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6.2015届 山东省菏泽市高三5月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山东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6 浏览数:154

一、单选题

1.

从此 军机成为最大的枢密,参与军机的谋臣成为重臣,渐渐与文官之首(丞相)分位 。由此可知(  )

A.秦朝置三公成功地分割了相权B.宋代有效地分割了丞相的军权C.唐代三省制度提高了行政效率D.清代军机处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2.

北宋前期,皇室成员的宗子们,从童稚即可享受赐名授官特权。到了南宋,宗室子弟则要参加科举考试以获得官职。这说明宗室科举(  )

A.利于政治机构的完善B.体现宗室平民化的倾向C.导致宗室特权被取消D.是科举制由盛转衰的标志

3.

云南腾冲在清朝是中缅贸易的 丝棉之路 。史料载 海禁未开,凡闽粤各商贩运珠宝、玉石、犀角、一切缅货,皆由陆路而行,必须过腾越,以故市镇乡场栉比鳞次,询西南一巨区也 。这体现出(  )

A.腾冲主要作为军事防御城市B.腾冲区域性市场体系逐步建立C.清朝 海上丝绸之路 的繁盛D.西南经济发展领先于东部沿海

4.

下表是某一历史著作其中一章的目录,其中划线处应为(  )

第一节

民教冲突的产生

第二节

天主教与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冲突

第三节

清朝官府对于民教冲突的态度

第四节

A.关于太平天国起义原因的商榷B.立宪派在海内外的活动C.革命党结缘帮会的原因D.清政府对于义和团的态度

5.

民国成立后,在服制上明确规定 自大总统以至平民其式样一律 ,服装已不按职位、身份加以区别,而只是按性别不同,场合不同给以区分。这一变化表明(  )

A.服饰不再表现等级划分,体现平等原则B.西方服饰在中国服饰领域占据主导地位C.传统服饰对新式礼服提供了重要的借鉴D.社会习俗变化缓慢,带有鲜明政治色彩

6.

1912—1919、1927—1937年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两个 黄金时期 ,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A.国家统一的实现B.列强放松对华侵略C.政府政策鼓励支持D.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7.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思想界最突出的转变是(  )

A.从实业救国到宣传民主科学B.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到学习思想文化C.从崇拜西学到回归传统文化D.从学习欧美到以俄为师,宣传社会主义

8.

下图为 市场 一词在历届中共三中全会报告中出现的频率统计。其中1993年在十四届三中全会出现频率高的直接原因是(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C.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基本确立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9.

演说在雅典民主时代特别发达,因为它在那时政治上很有实用,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在法庭里,两造曲直所由分,全得需要辩论,其次是在议会里,一场演说苟能抓得人心,立即大见成功。 下列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
①全体城邦居民具备表决权彰显 人民主权
②演说功用在于蛊惑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的判决
③智者学派的崛起得益于雅典民主制度的推动
④演说术的兴盛源于雅典民主政治环境的内在需求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10.

开始于16世纪的欧洲宗教改革的意义在于(  )

A.涌现出大量新教教派B.确立了无神论思想体系C.确立了信仰自由原则D.坚持国家权力高于教会

11.

20世纪7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颁布的联邦清洁空气法案, 根据部分优先权的规定,联邦政府把落实环保法案的责任归回各州,但对是否接受各州的行动方案,联邦政府保留最终决定权。 该法案说明(  )

A.联邦政府有权强制各州实施联邦法律B.联邦政府可以取消地方的自治权C.联邦政府可以任意干涉各州事务D.州法律制定推动了联邦法律的完善

二、材料阅读

12.

教科书体现了历史的变迁,承载了时代的成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清朝秀才李毓秀作, 总叙 部分是:
弟子规 圣人训 首孝悌 次谨信 泛爱众 而亲仁 有余力 则学文
材料二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1901年初版),被誉为 百年语文第一书
的解释: 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日电
的解释: 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
的阐述: 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因引中为风议谏议之议。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
材料三 下列是不同时期历史教科书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人民教育出版社1956年版:“(洋务运动)继续镇压中国各族人民的武装起义,是用外国资本主义的技术巩固封建统治
岳麓书社2004年版对洋务运动的评价中包括: 它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1)材料一涉及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承载这些思想的儒家经典在历史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7分)
(2)据材料二,概括该书的特点,并分析其所体现的时代特征。(8分)
(3)材料三的观点体现了哪两种史观?请运用这两种史观,简评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7分)

13.

英国是第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市场经济经历了一个长达几个世纪的确立、扩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17世纪初,由于经济生活趋于建立在全国统一基础上,因而,中央政府接替了以前交给乡镇和自治市当局的责任。伊利莎白时代是重建时代,这里产生了大量的和有效的立法。法律要做的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的简要回答是,它试图使就业、制造方式、价格水平和海外贸易秩序化。……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废除了学徒条例、居住所法、最高工资法令等,在工业革命完成后,又进一步废除了妨碍贸易的谷物条例和航海条例,废除了妨碍公司发展的泡沫条例等。

——高德步:《从传统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论近代英国的经济革命》

材料二 在19世纪50—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数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需的工业品。……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从1870年至1900年,世界贸易总额约增加了1.6倍。
材料三 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 超越 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而是在民族国家之上和之下的层面上对它进行 越位 ,从而对它的主心骨——国家主权实行分解。

——据钱乘旦《不平衡发展:20世纪历史与现代化》

(1)结合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前后英国政府的经济政策的不同。(4分)
(2)据材料二,概括世界贸易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以上变化的因素有哪些?(6分)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英国是如何 修补 修正 的。(8分)

14.

(10分)【历史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诚然,防止极贫极富,扶持中等阶层,使富有的自由民和贫苦的自由民都不致各走极端,是古典思想家们的政治信条。因此,他们对 贫富有所协调 的理论构想,并非为了最终消灭穷人或富户,而是寻求社会力量的平衡.

——解光云《古典时期雅典城邦对贫富差距的制度调适》

(1)为 防止极贫极富,扶持中等阶层 ,梭伦采取了哪些经济措施?(6分)
(2)通过梭伦改革.其寻求社会力量的 平衡 是否达成,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4分)

15.

(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威廉很顺利地到达伦敦,詹姆士逃跑了。议会随之发表文告宣布:查理二世擅离职守,由玛丽和威廉共同入主英国。历史上称这次不流血的政变为 光荣革命
材料二 19世纪30年代开始,英国议会进行了选举改革,逐步取消了 腐败选区 的议席,新兴的工业城市增加了相应的议席;扩大了选举权,降低选民财产资格,并取消由上院提名下院成员的权力;工商业资产阶级在议会中的席位增加了,选举制度民主化的进程加速了。
(1)据材料一,文告颁布有什么意义?(4分)
(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民主化发展的趋势及原因。(6分)

16.

(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海湾战争中,多国部队虽然与伊军在数量对比上不占优势,但多国部队调集的现代化装备数量却超过伊军许多倍:新式飞机数量比为13/1,攻击直升机数量比为16/1,在精确制导武器上多国部队拥有绝对优势。在拥有质量优势的部队面前,单纯的数量对比已失去了意义。
材料二 零伤亡 是近期局部战争发起者追求的目标。他们试图达到己方 零伤亡 。然而,尽管他们拥有高技术武器装备的优势, 零伤亡 也没有成为现实。对于作战地域内的平民百姓来说,造成的更是巨大的、惨痛的伤亡。
(1)据材料一,概括海湾战争的特点。(6分)
(2)据材料二,谈谈你对 局部战争 的认识。(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