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21.2015届 山东省滨州市高三5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6 浏览数:126

一、单选题

1.

鲁僖公九年,管仲在齐国葵丘召集了诸侯盟国开会,订立了《葵丘之约》,以周天子的名义宣布了如下五个条款: 毋雍泉,毋讫籴,毋易树子,毋以妾为妻,毋使妇人与国事。 条款表明(  )

A.诸侯拥戴周天子B.诸侯国积极推行宗法制C.诸侯反对分封制D.诸侯国彼此能和平共处

2.

下表是《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由此可以得出(  )

类别

数学

天文历法气象

地学

化学

农学

机械

水利

轻工

兵器

项数

22

25

25

9

25

7

7

8

9

A.儒家思想重人伦轻科技B.科举制度推动科技发展C.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D.中国古代农耕经济发展

3.

据史载,上海轮船招商局 闲冗之员,全凭情面,如州县干脯之例,名列局中,身居局外,此等无功食禄,坐耗利源……每岁亦需巨资 。一些总办经常以 办公为名,位置私人,滥行收录 。这从本质上反映出近代中国(  )

A.民族资本主义的弊端B.向工业文明转型的曲折性C.洋务企业的腐败情形D.官营企业中经营管理不善

4.

观察下面两幅地图,据此推断正确的是(  )

A.斗争的对象相同B.斗争的中心区域相同C.斗争的策略相同D.斗争所属的范畴相同

5.

下图是中国19世纪七八十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五四运动前后以及建国以来四个时期留学主要路线示意图。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留学主要路线相符的是(  )

6.

有抗日将领在评价某战役时指出,这一行动的伟大意义在于 我们反攻了敌人,振奋了华北的人民……摧毁了敌人的据点,扩大了我们的根据地,锻炼了八路军。 该战役是指(  )

A.平型关大捷B.徐州会战C.百团大战D.枣宜会战

7.

罗马 公民与臣民之间的差别从此消失,除奴隶外的自由民,已取得了私人的平等地位 。该现象主要得益于(  )

A.公民法的制定B.平民与贵族的斗争C.万民法的推行D.《十二铜表法》颁布

8.

自从英国于1825年建成世界上第一条铁路以后,兴建铁路的热潮很快波及欧洲大陆和北美,进而蔓延到欧美国家的殖民地和附属国。世界铁路总长度由1840年的5490英里增至1880年的22.2万英里。这一时期兴建铁路热潮的主要原因是(  )

A.英国民主政治发展B.各国思想观念的转变C.经典物理学的指导D.世界市场发展的需求

9.

罗斯福新政时期某艺术家的歌曲唱到: 这样的一天总会到来:USA再加上一个S,变成美利坚苏维埃。土地归农民所有,工人是工厂的主人,我们掌握了大权,USA变成USSA。 歌曲反映出当时(  )

A.美国放弃了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B.一些美国人对新政的本质认识不清C.新政从根本上改变了工人的处境D.新政的实施缓解了美国的阶级矛盾

10.

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 扶植为非常强大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 。其目的是(  )

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

11.

2006年《经济学家》周刊不仅把某两个国际组织比作 共享诸多内脏器官却有不同头部的连体双胞胎 ,而且更称其中的一个组织为 美国和25个小矮人 。这两个国际组织是(  )

A.世界贸易组织与亚太经合组织B.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C.欧洲联盟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北美自由贸易区与关贸总协定

二、材料阅读

12.

海洋是各国经贸文化交流的天然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1)结合所学,分析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繁荣的原因。(6分)
(2)据材料一指出新航路开辟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新特点,并从文明史观角度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6分)
(3)结合所学,简要分析到15、16世纪东西方商贸之路即将发生兴衰转变的经济原因。(6分)
材料二 建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加强海上通道互联互通建设,拉紧相互利益纽带。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3年12月)

(4)从新时期中国内政、外交及国际经济格局的大背景,论述中国建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重大意义。(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3.

思想和科学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随着历史变迁而不断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在当代,随着对中世纪文献的挖掘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已改变把中世纪看作是 黑暗的世纪 无所作为的世纪 的观点……在西欧,从10世纪晚期开始,先是教会学校注重传授和研究科学问题的兴起,然后是对古代科学著作的兴趣所带来的翻译,再次是大学的兴起和围绕自然科学所展开的争论,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和人文的发展。

——摘编自王荣江《西方科学与人文精神发展的历史关系及其启示》

(1)有人说 中世纪是一个在黑暗中孕育着希望的时代 。据材料一,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
材料二 路德的宗教改革使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在宗教上人的意识被唤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土壤。

——摘编自杨渝玲《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产生的宗教背景》

材料三 启蒙时代的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比较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关于人文主义的不同内涵。(8分)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以 人文主义与近代科学的关系 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8分)

四、材料阅读

14.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梭伦改革并不彻底,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存在着不平等,不过梭伦改革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尖锐的社会矛盾进行了缓和。

——孙林《浅谈梭伦改革及其影响》

材料二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李斯《谏逐客书》

(1)结合梭伦改革的措施,指出其改革存在着不平等的表现。(4分)
(2)材料一中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评价梭伦改革的?运用这一方法评价材料二的结论。(6分)

15.

(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臣读各国史,至法国革命之际,未尝不掩卷而流涕也……流血遍全国,巴黎百日伏尸二十九万,变法三次君权变复,而绵祸八十年,十万之贵族,百万之富家,千万之中人,暴骨如莽,城市为墟。 则莫若立行乾断,不待民之请求迫胁,而与民公之,明定宪法,君民各得其分,则路易十六必有泰山磐石之安,尧舜之誉,生死荣衰,国家长久。

——摘编自《康有为政论集》

(1)据材料,指出康有为对法国大革命的态度及其依据。(4分)
(2)指出康有为如此评价法国大革命的政治意图,并分析其意图能否在中国真正实现。(6分)

16.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课 战云密布的欧洲
(二)……
(三) 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
(四) 军国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

——根据《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目录摘选

(1)材料一中列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科技和思想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对其再补充两项,并说明补充理由。(4分)
材料二 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这项条款明确指出这场战争是 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 引起的。这一 战争罪行 的条款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因为它还被协约国用来向它们证明战败的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结果,它引起了一场激烈、持久的争论;……所有这些都促成双方继续争论谁应对战争负责。

——阿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2)《凡尔赛和约》对战争的责任是怎样认定的?这一认定是否公平?谈谈你的看法。(6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