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38.2014—2015学年度 安徽省黄山市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安徽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25 浏览数:125

一、单选题

1.

孔子编写《春秋》,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行文中虽然不直接阐述对人物和事件的看法,但是却通过细节描写、修辞手法和材料的筛选,委婉而微妙地表达作者主观看法,这被称为 春秋笔法 。 对孔子这种做法认识正确的是(  )

A.所作《春秋》不足为信B.孔子力图废除分封制度C.是对 礼崩乐坏 的反应D.制约了当时的诸侯争霸

2.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颁布 推恩令 ,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可继承封地的一部分,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子弟。对这项措施认识正确的是(  )

A.王国取得较大的地方自主权B.分封制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以加强D.解除了王国割据的物质基础

3.

河北石家庄市庄村赵国遗址考古中出土大量农具,其中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65%,在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便占全部农具的85%以上。这表明(  )

A.铁农具在农业生产中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B.铁农具已经在全国范围使用C.河北、辽宁地区成为当时经济最发达地区D.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已经成熟

4.

《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中记载: 农无田者,受田于人,名为佃户;无力受田者,名为雇工。 ,对该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

A.最早可能开始于西周时期的井田制B.体现古代农耕经济的主要特征C.土地兼并是形成该现象的重要原因D.租佃现象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

5.

明代李鼎在《李长卿集》中记载 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 这表明(  )

A.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繁荣B.古代经济重心已经南移C.资本主义萌芽现象出现D.商品长途贩运贸易发达

6.

鸦片战争中国的战败,刺激了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他们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这一时期他们学西学的主要意图是(  )

A.制造器物B.仿行制度C.变革思想D.强国御侮

7.

近代思想家王韬在著作中记载 沪地百货阗集,中外贸易,惟凭通事(即买办)一言,顷刻之间,千金赤手可致。 对该现象解读不正确的是(  )

A.鸦片战争之前难以出现B.买办阶层在社会中活跃C.上海已经对外开埠通商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繁荣

8.

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 上述言论(  )

A.抨击中体西用B.反对变革制度C.主张暴力革命D.提倡民主共和

9.

1890年,清代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吏这样感慨道: 任载之重如此,脚费之轻如彼,果能各处仿行,其利于民生者正非浅鲜。 ,该官吏感叹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火车B.轮船C.汽车D.飞机

10.

中共 一大 制定了党的奋斗目标是铲除私有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中共 二大 确立了党的最低纲领,即反帝反封建。对影响这一发展变化的因素表述正确的是(  )

A.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B.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C.中共认清了中国的国情D.国民大革命的推动

11.

戴安澜(1904~1942),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军200师少将师长,安徽省无为县人。牺牲后,周恩来题写挽词: 黄埔之英,民族之雄。 据此判断戴安澜将军牺牲时所处的战役对应的战场形势图是(  )

12.

1949年7月,中共中央指示: 凡三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在解放两个月至迟三个月后,即应召开各界代表会议,以为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方法之一。 这一指示(  )

A.为渡江作战进行战前总动员B.执行了政治协商会议的决议C.有利于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D.标志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13.

中国在1965—1976年间出现了三次经济复苏回升,分别是在1965年、1973年、1975年。其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

A.纠正 的错误B.坚持 八大 路线C.大跃进 的推动D.贯彻 八字 方针

14.

下图为漫画《同志,请你换匹马》(刘雍作,1978.10.24)对漫画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总路线指引 多快好省建设社会主义 B.真理标准问题讨论开启思想解放浪潮
C.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促进了思想解放D.邓小平南巡讲话吹动新一轮改革春风

15.

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认为,公元前8~公元前3世纪在中国、印度、希腊都曾经有过思想文化的飞跃,是人 类精神的大觉醒时期。能体现这一时期人类精神觉醒的思想是(  )

A.人伦者,天理也 B.人是万物的尺度 C.因信称义 D.天赋人权

16.

历史结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史实

结论

A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

这是世界上最早成文法的汇编

B

英国《权利法案》颁布

英国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成熟

C

美国《独立宣言》发表

近代美国确立三权分立政治体制

D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通过

法律上最终确立了法国的共和制度

17.

下图为某一时期某国农业生产状况,对该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是英国圈地运动的结果B.体现苏俄(联)新经济政策的成就C.受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推动D.得益于中国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18.

对下图表达历史信息解释正确的是(  )
4038. 安徽省黄山市2014—2015学年度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A.社会保险支出比例越高说明该国经济越发达B.德国、日本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所占比重较低
C.该现象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新的社会不公D.该现象可以推动各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19.

刘宗绪在《历史学科专题讲座》中指出:人们在描述20世纪资本主义世界时,常常使用 欧洲的衰落 这样的提法……欧洲的衰落是相对19世纪它高居世界政治经济军事优势地位的 黄金时代 而言。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欧洲在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中无足轻重B.对新科技的忽略加剧了欧洲的衰落C.世界大战是造成欧洲衰落的重要原因D.欧洲衰落促使欧洲分裂为两大阵营

20.

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问世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设计之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轨迹的;导弹的前身是德国人研制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目的是用于空袭英国。以上史实主要说明(  )

A.科技革命带来的双刃剑作用明显B.战争加速了新科技革命成果的发明C.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D.第三次科技革命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21.

垮掉的一代 是属于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个分支,它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中叶,风行于美国。该流派的作家用怪癖的内向自我探索和向下沉沦的态度来表示对社会的不满。下面与 垮掉的一代 流派产生的背景有关的有(  )
①种族歧视现象的存在 ②侵越战争的失败
冷战 的加剧 ④ 经济 的兴起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③

22.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每个时代都要编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编写的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对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上述材料(  )

A.表明史学的实用价值B.说明历史时序性特点C.肯定求真的史学态度D.阐释全球史观的意义

二、材料阅读

23.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1832年议会改革法案

取消衰败选邑,将空出的议席重新分配给人口众多的城镇,尤其是工业城镇;新增选民在农村实行年收入10英镑以上的公薄持有农及50英镑以上的租地农选举权标准,在城镇则实行10英镑财产的房产持有人选举权标准。

1867年议会改革法案

在城镇,凡是纳税的房产所有者或租客,只要拥有10英镑以上的财产,即可获得选举权;在农村,拥有5英镑的财产或租用价值12英镑地产者,均可享有选举权。

1884年议会改革法案

取消农村与城镇选区的划分,依据人口比例重新划定选区,取消选举权的财产资格限制,将选举权授予所有成年男子。 

1918年议会法案

年满30岁的妇女享有选举权。

1928年议会法案

妇女选举权的年龄限制完全取消,妇女获得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

——刘金源《议会改革与英国的政治现代化历程》

材料二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2月13日,孙大总统提出辞呈,并举袁自代,15日参议院表决一致通过举袁世凯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16日,袁世凯致电参议院,表示接受临时总统职务,下午,袁剪去长辫,表示以新形象来当民国总统。20日,临时参议院公举黎元洪任中华民国临时副总统。至此以南京临时国会为中心舞台,惜阴堂为幕后磋商场所,南北通过谈判、妥协与法制程序,终于完成了清朝政权向民国的和平转移。有学者将此称之为中国版的 光荣革命 ,我看是恰如其分的。

——袁刚《国会和辛亥革命》

(1)概括材料一表述的历史现象,分析其成因。(9分)
(2)归纳材料二中学者的观点,试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析该观点。(9分)

24.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丝绸之路 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 丝绸之路 后,即被广泛接受。
海上丝绸之路 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发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已知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

——根据《百度百科》整理

材料二
中国各年进口货物分类统计(1873—1936年,%)

年份

生产资料

消费资料

机器及大工具

设备,小工具等

原料

合计

消费品原料

直接消费资料

合计

1873

-

81

-

81

85

834

919

1893

06

78

-

84

130

786

916

1903

07

143

-

150

223

627

850

1910

15

160

01

176

170

654

824

1920

32

251

02

285

169

546

715

1930

37

213

19

269

173

558

731

1936

61

356

27

444

130

425

555

中国各年出口货物分类统计(1873—1936年,%)

年份

原料

半制品

制成品

农产品

矿产品手

机器开采

手工

机制

手工

机制

1873

26

-

不到05

374

-

583

17

1893

155

-

-

284

01

534

25

1903

268

02

02

172

147

329

80

1910

391

02

05

131

119

283

68

1920

364

09

28

82

123

312

83

1930

451

12

34

35

122

271

74

1936

441

26

16

67

56

324

71

1865—1905年间中国对外贸易货值统计图表(单位:百万关两)

年份

进出口总值

5年前增长

进口值

5年前增长

出口值

5年前增长

1865

1098

557

3775

1870

1189

83

637

143

553

464

1875

1367

199

678

64

689

245

1880

1571

149

793

169

779

131

1885

1532

-25

882

112

650

-18

1890

2142

398

1271

441

871

340

1895

3150

471

1717

351

1433

645

1900

3701

174

2111

229

1590

109

1905

6750

823

4471

118

2279

433

材料三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1991年~2000年期间,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0.4%,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速的3倍强,是同期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的1.7倍,位居世界之首;2001年~2006年期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8%,为同期世界经济增速的2倍强。从持续时间看,中国由快速增长驱动的长期经济扩张可以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欧洲经济体、日本及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历相比。日本战后经济高速增长期是19年(年均增长9.2%)、新加坡的经济高速增长期是20年(年均增长9.9%)、中国香港为21年(年均增长8.7%)、中国台湾为26年(年均增长9.5%)、韩国为30年(年均增长8.5%),而中国的高速增长已持续了近30年。长期高速增长,预示着中国在过去30年已经进入经济起飞阶段。

——朱金海《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经济:增长、地位和战略导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古代中国丝绸之路形成的原因,举两例说明古代丝绸之路是中外文明交流之路。(10分)
(2)归纳材料二中反映的近代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特征。(6分)
(3)概括材料三中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特征,分析其成因。(8分)

25.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的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合,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构思,俨然是代议制,而且是地方自治的民主政治!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材料二 民主与科学在西方是以理性揭露宗教的黑暗统治而成长起来的;在中国为揭露明朝的极端皇权政治曾经活跃起来,但不像西方由文艺复兴、启蒙思想一直发展下来,而在清朝以强悍的少数民族统治而停滞了。直到鸦片战争后,在强敌压境的资本主义刺激下才开展起来。

——《陈旭麓学术文存》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中国思想发展的时代特色,指出该现象出现的根源。(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西思想发展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