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山西省中考文综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适用省份:山西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20 浏览数:255

一、选择题

1.

山西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北方多民族交融的重要区域。以下历史事件与山西有关的是 (  )
①张骞出使西域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 ③北宋与辽的战和 ④清朝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

某历史兴趣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收集到一些资料。下面这组图片资料体现的主题是 (  )

 

A.唐朝的经济繁荣B.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影响C.古代经济重心南移D.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

3.

明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鉴于 人君不能恭览庶政,大臣专权自恣(放纵)”的状况,采取的措施是 (  )

A.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管理朝政B.实行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C.废除丞相,强化君主专制D.大兴文字狱,禁锢知识分子思想

4.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列强凭借坚船利炮,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以上三个条约对中国影响的共同点是 (  )

A.巨额赔款,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B.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主权C.开设工厂,便利了列强资本输出D.清政府完全沦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5.

据《山西地域文化》记载,胡聘之任山西巡抚期间,1892年在太原三桥街兴建火柴局,生产 牴羊 牌火柴,这是山西近代工业的开端。他又办太原机器局,设山西商局,兴建正太铁路(太原到河北正定柳堡)从这段材料中不能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

A.胡聘之在太原兴建的火柴局是山西近代工业的开端B.胡聘之对山西近代工业发展作出了贡献
C.太原是山西近代工业的发祥地D.山西的近代工业在全国起步最早

6.

1919年5月4日,有三千多学生在北京的大街上整队游行,烧毁了交通总长曹汝霖的官邸,促成了全国罢工罢市的风潮。这场运动的目标是 (  )

A.自强、求富B.实业救国C.民主、科学D.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7.

歌谣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下列歌谣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  )
①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 ②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 ③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 ④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义深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

8.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不断推进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9.

下列事件与其历史影响的搭配,不相符的是 (  )

A.遵义会议的召开——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打破西方的核垄断,增强了国防力量D.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10.

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得以实现的原因有 (  )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② 一国两制 伟大构想的提出 ③中英《联合声明》的签署 ④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香港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1.

世界古代历史上曾经存在过这样一个帝国:地中海一度成为其内湖,与中国汉朝处于同一时期。这个帝国是 (  )

A.亚历山大帝国B.罗马帝国C.阿拉伯帝国D.拜占庭帝国

12.

发生于19世纪60年代的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其相同点是 (  )
①改革前都面临内外危机 ②农民都可以用赎买的方式得到土地 ③都提倡 文明开化
④都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3.

19世纪以来,随着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亚非拉人民掀起了争取民族解放和捍卫国家主权的斗争。下列史实发生在亚洲的是 (  )

A.纳米比亚摆脱殖民统治,赢的独立B.玻利瓦尔领导的反抗西班牙殖民统治的斗争
C.章西女王领导的印度人民大起义D.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了运河区主权

14.

美国总统杜鲁门上台后声称: 我们赢得的胜利把领导世界的持续重担放到美国人民的肩头 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 。这表明 (  )

A.美苏关系有 冷战 转变为 热战 B.美国谋求建立全球霸权
C.美国试图用经济手段控制欧洲D.冷战 对峙局面已经形成

15.

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指出各种生物都是由一种或几种原始生物通过自然选择,逐步发展演变而来的。这种进化论观点对当时世界产生的影响是 (  )

A.沉重地打击了宗教 神创论 学说B.有力地推动了物理学的发展C.极大地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D.是人类进入网络时代

二、不限题型

16.

科学技术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在人类发展史上,中国古代的科技发明和欧洲近代的科技发明同样熠熠生辉。(5分)

 

(1)依次写出图一和图二科技发明出现的朝代。(1分)
(2)分别写出图三和图四科技成果涉及的历史事件。(2分)
(3)观察图一和图三,两者在生产方式上有何不同。(2分)

三、填表题

17.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按照表格要求,写出序号处的相关内容。  

时间

内容

影响

共同作用

193777

七七事变

194211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

194466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四、材料题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纷争,社会急剧变化。儒、法、道、墨、阴阳的学派针对治理国家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主张,各家学派之间进行激烈的论争,出现了 百家争鸣 的局面。
材料二 《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体著作。 泛爱众,而亲(接近)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有教无类 温故而知新 等,意蕴深刻。
材料三 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掀起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冲破了封建神学对人的束缚,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前提。
材料四 这一时期的文学艺术家们开始以新的眼光来观察世界。薄伽丘的文学作品《十日谈》讲述了一个风趣幽默的故事;达·芬奇在《蒙娜丽莎》画中,刻画了一个人间少妇的青春之美;米开朗琪罗在教堂巨幅画《创世纪》中创作的众多鲜活人物,释放着震撼人心的光芒。
(1)根据材料一,指出 百家争鸣 出现的背景和各个学派争论的共同问题。(2分)
(2)概括材料二中孔子的思想主张。(3分)
(3)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指出文艺复兴的性质,归纳薄伽丘等人作品反映的核心思想。(2分)
(4)根据材料二和材料四,比较孔子的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思想有何异同。(2分)
(5)谈谈我们可以从孔子思想中汲取哪些智慧。(1分)

五、不限题型

19.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议会在整个事件(光荣革命)的演变过程中,都发挥了主导作用。接下来在确立新国王的时期,议会经过讨论,折中了两派意见,最终决定威廉夫妇共同为英国国王。
材料二 1921年10月28日,(苏俄)第一份给外国人特许权的合同在克里姆林宫正式签署,23岁的美国青年阿曼德·哈默获得了一所石棉矿的特许经营权。

——以上摘自《大国崛起》

材料三 《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规定了资本家必须接受了最高工作时数和应付工资额,禁止雇佣童工。
材料四 1978—1990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由152元增加到990元,平均纯收入133.6元增加到686.3元。

——摘自1998年《中国统计年鉴》

首钢人(首都钢铁公司)做梦也没有想到,改革能给企业带来返老还童—-1991年,钢销售收入91.4亿元,是1978年的6.3倍;实惠利润23.6亿元,是1978年的7.9倍。

——摘编自1992年《人民日报》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对英国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次改革的影响。(4分)
(3)根据材料四,指出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效,并分析其原因。(4分)
(4)推动上述四国经济发展的共同因素有哪些?(2分)

六、材料题

20.

对重要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探究,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有效方法。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围绕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重要人物或事件进行了探究,请你来参与完成。 (23分)
任务一 【知识梳理】(4分)
(1)根据表格中的类别,填写相关内容序号。
①孙中山 ②曹雪芹 ③十月革命 ④华盛顿 ⑤巴黎公社 ⑥美国南北战争 ⑦法国大革命 ⑧莎士比亚 

政治家

文学家

资产阶级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

任务二 【观点论证】(8分)
(2)在探究过程中,同学们对下面两个问题产生了疑问。请你结合史实,帮助他们解答。
(要求:问题1和问题2都要作答)
材料一 在美国,哥伦布被誉为全美州移民之父,以哥伦布命名的州、城市、乡镇、历史景点达几十处。同样是美国,有人认为哥伦布是殖民主义强盗,哥伦布发现美洲对印第安人来说是一场灾难。
问题1:哥伦布是美洲的发现者,还是殖民主义强盗?(4分)
材料二 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没有出现一个变法成功的整体的社会环境,以及能够促进改革的强大的政治和经济力量。还有人认为,维新派在短短的一百多天里颁发了两百多件法令,且大部分法令都遭到了顽固派的强烈抵制,维新派计划倒是好,就是有些不切实际和操之过急。
问题2: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是政治力量、经济力量和社会环境不具备,还是维新派操之过急?(4分)
任务三 【认识升华】(3分)
(3)你认为应从哪些方面评价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两者任选其一作答)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