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中国的近代工业发端于19世纪40年代,从1843年上海出现第一家现代企业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虽然经历了100多年,但是现代工业十分薄弱。外国资本在中国投资工业,主要是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和榨取廉价劳动力。因此,外国资本的投资集中在采矿业和轻纺工业,而钢铁工业和机械制造业得不到发展。
——摘自陈向东《毛泽东五十年代在天津调查研究的实践与思想》
材料二 从1953年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新中国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开始步八了工业化的初创阶段,从而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其突出的特点是实施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战略,依靠国家的整体力量启动工业化进程,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此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摘自石建国《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道路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述评》
材料三 1979—1981年我国农轻重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百分比的变化
年份
|
农业(%)
|
工业
|
轻工业(%)
|
重工业(%)
|
1979年
|
26.6
|
32.1
|
41.3
|
1980年
|
27.2
|
34.3
|
38.5
|
1981年
|
28.8
|
36.7
|
34.5
|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3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确立
“以重工业为中心
”工业化道路的原因。(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1979年后国民经济比例发展的趋向?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此趋向所产生的主要影响。(6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