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73. 安徽省马鞍山市2015年高中毕业班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3 浏览数:154

一、单选题

1.

下图是古代木板年画——《子孙万代童子图》,图中孩子个个聪明伶俐,讨人喜爱。该年画体现了古代中国哪一观念(  )

A.重男轻女B.多子多福C.安土重迁D.返朴归真

2.

宋人胡致堂说: 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分为两省,而尚书守成,颁之有司。 这表明唐代三省六部制(  )

A.奉行流程式分工B.实行职能式分工C.架空皇帝的决策权D.强化君主专制独裁

3.

史学家徐中约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同日本)在作战。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民众根本就不关心甲午中日战争B.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好大喜功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D.战争体现了当时中方民族国家观念的缺失

4.

下表选自民政部公布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由此可以反映(  )

姓名

身份

牺牲时间

牺牲原因

左权

八路军副参谋长

1942

扫荡

张自忠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

1940

枣宜会战

戴安澜

国民革命军陆军第五军200师师长

1942

赴缅参战

诺尔曼·白求恩

加拿大和美国援华医疗队医生

1939

抢救伤员感染病毒

①抗日英烈都牺牲于相持阶段 ②国共两党都为抗战付出了巨大牺牲
③战火蔓延到东南亚和北美 ④抗战历史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A.①②B.①④C.②④D.③④

5.

1946年,由大连沙河口工厂制造的蒸汽机车在哈尔滨被命名为 毛泽东号 ,其后动力多次升级,1977年2周,改为东风4型内燃机车,2010年,改为电力机车,2014年,结束了68年货运的历史,开启了牵引旅客列车的任务。 毛泽东号 (  )

A.命名与庆祝东北解放有关B.运行始终与个人崇拜有关C.改为客运说明列车货运功能消失D.见证了我国重工业的发展历程

6.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描述: 当梭伦完成上面所述的宪法时,平民时常来找他,并且为着他的法律而使他感到烦恼,批评这些,问问那些;他既不愿变更法律条文,又不愿居留而受谤,所以旅行埃及,以经商和游览该地为目的,声明十年之内,将不回来。 梭伦十年不回的主要原因是他(  )

A.认为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想漫游外国考察政治C.对雅典社会已彻底失望D.无法消除贵族与平民的矛盾

7.

据资料统计:17世纪英国皇家学会的科学家,新教徒占70%,他们认为通过认识自然,人们能够认识上帝,发展科技是对人类有益的工作,能够荣耀上帝、有益于人类。这表明(  )

A.信仰宗教有助于科学的发展B.新教一度成为科研活动的精神动力C.新教是科学家们的思想源泉D.新教思想与现代科学精神完全一致

8.

萧功秦认为现代化有三种模式:原生型——在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次生型——原封不动地被殖民者从其母国带入;感应型——一些传统君主国在承受西方挑战后开始了现代化。下列国家现代化模式对应准确的是(  )

A.英国、法国——原生型B.日本、英国——感应型C.美国、德国——次生型D.中国、日本——次生型

9.

1649年1月,英国国王查理一世在审判中自我辩护道: 我是你们的国王,你们法定的国王!……我拥有上帝对我的委任,这是出自古老的合法血缘,我绝不会背叛我的出身,绝不回答一个非法的新权威的提问! 下列观点能最有力反驳查理一世的是(  )

A.君权神授说B.分权学说C.人民主权说D.人文主义

10.

日本历史学家德富苏峰认为: 宪法发布前后的时代是日本新旧时代的转变时期。虽然日本人已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已摆脱了专制统治,却尚未进入自由世界。 尚未到达新日本 理解正确的一组是(  )
①形式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②保留了较多的封建残余
③保留了军国主义传统 ④人民不能完全获得自由和权利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1.

著名史学家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一书中提到: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 他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

A.苏联解体不利于世界和平B.恐怖与极端主义更加泛滥C.美国失去全球最大竞争对手D.一体化的欧洲离心倾向增强

二、材料阅读

12.

(3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雠,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使宰相不罢,自得以古圣哲王之行摩切(注:规劝)其主,其主亦有所畏而不敢不从也。

——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中国近代,可以说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第一次是对 华夷之辨 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 观念的突破,第三次则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由于第一次思想解放到第二次思想解放花了34年的时间,第二次思想解放到第三次思想解放又花了20年的时间,使得中国人民无力确立自己的独立道路,中华民族第一次腾飞的机会彻底丧失了。

——摘编自张玉福《中国近代思想解放的进程及启示》

材料三 30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两次大的思想交锋。第一次是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另一次是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在 南方谈话 中提出的 三个有利于 标准。

——摘自沈宝祥《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历程》

社会转型必然促使思想文化变迁,反过来具有前瞻性的社会思潮与文化革新,又往往是社会转型的先导和催化剂。

——摘自楠升《多维视野中的社会转型》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之际进步政治思想的特点。(8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次 突破 的核心内容,如何理解材料二中 中华民族第一次腾飞的机会彻底丧失了 ?(10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思想解放成为 社会转型的先导和催化剂 的表现,分析这一时期与前两个时期思想解放运动在推动 社会转型 方面产生巨大差异的原因。(12分)

13.

中国和英国在前近代时期经济发展都已达到了原始工业化阶段,但二者的出路却大相径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
利润的再投资一直到十九世纪末期都是绝大多数英国投资的资金来源,这些投资又反馈到那些创造利润的工业部门 。技术革新是提高利润的最有效的手段,因而 生意兴隆的商人抱着极大的兴趣赞助制造业的技术革新 。工业,特别是那些实行技术革新、使生产成本不断下降的工业部门和企业,能源源不断地得到资金支持,必然会使经济发展后劲十足,充满生机。

——卡洛.M.奇波拉主编:《欧洲经济史》第四卷

材料二 到1700年英国的制度框架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一… 它发展了一套包含在习惯法中的有效的所有权。除排除了在要素和产品市场上资源配置的障碍外,英国已开始用专利法来保护知识的私有权了。现在舞台已为产业革命布置就绪

——摘编自道格拉斯,诺思、罗伯特·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新经济史》

我们(古代中国)的司法制度原本不像英国普通法那般复杂,没有那么多政治的和民事的功能,也没有那么严密的组织和发达的技术手段,因为,我们的法律基本上只是礼的附庸,既不是用来维护人的权利也不能用以度量自由,更不是为处理复杂的商业关系而设计的,它的重点是在对农民的治理,其中的核心问题,则是社会秩序的安定。

——摘编自粱治平:《法辨一一中国法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中、英商业资本流向的不同。(12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中英两国法律制度对待工商业活动的巨大差异。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工业化发生条件的认识。(14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