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9.2014—2015学年度 江苏省徐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抽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江苏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38 浏览数:250

一、单选题

1.

江南水轮不假人,智者创物真大巧。一轮十筒挹且注,循环下上无时了 (《土贵要予赋水轮》)该诗描述的灌溉工具是(  )

2.

受京杭大运河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唐朝时扬州是工商业繁荣的大都会。扬州当时可能出现的场景是(  )

A.大街两边民户铺席……约十余里 B.南北水陆商货在此云集,海上商船在此起航停泊
C.夜市直至三更才结束,五更又开晓市 D.匠有常主,记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3.

2014年11月10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北京水立方设国宴,招待出席APEC会议贵宾,所用餐具是自江苏定制的帝王黄珐琅瓷,流光溢彩,令人惊叹。珐琅瓷是我国某一时期瓷器的代表,该时期是(  )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4.

明朝成化年间,徽州人江才3岁丧父,家道中落,13岁时与其兄奔走于青齐梁宋之间,贩运商品,牟取厚利。发迹后,荣归故里,广置田园,大兴宅地。此举反映了(  )

A.小农意识根深蒂固B.政府鼓励商业发展C.徽人独具商业传统D.农产品商品化增强

5.

清顺治十八年八月,朝廷派员至沿海各省 立界 筑垣墙,派兵戍守。《福州府志》记载,乾隆年间,在福建宁州 每处悬一碑曰:敢出界者斩! 这反映清代长期推行的政策是(  )

A.维护统一B.重农抑商C.思想专制D.闭关锁国

6.

自洋纱盛行,而轧花、弹花、纺纱等事,弃焉若忘。幼弱女子,亦无有习之者。 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大布(粗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 该情景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洋布物美价廉,成为国人首选B.开埠通商,严重冲击了中国的自然经济C.追求时尚,享受生活成为主流D.机器产品竞争力强,完全占据中国市场

7.

1905年,清政府批准徐州开办 劝工厂 ,由安徽涡阳人袁大化任经理,有机器10台,工人百名。以本地棉花用机器制作棉布、毛巾等。这是徐州机器织布业的开始,也是本地区近代民族工业的开端。该厂的创办反映出徐州(  )

A.农业发达,原料充足B.位置重要,市场成熟C.人口众多,劳力富余D.政府支持,政策放宽

8.

19世纪80年代,上海发昌机器厂造成一艘小汽船,船头悬挂英国旗,船尾悬挂中国龙旗。造成以上现象的根源是(  )

A.近代中国推行和平友和外交政策B.民族企业都是中外合作企业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致D.民族企业得到外国大力支持

9.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史料》记载: 华侨爱国心大受鼓舞,国货畅销,仅爪哇一地月销 飞马 1000箱左右。1912年获利4万元,1913年获利增至10万元,1914年为16万元。业务蒸蒸日上,发展迅速。 对这一现象最恰当的理解是(  )

A.自然经济完全解体,创造了有利环境B.列强放弃对华侵略,提供了有利时节C.倡导国货成为潮流,拓宽了市场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拥有政策保障

10.

下表为20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经济成分变化表,该表说明(  )

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B.人民公社广泛建立C.公有制成为单一经济成份D.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11.

在新浪网读书栏目热载小说《重生之生在农村》第六章中,作者记述道: 1960年秋,我的外公将积攒了近两年的5元钱交给了外婆,让她在坐月子时买点猪肉补补身子,但外婆在大队(农村的基层组织)上怎么也弄不到肉票,5元钱也始终花不出去,结果外婆在月子里没吃上一片肉。 导致当时 外婆 没吃上肉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物资匮乏,没有猪肉B.肉类专营,不准买卖C.工业优先,忽视农业D.计划经济,生活受限

12.

下图是《人民日报》刊发的公报,这次会议标志着(  )

A.市场经济体制建立B.左倾错误彻底肃清C.工作重心发生转移D.政治改革全面启动

13.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党和政府就我国农村经济建设道路进行了多次探索,其中1953年的农业合作化道路和1978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两次较为突出的代表,对这两次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

A.所有制性质完全相反B.农民都优先享有产品分配权C.后者对前者彻底否定D.都属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

14.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徐州工程集团实行股份制改造,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企改革进入新阶段。我国国企改革开始于(  )

A.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B.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C.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D.十五大提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制度

15.

(B卷)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对外开放的沿海、沿边、沿江、沿路的 四沿战略 。其中 沿江 战略的目标是推动长江流域的全面开放,以贯通东西,辐射南北。据此判断,实施 沿江 战略的龙头举措是(  )

A.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B.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C.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D.开放长江三角洲地区

16.

20世纪初某竹枝词描述了当时出现在上海的一种新鲜事物: 不须鲤寄与鸿传,电线音驰万里天。两地语言传顷刻,胜于羽箭疾离弦。 该新鲜事物应是(  )

A.电话B.有线电报C.互联网D.有轨电车

17.

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  )

A.民族经济工业化B.礼仪风俗简洁化C.民间服饰西洋化D.社会生活近代化

18.

2015年是中国电影发展110周年,我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是(  )

A.《渔光曲》B.《歌女红牡丹》C.《定军山》D.《风云儿女》

19.

右表为葡萄牙首都里斯本1501—1550年物价变化的情况。带来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年代

物价指数

15011510

7626

15111520

7490

15211530

100

15311540

12149

15411550

15510

A.商业革命B.殖民扩张与掠夺C.价格革命D.第一次工业革命

20.

有人说,21世纪是海洋经济的时代。而古希腊的战略家狄米斯·托克利也曾说过: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一切。 17世纪控制海洋、拥有海上殖民霸权的国家是(  )

A.西班牙B.荷兰C.法国D.英国

21.

2015年5月1日,第42届世博会在意大利米兰隆重开幕,其中英国馆的第一展室中展示了该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突出成就,在该展室你会看到(  )
①火车 ②有轨电车 ③汽船 ④飞机

A.①B.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2.

下图为美国的田纳西水利工程。它的兴建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一项反危机措施,其直接目的是(  )

A.增加就业,缓和社会矛盾B.政府投资,恢复银行信誉C.兴建水利,提高农业产量D.发展农业,确保工业复兴

23.

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迎来了新一轮的经济扩张,创下了美国经济发展史上的新纪录。美国经济学家乐观地认为,美国进入了一个 新经济 时代。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彻底克服通货膨胀,保持美元坚挺地位B.实现充分就业,失业率几乎为零C.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出现新经济增长点D.缩小贫困差距,避免了财政赤字

24.

前苏联有一个笑话: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高兴地回到家里对老婆说: 看,我们有炸鱼吃了! 老婆说: 没有油啊。 伊万说: 那就煮。 老婆说: 没锅。 伊万说: 那就烤。 老婆说: 没有柴。 伊万气坏了,走到河边把鱼扔了回去。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上身出水,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 斯大林万岁! 该笑话反映苏联(  )

A.国力薄弱物资匮乏B.苏联农民环保意识非常强C.个人崇拜相当严重D.斯大林模式导致经济失调

25.

有人评述说: 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 指的是(  )

A.大规模的垦荒严重破坏自然环境B.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经济负担C.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失调D.推行政治多元化导致国家解体

26.

2015年4月29日,久拖不决的希腊债务谈判再次出现危机,欧盟拒绝了希腊政府的72亿欧元的贷款申请,其原因是希腊政府在减少福利开支方面没能履行事先既定的6%—10%的约定。这主要是因为 福利政策 (  )

A.激化了社会矛盾B.加重了政府的负担C.消除了贫富不均D.挫伤了劳动积极性

27.

2014年11月10日—12日,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风景如画的北京怀柔雁栖湖举行,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对亚太经合组织的认识正确的是(  )

A.首倡者和核心国均为美国B.组织方式适应亚太发展新要求C.规模最大且合作程度最高D.宗旨为加强地区经济政治合作

28.

2015年4月25日, 高山王国 尼泊尔发生8.1级强震,人员、财产和文化遭受了罕见的重创。尼泊尔除努力自救外,如需向国际寻求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应该向下列哪一国际机构提出申请(  )

29.

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1盎司黄金=35美元的固定汇率一直持续到1968年。这是因为(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C.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D.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30.

2014年7月,世贸组织就中美间部分贸易争端投诉作出裁决,认定2012年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发起的反补贴措施违反了世贸相关协议,美国征收了不当关税。这一裁决表明(  )

A.美国对外贸易彻底失败B.世贸的宗旨是规范国际贸易C.中国在世贸中居于优势D.美国彻底放弃对外贸易壁垒

二、判断题

31.

【判断题】在东汉,两头牛牵引的耦犁被可以任意控制耕土深浅的曲辕犁所取代。

32.

【判断题】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置办电报,成为中国人自办无线电报的开端。

33.

【判断题】在新航路开辟的推动下,16、17世纪世界出现了第一个贸易高峰,依次填入下表中甲、乙、丙三处的是亚洲、美洲、非洲。

分组

商品

酒、镜子、玻璃球

玉米、烟草、蔗糖

奴隶、象牙、珠宝

34.

【判断题】罗斯福说: 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体制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

35.

【判断题】二战后形成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三大支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关贸总协定。

三、材料阅读

36.

(10分)经济结构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生为村之民,死为村之尘。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 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陈启沅回到缫丝传统悠久的家乡南海简村,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他从外国购进锅炉一座,……同时,陈启沅在简村和附近的吉水村一带招收男女工(以女工占大多数)数十人,亲自给这些新工人教授 仿西人缫丝之法 ,择了个好日子,投茧开工,取名为 继昌隆 ,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民族资本经营的机器缫丝厂。

——邢甲志《清末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创办人陈启沅》

材料三

——彭森主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年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特点及所反映的经济观念。(3分)
(2)据材料二,指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历史条件。(4分)
(3)据材料三,指出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3分)

37.

(10分)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粮食问题是农业发展的根本问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引自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Ⅱ

材料二 罗斯福 新政 把城市的繁荣和乡村的振兴联在一起考虑,强调 如果农村人口没有足够的购买力购买鞋子、衣服、汽车,那么工业中心也要受苦 。1933年5月(罗斯福)发布《农业调整法》……后来政府还对各州、各区甚至很多大农场规定农产品的生产定额,对超过国家规定生产定额的产品课以重税。

——《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现代分册》

材料三 1950年前后,苏联国防工业获得重大突破,但工业消费品供应不足,而且质量较差,农业发展缓慢,到1953年全苏人均粮食仍低于1913年,集体农庄向国家义务交售了粮食总产量的60%和全部甜菜与皮棉,农庄庄员的劳动报酬很低,这种状况在此后很长时间内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

——摘编自段炳林《世界当代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 直接过渡 利用资本主义 分别是指什么经济政策?在农业方面做法有何不同?(4分)
(2)据材料二指出罗斯福新政在农业方面的主要措施?结合所学概括罗斯福新政的特点。(3分)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三中现象产生的根源。谈谈你对经济发展的认识。(3分)

四、简答题

38.

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明多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显著特征。世界的发展实质是不同文明从相互隔绝到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过程。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10分)
(1)世界文明结束隔绝开始走向整体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世界市场的形成是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重要表现,概述世界市场形成的基本过程。(4分)
(2)19世纪中期和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曾两次融入世界市场,这两次融入有何不同?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分)
(3)2015年2月1日,中国在北京召开推进 一带一路 建设工作会议。其中 一带 一路 分别指什么?我国提出 一带一路 战略有何现实意义?(3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