了(  )

A.自由、平等、博爱 是社会进步的不二选择B.民主制是社会进步的最佳选择
C.自由主义政策最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D.国君制、贵族制和民主制都在一定时期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5.

1767年,出于其工厂对动力的需求,博尔顿认识了瓦特。此后二人成为合伙人,博尔顿倾其精力和财力使瓦特的蒸汽机梦想成为现实,并在1775年通过国会将瓦特的专利保护从1769年延长到1799年。这本质上体现了(  )

A.工业革命离不开经济利益的内在驱动B.专利制度有利于科技成果的发明推广C.新技术的推广需要志同道合者的帮助D.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工业动力的垄断

6.

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改革法案规定,每个议员所代表的选民人数不相同,但行使的权力则完全一样。同时还规定,凡在1年中曾接受教区赈款及其它救济金者,丧失选民资格。这表明此次改革(  )

A.体现权力下移B.重视国民平等C.漠视选民多寡D.具有财产资格限制

7.

下表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相关文章中 革命 一词出现的频度。其中某一时段出现的频度最高,其原因是(  )

起止时间

19151918

19191922

19231926

文章篇数

770

631

128

革命现的频度

078%

245%

2514%

A.十月革命的影响B.毛泽东思想的广泛传播C.国共合作出师北伐的推动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8.

近年来,在 低碳出行 的倡议下,新型有轨电车成为很多城市的新宠。但1906年电车在天津出现时,当时许多人认为电车会电死人而不敢上车,街上经常出现 好人不坐电车 的标语,这一现象说明20世纪初的中国(  )
①西方工业革命成果已传入 ②旧思想观念依然浓厚
③交通运输业逐步近代化  ④中西方文化冲突严重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9.

炉边谈话 是罗斯福当选总统后一种联系群众的广播方式。他在其12年总统任期内,共做了30次炉边谈话,每当美国面临重大事件之时,总统都用这种方式与美国人民沟通。就当时罗斯福采用这一方式的意义,时人评价说 和总统在一起待一个小时以后,叫我把钉子当饭吃我都吃得下去! 可见, 炉边谈话 (  )

A.有助于提振民众信心B.根除了民众生活压力C.扩展了市场消费潜力D.丰富了民众日常生活

10.

下图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C.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D.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11.

1984年10月20日,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 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因此,实行计划经济同运用价值规律,发展商品经济,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统一的,把它们对立起来是错误的。 对以上决定认识正确的是(  )

A.探索克服计划经济弊病的途径B.实行政企分开以增强企业活力C.对外开放,创办沿海经济特区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材料阅读

12.

反腐是当今的热点问题,中国反腐任重道远。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5分)
材料一 孔子言: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康熙告谕大臣: 朕观自古帝王,于不肖大臣,正法者颇多。今设有贪污之臣,朕得其实,亦必置之重典。
秦朝的国家政权机关设三大部门,一是丞相,掌管行政,协助皇帝处理万机;二是太尉,掌管军事;三是御史大夫,掌监察。
材料二 对于官员来说,洋务企业 正如肥肉自天而降,虫蚁聚食,不尽不止 。……李鸿章终于承认,他办了一辈子的洋务诸事,原不过是充当了一名裱糊匠,使清王朝这一破屋表面上看来一度 居然成一净室 。但李鸿章的话其实也恰恰说明 破屋 的根基未动,其中的各种 霉菌 必然将新增添的 纸片 等材料蛀空。
材料三 行政伦理是一种软约束,其作用的发挥往往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但它一旦与法律结合,则既能够继续发挥其内在约束的功能,又能够获得有效的外部保障。……总统的被提名者都要详细公开其个人财产,以供公众和媒体检查。被提名者的配偶及他们所抚养的子女的财产也必须同时申报。……高薪养廉制度是对政府官员合理的自利需要的满足于激励。……以权力制约权力道德核心思想是分权,并使不同权力机构之间形成一种制约与被制约或相互制约的关系……采用跳跃式监督模式即(公众)权利监督(公共)权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相继掀起了大规模公共行政改革运动,其核心就是将市场机制引入到公共服务领域,打造企业型政府,实行公共服务市场化。从而打破原有的政府垄断公共服务供给的局面,并有利于铲除政府官员谋求自利的温床。……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反腐的主要手段。(6分)
(2)材料二中所说的 霉菌 纸片 分别指什么,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洋务运动失败原因的理解。(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西方国家的反腐措施有哪些?(6分)体现了哪些启蒙思想?(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对中国当今反腐败有何启示?(4分)

13.

一个民族,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建设蓝图,并总能从其历史中找到注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1943年)《罗斯福的世界蓝图》一文,透露了罗斯福对战后世界安排的设想。他的 蓝图 是从世界主义出发的。他要求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符合美国利益的世界政治与经济秩序。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材料三 自1949年以来,推动中国现代化的工作,一直是在建设社会主义及共产主义的蓝图指导之下进行的。……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在独辟现代化道路这一点上,与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类似。

——【美】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材料四 一带一路 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 一带一路 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都是开放的,我们欢迎沿线国家和亚洲国家积极参与,也张开臂膀欢迎五大洲朋友共襄盛举。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5年博鳌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时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怎样的 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试以美国为例,说明 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的具体实践。(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二战 后初期美国是如何实现 世界蓝图 的?(7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角度,概括指出毛泽东对推进中国现代化蓝图做了哪些有益探索?(6分)
(4) 现有地区合作机制 是指什么?2015年博鳌经济论坛的主题是 亚洲新未来,迈向命运共同体 ,为此,中国做出了哪些努力?(3分)

14.

分配问题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分配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政治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苏联)国家通过农业税(后改所得税)、义务交售、实物支付等方式,拿走了集体农庄很大一部分产品。这种方式实际上带有近乎无偿占有或半无偿占有的性质,……使庄员很大程度上失掉了对自己生产成果的物质兴趣。

——包雅玮:《评析我国高级社与前苏联集体农庄之差异》

材料二 见下表
人民公社时期中国粮食收购量及其占产量的比重(单位:万吨)

年份

产量

收购

收购量占产量(%)

1958

20000

58760

294

1959

17000

67405

397

1960

14350

51050

35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计划司:《中国农业经济统计大全》(1949—1986)

材料三 20世纪到福利制度黄金时期的70年代,英国福利开支增长了2.7倍,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4.4%上升到29.4%,1 983年,增至占政府财政总支出的38.2%。

——王振华《重塑英国:布莱尔与第三条道路

请回答:
(1)材料一、二的分配方式存在什么共同问题?列举后来两国为改变这种状况所采取的措施。(6分)
(2)概括材料三中西方国家在分配领域的举措,并予以简要评价。(8分)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分配制度的认识。(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