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59.2015届 河南省六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河南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8 浏览数:118

一、单选题

1.

清明公祭黄帝陵是中华民族的盛典。多年来前来拜祭黄帝陵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人华侨已逾百万人次。从文明传承的角度看,这一盛典(  )

A.念祖思亲,加强宗族间的互动与联系B.追本溯源,弘扬光大民族精神C.传承孝道,增加汉文明的凝聚力和向心力D.共建精神家园,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2.

《后汉书·西域传》载:(东汉)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古罗马)王安敦遣使自日南徼外(越南海路)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这是中西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对上述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海上丝绸之路从此开辟B.大秦遣使旨在传播基督教C.西亚成为陆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D.罗马共和国和东汉并峙东西

3.

南宋初,有个叫做王继先的御医,因为治好了高宗之病,高宗想封他为 武功大夫 ,旨下,被给事中富直柔封驳,因为这种破例的人事任命不合宋代的 伎术官法 。最后高宗不得不 屈意从之 。材料表明(  )

A.宋代机构重叠效率低下B.宋代君权受到机制性约束C.宋代相权对皇权构成威胁D.高宗是遵法守纪的明君

4.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 农民是最好的公民——因为没有太多的财产,他们总是忙于生产,极少参加公民大会。 这句话旨在说明(  )

A.雅典民主政治排斥农民的狭隘性B.国家应由专业性的贤人治理C.公民必须从事生产劳动D.太多财产影响公民从政的积极性

5.

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表为该名录构成基本情况表,这表明(  )

英烈来源

八路军

新四军

东北抗日联联军

党政工作

人员

国民革命

军陆军

外籍抗

日英烈

其他群体

和个人

所占比例

(%)

32

9

7

10

29

002

1298

A.八路军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B.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八年抗战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D.国民政府军队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6.

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可知,普鲁士虽然有能力否决不利于他的议案,但其他中小邦也可以联合起来以多数票制服普鲁士以确保自己的权利。这表明(  )

A.当时德意志统一尚未真正完成B.德国国家结构形式具有联邦制特征C.德意志邦联制下地方权力过大D.启蒙思想深刻影响了德国

7.

1901年,摩根、洛克菲勒、哈里曼等垄断巨头联合成立北方证券公司,其目的是垄断铁路事业,抬高运费。1902年司法部长根据罗斯福总统的指示,以北方证券公司违反《谢尔曼反托拉斯法》为理由,对它起诉。对该垄断组织的起诉(  )

A.意在整顿资本主义经济秩序B.标志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出现C.体现了政府对垄断组织的否定D.限制了垄断组织的发展

8.

1941年5月下旬,美国国务卿赫尔在致中国外交部长的信中表示: 希望在和平状态恢复的时候,能和中国政府以有步骤谈判和订立协定的程序,迅速地做到取消一切有特殊性质的权利。 美国政府这一行为(  )

A.表明美国开始改变中立立场B.是绥靖政策的突出表现C.履行了反法西斯同盟的约定D.鼓励了中国的抗日斗争

9.

1930年3月,斯大林批评全盘集体化运动中违反农民自愿原则的过火行为,于是引发了大规模退社的浪潮。到6月,集体农庄的比例已经由60%降到了23.4%,斯大林不得不在6月再次改变态度,又一次掀起了集体化运动的高潮。材料直接反映了苏联农业集体化(  )

A.是违背农民意愿的强制行为B.服务于苏联国家工业化进程C.是超越生产力水平的激进措施D.和社会主义的经济理念不符

10.

1979年9月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把《草案》中的 不许包产到户,不许分田单干 ,改为 不许分田单干。除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外,也不要包产到户 。材料表明(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符合国情B.经济体制改革在争议中探索C.包产到户不被民众认可D.改革开放政策出现反复

11.

1969年中苏珍宝岛冲突爆发后,8月20日,苏联驻美大使奉命在华盛顿紧急约见了美国基辛格博士,向他通报苏联准备对中国实施 外科手术式核打击 ,希望美国保持中立。可美国决定 应设法将苏联的意图尽早通知中国 。这一事件表明(  )

A.美国放弃抵制中国的政策B.美国旨在维护世界和平C.美国慑于中国强大而示好D.美国把苏联当做主要威胁

12.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是中国政府牵头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2015年3月12日,英国成为首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西方国家。截止2015年4月15日,亚投行创始成员国扩至57个(其中不少欧洲发达国家)这表明(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殆尽B.经济区域集团化深度发展C.中国经济国际化进一步发展D.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根本变化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最早拥有汽车的都是一些富豪。有人对此作了妙趣横生的诗篇:富人成双结对而至,他们坐的是罗尔斯—罗伊斯(一种豪华车型);他们谈论自己的事务,声音高大刺耳而又无休无止。
美国汽车大王亨利·福特致力于降低汽车的成本,实行流水线作业,使得原来需要花12小时28分钟组装汽车底盘的时间缩短至1小时33分钟。他于1908年推出第一辆农民也能买得起的 平民汽车 。这样,该诗又被添了几句:穷人乘坐福特而至,这些车子的外貌跟他们相似;他们笑个不停,因为看到那么多的老爷太太云集在此。
材料二 1960—1990年间美国的阶级结构分布(%)

级阶位置

1960

1970

1980

1990

非所有者

1、经理

2、监督者

3、专家经理

4、专家

5、技术工人

6、蓝领工人

750

1366

387

353

1346

4459

757

1486

441

453

1408

4513

795

1523

506

549

1292

4405

825

1482

599

690

1277

4138

所有者

7、小资产者

8、雇主

554

786

409

533

453

477

519

471

(注:上表中1-5为白领阶层,与 蓝领阶层 相对,亦称 白领工人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历史知识指出汽车流水线作业带来的变化。(9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劳动者结构的变化趋势并指出其影响因素。(10分)
(3)根据材料归纳科学技术在哪些方面推动社会进步的。(6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981年2月,针对 滞胀 ,美国总统里根向国会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以下为计划的部分要点:

(1)削减财政开支不包括军费,特别是社会福利开支,减少财政赤字,至1984年实现预算收支平衡。

(2)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以抑制通货膨胀。

……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里根总统经济复兴计划提出一条补充建议,并说明理由。(12分,要求:建议明确,史论结合)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元朝开始实行的土司制度弊病很多,土司对内残暴统治属民,对中央叛服不常,骚扰与之接壤的汉民,土司之间也不断发生战争。为了解决日久相沿的土司割据的积弊,明清两朝的君主,已经开始酝酿解决这个问题。改土归流一般采取两种办法: 一是从上而下,先改土府,后改土州。二是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进行,如有的土官绝嗣,后继无人,或宗族争袭,就派流官接任;土官之间互相仇杀,被平定后,即派流官接任;有的土官犯罪,或反王朝被镇压后,以罪革职,改由流官充任。
清代雍正年间在西南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废除土司制,实行流官制的政治改革。为了解决土司割据的积弊,雍正四年(1726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建议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在设立府县的同时,添设军事机构。清政府在改土归流地区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建城池,设学校;同时废除原来土司的赋役制度,与内地一样,按地亩征税,数额一般少于内地,云南、贵州改土归流的目标,到雍正九年基本实现。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归纳明清时期改土归流的背景(7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改土归流的影响。(8分)

1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代表人物

主张

影响

斯宾诺莎

自我保存是人性的根本原则;民主制是与个人自由最相合的政体;政治的目的是自由

最早提出政治的目的是自由,为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提供了理论上的认证,对后来西方政治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洛克

提出社会契约学说,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提出分权学说

其分权理论经孟德斯鸠改造,发展成为三权分立理论,对18世纪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卢梭

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主权在民

卢梭的思想是在反对君主专制和君权神授思想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人们把它当作反抗封建统治,争取自由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为北美独立战争提供了理论根据

材料二 1830年,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下,英国掀起了改革运动高潮,改革的呼声响彻全国,集会游行此起彼伏。1836年一场以工人阶级为主体,以争取议会改革为中心任务的宪章运动开始,1837年 人民宪章 起草,包括如下几项要求:成年男子普选权,按照代表和人口比例合理划分选区,取消议员财产资格,代表无记名投票,议会每年改选一次。60年代,资产阶级激进派和工会联合起来,再次掀起争取议会选举改革的群众运动,1866年后,英国通过两次议会改革,至1885年基本实现了成年男子普选权。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英国已实现了全民普选。

——阎照祥《英国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斯宾诺莎、洛克、卢梭的民主思想的共同内容——并指出其对民主政治的建立所产生的作用。(9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宪章运动对欧洲民主政治的影响。(6分)

1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代表中国进行强有力地辩驳。他指出: 三千六百万之山东人民,有史以来为中国民族,用中国语言,信奉中国宗教 胶州为中国北部之门户,亦为沿岸直达国都之最捷径路 以文化言之,山东为孔孟降生,中国文化发祥之圣地 中国之不能放弃山东就像基督教之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

——《顾维钧:雄辩于巴黎和会上》

材料二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是战胜国。由于中国实力太弱,《凡尔赛和约》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在巴黎和会中,中国政府的外交失败,直接引发了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从而引发了五四运动,并迫使中国政府在6月28日没有签署凡尔赛条约。此运动对中国近代迄今之政治、社会、文化、思想影响甚大,此后北洋军阀政府失去民心而垮台。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必须收回山东主权的原因。(6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没有收回山东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影响(9分)

1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1873年,梁启超出生于广东新会茶坑村,1890年赴京会试,不中。回粤路经上海,看到介绍世界地理的《瀛环志略》和上海机器局所译西书,眼界大开。同年结识康有为,投其门下。维新运动期间,梁启超表现活跃,曾主北京《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和上海《时务报》笔政,又赴澳门筹办《知新报》。他的许多政论在社会上有很大影响。
1906年,清政府宣布 预备仿行宪政 ,梁启超立即表示支持。1907年10月,在东京建立 政闻社 ,期望推动清政府实行君主立宪。由于清政府并不真心实行宪政,政闻社也因受到查禁而宣告解散。
1915年底,护国战争在云南爆发。1916年,梁启超赴两广地区,积极参加反袁斗争,为护国运动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18年底,梁启超赴欧,亲身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之后,即宣扬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 固有文明 拯救世界。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梁启超对近代中国的贡献。(8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梁启超的的活动。(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