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36.2015届 江苏省南京市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24 浏览数:99

一、单选题

1.

《唐会要》卷八十六记载: 景龙元年(公元707年)十一月敕: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大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太和五年(公元831年)七月,左右巡使奏:‘……不合(不应当)辄向街开门户,悉令闭塞。 ”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严格限制州县城市的商品交易B.导致农村集市贸易无从发展C.严格控制城市里坊与市的界限D.抑商政策导致商业发展停滞

2.

《二程文集》载: 以富贵为贤者不欲,却反人情。人无利,直生不得,安得无利? 该观点(  )

A.肯定人正当利益的诉求B.阐述先理后物的哲学观点C.倡导格物致知的认识论D.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要求

3.

明武宗即位,阁臣刘健等提出几条压制近幸的办法, 拟旨上,不从,令再拟。健等力谏,……不报,居数日又言……越五日,健等复上疏,历数政令十失,……健知志终不行,首上章乞骸骨(辞职),李东阳、谢迁继之,……帝勉从之 。材料中的阁臣(  )

A.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B.升降由皇帝决定C.拥有制度化的决策权D.巩固了中央集权

4.

蓝鼎元《鹿洲初集》卷三:“(清)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罔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材料中的 (  )

A.阻碍了小农经济的持续发展B.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改善民生C.推动了民间正当贸易的进行D.导致了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

5.

下图描绘了洋务运动时期中国人自行制造火炮的情景。从图中可得到的信息是(  )
①晚清官府推动洋务军事工业 ②该火炮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
③师夷长技思想的具体实践 ④标志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诞生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③④

6.

民国初期,(政府)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商部在制订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地注意了本国状况。这反映了当时(  )

A.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临时约法》发展实业B.社会转型过程中近代法治制度的逐步建立C.北洋军阀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工商业的控制D.民族工商业占据中国社会经济的主导地位

7.

秋瑾(1875年—1907年)在《敬告姊妹们》一文中说: 如今女学堂也多了,女工艺也兴了,但学得科学工艺,做教习,开工厂,何尝不可养活自己呢?也不致坐食,累及父兄、夫子了。一来,可使家业兴隆;二来,可使男子敬重,洗了无用的名,收了自由的福。 据此材料推断,错误的是(  )

A.经济结构的变动影响女权思想兴起B.西方思想冲击了中国人的传统观C.经济独立应是女子自由幸福的基础D.男尊女卑的社会风气已经明显转变

8.

某文件宣称: 近世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若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则为一般平民所共有,非少数人所得而私也。于此有当知者,国民党之民权主义,与所谓 天赋人权 者殊科,而唯求所以适合于现在中国革命之需要。 该文件的发表推动了(  )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革命运动

9.

下面是两套关于抗日战争胜利的纪念邮票(  )
比较两套邮票,对于中国抗战胜利原因的视角发生了变化,影响这种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

A.邮票设计者更加重视历史的客观性B.出于 一国两制 完成祖国统一的需要
C.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路线方针调整D.历史的真相随着时世迁移被逐步发现

10.

1956年1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 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科学文化上的落后状况,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 此后十年间,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的主要成就有(  )

A.全面开展大跃进运动B.成功发射 东方红一号 C.初步建立国民教育体系D.培育出水稻 南优二号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1978年宪法进行了两次部分修改,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按小平同志批示的原则修改了宪法和地方组织法等,1980年五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宣布取消1978年宪法中关于公民有 四大 (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权利的规定,由此可见当时(  )

A.1978年宪法迭经修改已臻完善B.宪法至高地位得到真正确立C.宪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已建立D.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12.

波默罗伊等在《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写道: 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 好父亲 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梭伦改革中能有效缓释 新贵 耿耿于怀 的措施有(  )
①恢复公民大会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②建立公民陪审法庭
③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④废除债务奴隶制

A.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13.

我只在世上匆匆一游,把一切欢快都紧抓在手,心所不满的就把它扔掉,从我溜开的就让它溜走。 我只是追求、实现、再追求,我一生用猛力奔腾驰骤,……愚人才目光向彼岸闪烁,想象着有同类住在天国;……何须去到永恒中漫步!认识到了的就径直抓住。前进中会有苦乐悲欢,任何时候都不满足 。歌德(1749—1832年)的这段诗句(  )
①标志着人文主义的兴起 ②引领了自由平等的思潮
③体现了现代主义的特征 ④反映了求真务实的风貌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4.

(美)彭慕兰在《大分流》中写道: 为了给英国早期粗糙的蒸汽机提供燃料,需要大量的木材,这就需要种足够多的树……人口拥挤的西欧地区是无法提供这么大的空间的。但就在这时,幸运又降临了:英国拥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便于开采的煤矿储备,以及快速实现机械化的工业。到了1840年,英国人将以燃煤为动力的机器普及到了各行各业。 材料说明,英国快速普及机器生产主要得益于(  )

A.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B.便于开采的能源储备C.拥有广袤的森林资源D.完善了机器动力装置

15.

学者叶书宗说: 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 材料中 明显地改变 的是(  )

A.减少了政府指令性计划指标B.废弃了工业生产部门管理体制C.放弃了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D.取消了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

16.

当代物理学家霍金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高维果壳状的泡泡演化而来的,果壳上的皱纹(即量子扰动)在演化中产生了今天宇宙的所有结构。这一说法(  )

A.奠定了经典力学创立的基础B.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新视角C.宣告了现代物理学的诞生D.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17.

下面是关于马歇尔计划的两幅漫画
比较两图,你得出的认识应该是(  )

A.图一真实反映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的动机B.图二客观全面地反映了马歇尔计划的影响C.出于各自宣传目的,都不具有史料价值D.只有多角度观察,才能更加接近历史真相

18.

某国际经济组织称,已向莫桑比克批出5000万美元贷款,以增加该国的食物供应及改善人民的营养。该笔贷款将由国际发展协会批出,目的是促进以市场为基础的农业和私营部门投资。材料中该组织的宗旨还有(  )

A.提供技术援助B.减少贸易壁垒C.稳定国际汇率D.调解贸易纠纷

19.

《西方艺术史》认为: 艺术应该从所有的思想领域中解放出来,自由和偶然哺育着灵感。(某画家)从纸上的一滴墨水点或咖啡点出发去寻求变化,冲动的抒情取代了理性的劳作。于是,与个人笔触联系在一起的色彩效果便占据了统治地位,因而也损失了精细准确的画面。 与该描述相符合的美术作品是(  )

二、材料阅读

20.

学者们通过各自的研究 ,对明清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往往作出不同评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吴地市镇上)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远行村坊织成紬丝,俱到此上市,四方商贾……蜂攒蚁集,挨挤不开,路途无停足之隙。……苏州长阊门外南濠黄家巷,……(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甚繁,人物殷富,闾阎且千,鳞次栉比。……上自帝京,远连交广,以及海外诸洋,梯航毕至。……千里之商贾,骈肩辐辏……吴越州郡,察其市肆,贸迁多系晋省之人。

——[清]徐锡龄《熙朝新语》

材料二 (明清时期)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史仲文、胡晓琳《中国全史·商贾史》

材料三 安古斯·麦迪森运用实际购买力计算法计算中国汉代以来的GDP ,提出自1700年至1820年 ,中国的经济增长数倍于欧洲 ,中国的GDP在世界GDP的比重从231%增长到324 %;而欧洲的GDP在世界GDP中的比重仅从233%增长到266 % ;贡德·弗兰克认为 ,直到1800年 ,中国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尽管这些认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验证 ,但它毕竟提出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问题 :在西方资本主义进入中国之前 ,中国的传统经济究竟是不断发展 ,还是处于停滞的状态?

——李根蟠《关于明清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悖论

(1)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2分)
(2)概括指出材料二中描述的社会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上述现象出现的经济政策因素。(3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三中 悖论 ,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展开评论。(9分) 要求:观点鲜明,论证严密,表述成文,富有逻辑。(不超过250字)

21.

英国最早确立了宪政,以议会改革为标志的民主进程却历经了两个多世纪,最终实现了其宪政的高度民主化。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光荣革命留给我国宪政的最重要的不足,就是代表权的不平等。……一个国家的立法机关中的代表权是宪政自由的根基,也是合法政府的根基,没有它,政府等同于暴君。……因此,凡是热爱祖国,感激 光荣革命 的人,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精诚团结,努力使之得到改革。

——[英]理查德·普赖斯《关于爱国的演说》(1789年11月)

材料二 (根据1832年议会改革法)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取消市镇人口在2000人以下的111席,减少市镇人口2000——4000人的30个选区的议席各1席,……这些议席(重新)分配情况为:……另将65席授予新兴的工业城市,有22个大城市各得2席,21 个中等城市各得1 席。……1833年,新议会法实行后的第一次议会选举结果表明:总人口超过1044万的英国各郡选区选出了189名议员,而人口只有581.6万的城镇选区却选出了364名议员。……在1833年新议会中,贵族子弟仍有217人,全部或部分代表地主利益的议员共有444人。

——张怀印《十九世纪英国宪政改革研究》

材料三 《1867年人民代表制度法案》规定:有一定资产的成年男子(21岁)获得选举权。
20世纪初,非贵族出身议员在下院中首次超过半数。
1918年议会通过《国民参政法》,30岁以上有一定财产的妇女首次获得选举权。
《国民参政(男女选举平等)法》赋予成年女子和男子拥有一样的选举权。
1948年《人民代表法》取消了1918、1928年两法中关于有产者投票权的限定。
1969年《人民代表法》规定十八岁以上男女公民都有选举权。

——据钱乘旦《英国通史》整理

(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 光荣革命 的不满及其要求。(2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下院议席调整的主要依据,并分析1833年英国下院议员来源变化的主要原因。它有没有完全解决普赖斯的不满?为什么?(5分)
(3)据材料二、三,指出英国下院代表权在19—20世纪呈现的变化趋势。(3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英国宪政演变的特点,并据此谈谈你的认识。(3分)

22.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戊戌变法失败后,清王朝的反动腐朽愈来愈暴露,中国被瓜分的形势愈来愈严重。……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都创办了白话报刊,它使民主革命时期的白话报刊又有了新的发展。从1899年到1918年,各地新创办的就有170种。北起哈尔滨,南到广州,东至上海,西达伊犁,遍布全国近30个大中小城市,甚至连最僻远的世界屋脊拉萨,也在1907年创办了《西藏白话报》。此外在日本东京也出现了9种中国白话报刊。

——王洪祥《中国近代白话报刊史》

材料二 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才又来了一个展开,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这之中,自然含着挣扎和战斗,但因为常常取法于英国的随笔,所以也带一点幽默和雍容;写法也有漂亮和缜密的,这是为了对于旧文学的示威,在表示旧文学之自以为特长者,白话文学也并非做不到。以后的路,本来明明是更分明的挣扎和战斗,因为这原是萌芽于 文学革命 以至于 思想革命 的。

——《鲁迅全集》第4卷

材料三 在新文学以前,文学的等级观念(文言文学和白话文学)?、社会的等级观念?(士大夫、知识者和平民百姓)是根深蒂固的。文学中文言文学为尊,白话文学是平民文学,是次等的。与之相对应的是由此划分的社会等级——士大夫、知识者和平民百姓。即使如梁启超这等提倡白话文学的维新人士,也坚守着“?物各有群,人各有等? 。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的斗士们深刻地批判了文言文的封建贵族化本质,主张建立一种全社会和全民族共通、共享与共同的?“?国语的文学? 。“?五四新文学? ?的革命性成果之一,就是?“?将特权阶层独占的文学权利还到了最广大的社会平民的手中?

——张烨《文言与白话的千年之争》

材料四 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通令全国, 宣布文体教科书分期作废, 逐步改用国体文, 教科书进入以白话文为形式的新阶段。为适应教科书文体的改革, 商务印书馆编撰出版了《新法教科书》,全部采用白话文, 初级小学教科书有《国语》、《国文》、《修身》、《算术》、《珠算》、《会话读本》、《自然研究》、《国语唱歌集》等, 共计9种; 高级小学教科书有《国语》、《国文》、《算术》、《珠算》、《历史》、《地理》、《理科》、《自然研究》、《会话》、《英语》共计10 种, 以后又出版了9 种。

——贾平安《商务印书馆与中国近代教育》

(1)据材料一,指出1899年—1918年白话报刊发展的特点及原因。(4分)
(2)据材料二,概括鲁迅对白话文的评价,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鲁迅运用白话文体的特点。(3分)
(3)据材料三,指出新文化运动期间白话文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近代中国白话文运动呈现怎样的特征?从文体革新与思想解放关系的角度,谈谈你对近代中国白话文运动发展的认识。(4分)

23.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分)戊戌变法是19世纪末兴起的一场救亡图存的改良运动,教育改革是其重要内容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天下治之不举,由教学之不修也,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
……太平世以开人智为主,最终学校……特旨明谕天下,罢废八股,自岁科试以至乡会试各项考试,一律改用策论,以明圣道,讲求时务……以研究古今中外之故,务为有用之学,风气打开,真才自奋……臣愚以为新政之最要而成效最速者,莫过于此。

——孔祥吉编著《康有为变法奏章辑考》

材料二 今废时文者,恶八股之纤巧苛琐浮滥,不能阐发圣贤之义理也,非废四书五经也。……乡会试的三场考试中……第一场试以中国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此为中学经济。……二场试以时务策五道,专问五洲各国之政、专门之艺。……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一篇,取其学通而不杂,理纯而不腐者。其磨勘之日,于三场尤需从严,如有四书义、五经义理解缪妄、离经叛道者士子、考官均行黜革。以前两场中经济补益之,而以终场四书义、五经义范围之。

——[清]张之洞等《妥议科举新章折》

材料三 ……朕(光绪帝)详加批阅,所奏(《妥议科举新章折》)各节剀切周详,颇中肯綮,著照所拟,乡会试仍定为三场。第一场试中史事、国朝政治,论五道。第二场试时务,策五道;专门之艺。第三场试四书义两篇、五经义两篇。……礼部即通行各省,一体遵照。

——[清]军机处《上谕档》,光绪二十四年六月初一日

材料四 张之洞、陈宝箴集团是当时清政府内部最大的政治派系之一,也是最为主张革新的团体。当人们从张之洞集团以及主要政治人物对康、梁所持的排斥乃至敌对态度,似可多维地了解变法全过程的诸多面相,并可大体推测康、梁一派的政治前景。

——茅海建《<张之洞档案>阅读笔记》

(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康有为主张教育改革的目的及其对教育改革作用的认识。(3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在教育主张上有何异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张之洞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5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光绪帝采纳张之洞方案的政治意图,综合材料三、四,指出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主要因素。(2分)

2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0分)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说: 我们这个时代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就是确保文化多样性﹐使世界更加安全﹐而不是更不安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一贯的经验使我确信,除了真理没有其他的神。……非暴力植根于真理中,反之亦然。……我信仰世上各种伟大宗教的基本真理。……我还相信,如果我们能够阅读不同信仰的法典,并以这些宗教信徒的角度来理解经典,我们就会发现他们的根基都是一致的,每种宗教都能从其他宗教中获益。

——[印度]甘地《圣雄箴言录》

材料二 绝食的确制止了首都的猖獗暴行(印度教徒对印度境内的穆斯林进行屠杀)。……毫无疑问,他减轻了印度穆斯林(伊斯兰教徒)的恐惧与担忧,使他们有一种相对的安全感。……在穆斯林世界中,甘地的形象有所改变,由原来的头号敌人变成了东方世界的杰出之子。巴基斯坦外交部长谈到了(甘地思想有) 一种为了印巴友谊而产生的新的了不起的感情愿望

——[印度]克里帕拉尼《甘地》

材料三 人们只需要打开每天的报纸就会知道,宗教分歧是当今世界一个爆炸性的、甚至是致命的因素……对此的反应要么是退回我们自己的团体之中,将藩篱筑得更高;要么是将宗教因素撇在脑后。这两种策略都不能帮助我们处理宗教多样性问题。我们需要寻找某种互相尊重和与不同传统和文化背景的邻居真诚对话的基础,一个我们能够由此出发,共同努力面对困扰人类的深层伦理和精神问题的基础。

——[美]朱迪丝·博玲《中国文化朝觐:宗教多样性探索》

(1)据材料一,概括甘地的主要思想,结合所学知识,举两例说明甘地思想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实践。(4分)
(2)据材料二,指出甘地在穆斯林世界中形象发生变化的原因,并分析其思想产生的积极影响。(2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甘地思想对我们今天处理文化多样性问题的启示。(2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