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系统
你好
请登录
|
注册
|
返回主站
我的组卷
在线测评
我的收藏
错题本
百万富翁
纠错 | 建议
3969.2015届 天津市武清区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天津市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4
浏览数:126
下载本试卷
全部加入试卷
一、单选题
1.
钱穆《国史大纲》记载:
“
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平。
”
该记载反映的土地制度是( )
A.井田制
B.封建土地私有制
C.均田制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2.
明清时期,北京曾有多次雾霾的记载。明清皇帝极为恐惧,为消除雾霾,曾令文武群臣致斋三日,并禁天下屠宰,以期感动上苍,赐下甘霖,这种行为所反映的思想最早渊源于( )
A.先秦儒学
B.汉代儒学
C.宋明理学
D.佛教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3.
路德一再激烈攻击理性,以《圣经》的名义斥责哥白尼,他坦率承认,以理性的观点来看,基督教的许多预料推测都是荒谬的;加尔文宣扬人类自初生来就是道德上无力的,而先定论的教义似乎有意要使人类的一切努力归于无效。上述材料表明( )
A.新教崇尚人文而非理性
B.科学与宗教信仰水火难相容
C.新教与旧天主教无区别
D.改革后的新教坚持信仰至上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4.
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
“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被)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
这一运动( )
A.为资本主义社会了构建蓝图
B.标志着欧洲人文主义的复苏
C.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特权
D.为工业革命提供了精神动力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5.
新航路的开辟引发了一场
“
商业革命
”
,下列现象不属于欧洲
“
商业革命
”
范畴的是( )
A.新兴资产阶级因物价上涨而谋利
B.欧洲与其他地区间商品交流加强
C.欧洲贸易中心发生转移
D.出现一批特权贸易公司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6.
鸦片战争后,中国人把为外商服务的采办员或管事称为
“
买办
”
。19世纪中期以来,随着外国在华商行的增多,买办队伍逐渐发展起来。近代中国买办队伍壮大的主要背景是( )
A.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
B.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C.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频繁
D.中国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7.
为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2014年9月,民政部公布了首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与英雄群体名录。下图为该名录构成示意图,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②抗日英烈群体都牺牲于1937年—1945年间
③中共的敌后战场是抗战中各时期的主战场
④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8.
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陈旭麓文集》中写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 );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如( )。括号中的内容很可能是( )
A.辛亥革命取代戊戌变法、民国与清朝
B.戊戌变法取代洋务运动、
“
预备立宪
”
与戊戌变法
C.民国取代清朝、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
D.扶清灭洋取代拜上帝教、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9.
有评论说,20世纪70年代,中国结束了
“
黑云压城城欲摧
”
的被动,打贏了一场
“
隐形的世界大战
”
。这主要是指( )
A.彻底摆脱了苏联的威胁
B.贏得了第三世界的信任与支持
C.阻止了西方和平演变
D.迫使美国调整政策,从敌视走向缓和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0.
世界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在未来5年,世界经济将出现
“
8—6—4—2”的发展格局,具体而言:亚洲新兴经济体将年均增长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年均增长6%,世界经济将年均增长4%,发达国家将年均增长2%,亚洲新兴经济体有望成为世界经济的
“
火车头
”
。这一发展趋势( )
A.体现了世界经济多极格局的初步形成
B.得益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瓦解
C.将进一步动摇世界经济的现有格局
D.是世界经济重心转向亚洲的必然结果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1.
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与地区冲突的发生,其根本因素归根结底是( )
A.民族矛盾的尖锐
B.国家利益的争夺
C.意识形态的对立
D.霸权主义的盛行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二、材料阅读
1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农业社会里,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与之相应的制度特点是专制。但在前资本主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这是中国制度建设的独特之处。……秦朝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体制形式中最关键的步骤。中国古代
“
大一统
”
的政治格局的形成、发展,跟中央集权制度的不断完善是密切相关的。
——陶涛《关于
“
中央集权制
”
的几点思考》
材料二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
1644年4月25日,明代崇祯皇帝自缢于北京禁苑煤山。1649年1月30日,英国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有学者把东西方这两位末代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世界的天平开始失衡。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2分)
(2)材料二中的
“
两种制度
”
分别指什么?为什么说
“
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
?(6分)
(3)如何理解材料三中
“
东西方这两位末代君主的暴亡,视为两个民族历史的一个楔子
”
?(4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3.
(20分)二战后现代化发展模式殊途同归。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1945年之后,在理论上存在着两个相反的典型社会形态。其中一端最好的体现者是苏联,所有的资本都由国家拥有,按照需要提供给管理者和工人,所有的生产和交换都由公共权力机构预先制定计划。在苏联式社会主义中,政府的角色是无所不包的。另一端是由美国来代表的,这种体制之下经济交换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本由私人所有,而私人所有者自己来选择投资渠道并决定工作机会的提供。
在实践上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体制都不是纯粹的,即使在资本主义国家,混合经济也是通则,只不过政府干预的程度有所不同。苏联体制的主要缺陷是政治和经济自由的缺乏,以及对个体主动性的抑制;美国体制的主要缺陷则是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以及劳动者个人的经济安全面对着的威胁。在
“
二战
”
后的年代里,美国人力图纠正其缺乏经济安全的问题,其努力之巨,远远超过苏联人在纠正其缺乏自由的问题上所付出的努力。
——摘编自帕尔默《世界现代史》
(1)根据材料分别指出二战后初期美苏的经济体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苏任意一国经济体制的利弊。(6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领域进行了哪些调整?(4分)
(3)指出苏联模式对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有何影响?(6分)
(4)简要说明美苏体制给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经济改革的启示。(4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14.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所列要求。(16分)
材料
克伦威尔的主要活动
军事:领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击溃王军,远征爱尔兰。
政治:处死国王查理一世,建立共和国;任护国主,实行军事独裁统治,改善法律,有序行政。
外交:发布《航海条例》;进行英荷战争。
文化:扶持文教;宗教信仰自由。
经济:积极发展工商业。
自17世纪以来,对克伦威尔的评价褒贬不一,可说是千差万别。颂扬他的人,说他在行动领域中的地位正像莎士比亚在艺术领域的地位一样,是古往今来英国人中最伟大的人。责骂他的人,说他是世界上曾有过的臭名昭彰的暴君之一……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撰写一篇短文,说明你对克伦威尔的评价。(16分)
答案详解
加入试题篮
收藏
纠错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