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80.2015届 湖南省五市十校高三5月仿真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8 浏览数:142

一、单选题

1.

吕思勉先生说: 大同时代的境界,永存于人类记忆之中。不但孔子,即先秦诸子,亦无不如此。 如孔子主张 克已复礼 ,老子幻想回到 小国寡民 的社会去,墨子主张 兼爱 思想。先秦诸子回归三代的复古情绪,主要反映了(  )

A.先秦诸子开历史倒车的落后思想B.社会的进步与付出的代价之间的矛盾C.社会变革是历史发展的潮流D.先秦诸子学说的多样性,复杂性

2.

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曾经说过: 如果无知、笨拙的人开出的不是治病的药而是致命的毒物,这就不可能称之为医生的药方;同样,一个民族的任何法规也不能称之为法律,即使该民族不管这是一个毁灭性的规则而已接受了它。 作者意在说明(  )

A.恶法非法 是古罗马的立法原则B.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弱者C.法律的合理与否决定国家兴衰D.法律的制定应该遵循自然理性

3.

分析下面人口简表,导致人口户数剧减的主要原因是(  )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人口户数

人口指数

太祖开宝九年

976

3090504

100

仁宗庆历八年

1048

10723695

346

徽宗大观四年

1110

20882258

676

高宗绍兴三十年

1160

11375733

368

光宗绍熙四年

1393

12302873

398

A.政治形势B.生产力水平C.社会动荡D.思想文化

4.

凡最近数十年来有志革新之士,莫不讴歌欧美,力求步趋。……迷于彼而忘其我,拘于貌而忽其情。反观祖国,凡彼之所盛自张扬而夸道者,我乃一无有。于是中国自秦以来两千年,乃若一冬蛰之虫,生气未绝,活动全失。 钱穆的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

A.新文化运动仍未摆脱传统文化精髓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其闪光之处C.对推动了中国进步的革命党表示赞赏D.主张积极汲取传统资源促进社会转型

5.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和国会由选举产生,实行任期制,这一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

A.中央集权B.分权制衡C.民主原则D.议会至上

6.

胡适和蒋梦麟在 五四 运动一周年之际提醒学生,最不可少的精神之一是,在团体生活中要容纳反对党的意见。现在学生会议的会场上,对于不肯迎合群众心理的言论,往往有许多威压的表示,这是暴民专制,不是民治精神。这里所说的 最不可少的精神 主要是指(  )

A.自由精神B.平等精神C.民主精神D.科学精神

7.

罗斯福新政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罗斯福,说他 叛变了他的阶级 ,其举措是 淡红色的社会主义 其最有力的依据是(  )

A.颁布《紧急银行法》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C.以工代赈 ,缓解失业压力D.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8.

《一个童养媳的新生》(1950年9月1日《解放日报》): 我在小姊妹的帮忙下,加入了家庭妇联。我看见姊妹们加紧生产,努力学习文化,便愈感到自己的落后,我要好好地向姊妹们学习,我也加入了学习班。新婚姻法颁布以后,小姊妹张丽娟告诉我,说可以到家庭妇联申请向朱家离婚,婆婆没有理由阻拦我,于是我离婚了,我自由了。 材料中促成 婚姻态度转变的社会条件不包括(  )

A.社会制度的变革B.社团组织的支持C.法律保障D.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

9.

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的重要史料。观察下面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

A.两极格局出现,冷战与热战相交织B.美苏操控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C.冷战风云笼罩,德国分裂D.德国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10.

下图为世界贸易组织统计的主要国家和地区所占份额示意图。它反映出在(  )

A.关贸总协定维持了世界贸易秩序的基本稳定B.率先进行新技术革命的国家贸易量增加
C.20世纪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趋势D.多极化趋势取代了冷战时期的世界格局

11.

上世纪70年代初,英国首相希思认为,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正在刮起狂风 ,在这种情况下,英国不能 听任自己陷于孤立 ,否则, 前景的确将是黯淡的 。为此,英国(  )

A.主动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B.加快谋求加入欧共体的步伐C.投票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D.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北约

12.

19世纪中叶开始,许多作家 以研究者姿态出现,试图以科学家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和推理的方法研究社会,解剖其中的奥秘。 这些作家的创作风格应属于(  )

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

二、材料阅读

13.

被历史学家称为 哥伦布交流 的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间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介入,彻底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马铃薯在传入欧洲之初,并不受人们的欢迎,绝大部分欧洲文化对它持一种非常不友好的态度。他们甚至认为马铃薯会导致麻风病和不道德;欧洲人以前从未吃过块茎类食物,《圣经》中也没提到过马铃薯;`马铃薯来自美洲,在那里它是不开化的、被征服的种族的主要食物……在欧洲,甚至在马铃薯被称为 魔鬼的苹果 的苏联,在农民在最初的犹豫不决之后开始大规模栽培马铃薯。拿破仑战争时期,马铃薯成为欧洲的粮食储备,到1815年它已成为整个北欧地区的主粮作物。那时工业革命正在改变着英国的农村社会,使数百万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在新的城市环境中,马铃薯成为首个现代 便利食品

——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的社会影响》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指出概括欧洲文化对马铃薯态度的变化及其原因(10分)
材料二 玉黍(玉米)……生地瓦砾山场皆可植,其嵌石砷尤耐旱,宜勤锄,不须厚粪,旱甚亦宜溉……收成至盛,工本轻,为旱种之最。

——包世臣《齐民四术》

“……三十年前,从无开垦者。嗣有江苏之淮、徐民,安徽之安庆民,浙江之温、台民,来杭湖两属之各县,棚居山中,开种苞谷(玉米)……近己十开六七矣。每遇大雨,泥沙直下,近于山之良田,尽成沙地;远于山之巨浸,俱积淤泥,以致雨泽稍多,溪湖漫滋,田禾淹没,岁屡不登……他日之钱粮何出,犹其后焉者也。

——汪元方《请禁棚民开山阻水以杜后患疏》(1850)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玉米种植的两种态度及各自理由(10分)。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美洲作物传播的主要因素(5分)

14.

地图包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阅读下列两幅地图,回答问题。(12分)
提取两项图一到图二关于欧亚贸易新发展的信息,并予以说明(要求信息明确,说明恰当。)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 1901年1月,慈禧太后发布上谕:“……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
1901年,清政府令各省裁汰原有旧军, 精选若干营,分为常备、续备、巡警等军,一律操习新式枪炮,认真训练 。1903年,清政府设立练兵处,庆亲王奕劻为总理大臣。1904年,练兵处会同兵部奏定《新军营制饷章》、《陆军学堂办法》以选派陆军学生出洋游学章程。
1903年9月,清政府设立了商部,由皇亲贵族载振任尚书,掌管商务和工矿铁路等事。商部成立后,先后颁行了《奖励公司章程》、《商人通例》、《公司法》、《破产律》、《奖给商勋章程》等。
1901年以后,清政府多次选派和奖励青年和官员出国留学。1905年,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制。同年12月,清政府又谕令设立学部,作为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

——摘编自陈旭麓《中国近代史》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实施新政的时代背景。(6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清末新政 假维新中有真改革 ?(9分)

1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 19世纪40年代林则徐主编的《四洲志》和魏源的《海国图志》最早着墨于西方的社会制度,宪法思想的传入却略晚。国人对宪政思想的理解首先从议会制度起步,而不识宪法,大概是因为议院为具象,较易认识,而宪政抽象,较难认识;更因为宪法较之议会对君权具有一种根本大法的约束,更强调 主权在民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据考,在1895年之前,还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1898年,康有为在上书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 自由国事付国会议行 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引自翦伯赞、郑天挺主编《中国通史参考资料近代部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甲午战争前后国人对宪政态度的变化及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实施宪政的历史意义。(9分)

1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国际联盟李顿调查团)于1932年10月提交的报告……否认日本人的侵略是正当的自卫手段,谴责新满洲国是日本的傀儡政权。但是,它没有命令日本撤军。相反,这份报告提出这样一种解决办法:承认日本在满洲的特殊利益,将满洲变成在中国主权范围内但又在日本管辖下的自治国。1933年2月25日,国联正式通过了这份报告,第二个月,日本退出了国联。

——《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开罗宣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日两国对李顿调查团及其报告都表示强烈不满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开罗宣言》的历史意义。(9分)

1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 1917年5月6日,黄炎培与蔡元培、张元济等48人在上海成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研究、试验、推行职业教育的全国性团体中华职业教育社。1918年8月20日,在上海南市陆家浜创立了中华职业学校。这个学校开设的科目与一般学校大不同,设木工、铁工、珐琅、钮扣四科,并附设工厂。后来又添设土木、留法勤工俭学、染织、师范、商业等科。这些专业大都是社会所急需,也是热门专业。

——肖伟俐《大家风苑》

材料二 余之考察教育,所兢兢于心者不敢忘一 字。……所发第一念即 于我之比较如何 ,第二念即 我之对此当如何 “(中国的教育)乃纯乎为纸面上之教育。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 ,“(改良之道)不独须从方法上研究,更须在思想上研究

——1916年黄炎培《东西两大陆教育不同之根本谈》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炎培教育改革的具体实践并分析其特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黄炎培教育思想的认识。(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