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鼎四年(前115年),汉武帝收回了郡国铸币权,由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秦汉的钱币,通常在钱文中都明确标明钱的重量,如
“半两
”、
“五铢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统一铸造
“开元通宝
”钱,此后我国铜钱不再用文字标重量,都以通宝、元宝相称。北宋时期的四川地区首先出现了纸币——交子。明初,白银普遍流通,一两白银值铜钱1000文。明清时晋商在全国开设了许多票号经营汇兑、借贷等业务。
(1)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演变趋势?简要说明哪些社会需求推动了货币的发展变化? (4分)
材料二 中国出现的最早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新式银行机构是由外国人建立的。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英国丽如银行在香港和广州同时开设了分行,这是中国最早出现的外国银行。此后外国银行逐渐增多,并多集中在上海。
1897年5月,清政府在上海成立中国通商银行,这是一家仿效西方银行成立的有限股份制银行,也是中国银行业第一家以
“银行
”命名的银行。从此,结束了我国银行业只有牌号(如票号
“日升昌
”、钱庄
“福康
”等)而没有
“银行
”字样的历史。
以金融业为例,晚清改革后期,帝国沿海城市的金融业已经建立起了严格的信审、银监机构以及相关流程。
——摘编自邵娜、李婧《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影响》 (2)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中国银行业发展的特点。分析近代银行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5分)
材料三 民国建立之后,中国货币制度混乱,货币种类繁多,铜币贬值,地方钞券滥发无度。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期间,世界市场白银价格猛涨,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国内通货紧缩,货物滞销。1933年,南京国民政府决定实施
“废两改元
”,统一币制,确立银本位,但辅币、纸币仍未统一。1935年11月,国民政府宣布币制改革,这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具有重大历史影响的事件。法币的出现,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货币支撑,对民国时期经济的发展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国民政府利用货币发行权的集中,加强了金融垄断;又以法币系拥有法偿资格的不兑现纸币,而用膨胀发行办法填补财政赤字,导致恶性通货膨胀,成为后来国民经济崩溃的重要原因。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实行币制改革的原因及作用。(6分)
材料四 有历史学家认为,
“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
(4)概述荷兰、英国和美国分别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怎样的
“创新和发展
”?这些调整对世界经济产生哪些影响?(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