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广西桂林市中考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九年级 试卷类型:中考真题 适用省份:广西壮族自治区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8 浏览数:293

一、选择题

1.

羊属于十二生肖之一,今年是农历的羊年, 三羊开泰 喜气洋洋 是中国老百姓在羊年春节互致问候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属于十二生肖的动物有(  )

A.猫B.狼C.狗D.狮

2.

在学完 我们的远古祖先 一课后,同学们开展了模仿 北京人生活的一天 的体验活动。在活动的场景中,与史实相符的是(  )

A.用圆形方孔铜钱购物B.种植水稻C.穿着麻布衣服D.烧烤食物

3.

光盘行动 ,就是提倡人们在吃饭就餐时不剩饭菜,养成节俭的良好习惯。在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中,提倡节俭、批判贵族奢侈浪费的是(  )

A.孟子B.墨子C.庄子D.韩非子

4.

据史书记载, 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底分给其他字第。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 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  )

A.颁布 推恩令 B.实行分封制C.派张骞出使西域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 丝绸之路经济带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战略构想,旨在借 丝绸之路 这一历史符号,沟通历史与未来,连接中国与世界。中国古代 丝绸之路 的开通(  )

A.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B.加速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C.促进了区域文明的交流D.促进了亚非与拉美地区的贸易往来

6.

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 布匿战争 称霸地中海地区 奴隶大量逃亡和起义 这些关键词中提炼出的学习主题是(  )

A.希腊文明的繁荣B.罗马共和国的辛酸C.两河流域古老文明的兴起D.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

7.

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它们的形成和传播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大宗教的共同之处是(  )

A.经典都是《古兰经》B.都成为了当时统治者的工具C.都信仰上帝D.都广建佛塔

8.

《人权宣言》指出: 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自由是指有权从事一切无害于他人的行为:法律史公共意志的表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此宣言的核心内容应是(  )

A.人权与法治B.实行君主立宪制C.主张无条件的自由D.反对殖民统治

9.

论从史出 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英国从奴隶贸易中所得到的资金甚至超过了国内的积累。英国重要的商业和船运业中心利物浦,本是一个荒僻的小村落,在奴隶贸易中发展成英国的第二大港口。 从这段史料中得出的结论是(  )

A.奴隶贸易促进了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B.奴隶贸易给英国带来大量黑人劳动力C.奴隶贸易促成了新航路的开辟D.奴隶贸易是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唯一途径

10.

启蒙运动的兴起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都是世界近代史上重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请指出这两大思想的共同之处是(  )

A.都动摇了资产阶级的统治B.都反映了无产阶级的要求C.都成为了当时革命的指导思想D.都拥护封建统治

11.

列宁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充满了开创性,艰巨性和曲折性,其探索过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  )

A.新经济政策—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成立 苏联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 苏联 —十月革命
C.十月革命—成立 苏联 —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D.十月革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成立 苏联

12.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协约国集团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会议,事实证明这是一次帝国主义战胜国重新瓜分世界的分赃会议。从会议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看,最能体现这一实质的是(  )

A.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B.德国须支付大量赔款C.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D.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13.

二战后西欧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与发展,其发展的有利条件中与民生关系最紧密的是(  )

A.引进外国先进技术B.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C.实现了社会福利政策D.大力扶植信息产业

14.

下图拍摄于2014年战火纷飞的叙利亚。照片中4岁的小女孩对摄影师的长焦镜头,默默举起双手投降,眼神里既有恐惧也有镇定,因为她误认为那是一把枪。看到这张照片,我们在震撼之余不禁认识到当今世界形势是(  )

A.出现 一超多强 局面B.独立运动高涨C.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D.和平与动荡并存

15.

2015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在桂林开幕,此后该展会将永久落户桂林,这位桂林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前景。东盟属于世界经济区域性集团组织,对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理解正确的是(  )

A.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B.是经济全球化的唯一途径C.提高了集团内各国的国际竞争力D.彻底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二、材料题

16.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西北面,击退了游牧部落;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为了完成这一巨大工程,耗去了大量生命,以致2000多年后的今天,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有100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长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 下图: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胡床。
材料三 禁用鲜卑语,统一使用汉语,……30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明知故犯,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1)材料一的 皇帝 指的是谁?(1分)他 耗去大量的生命 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1分)依据材料谈谈你对他修长城的看法。
(2)材料二中的 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这次改革的目的是什么?
(3)结合三则材料,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17.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38年,为了决定捷克斯洛伐克的命运,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见了英国和法国领导人,同盟国的领导人抛弃了这个不太重要的民主国家,试图绥靖希特勒以避免战争,但却枉费心机。
材料二 在战争年代中,西方列强和苏联不得不结成统一战线,以对付不共戴天的敌人的威胁,就在希特勒入侵苏联的那一天,丘吉尔宣布: 苏联的危险就是我们的危险,也是美国的危险,正如苏联人为保家而战的事业是全世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民族的事业一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下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第二天,重庆人民走上街头庆祝胜利。
材料四 2014年我国将9月3日确定为抗战胜利纪念日,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调休放假的通知》,决定9月3日全国放假1天。

——摘自《新华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法为避免战争采取了什么政策?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英法为何 枉费了心机
(2)对比材料一和材料二,英国对德国的侵略行为在态度上有何转变? 全世界自由的人们和自由的民族 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3)材料三的照片拍摄于哪一年?请写出照片中一个重要外国领导人的名字。(1分)结合材料四谈谈我国把9月3日定为 抗日胜利纪念日 有何现实意义。(2分)

18.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材料一出土的这些石农具表明当时出现了什么新的生产方式?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铁器的使用为当时哪一著名水利工程的修建创造了条件?在推动 社会的大变革 中,最彻底的一次改革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生产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请写出一项电气时代与电有关的重要发明。请指出率先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是哪个国家?知识经济时代对你日常生活带来了什么积极影响?
(3)通过对以上几个具有划时代历史时期的问题探究,你获得了什么认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