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7.2016届 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三10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湖北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8 浏览数:167

一、单选题

1.

唐制,任免唐吏,须经吏部;出纳帝命,则为门下省之职。皇帝俗用何人,须照此程序办事。中宗时,权宠用事,常用皇帝直接颁下敕书,斜封付中书,任命官吏。时人称所授之官为斜封官。 这表明(  )

A.君主权力被削弱B.用人机制较完善C.宦官专权已出现D.行政规则受干扰

2.

对中国古代书法,有 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 的总结,以下理解不准确的是(  )

A.晋人尚韵 从本质上体现了东晋士人超然心态及对空灵境界的追寻B.唐人尚法 表现出封建鼎盛时期国力富强的气派和勇于开拓的精神
C.宋人尚意 是城市变化商品经济发展背景下文人们矛盾心理的反映D.元明尚态 为封建社会停滞不前时代文人们缺乏创新的一种体现

3.

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 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 ,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  )

A.《南京条约》的签订B.《马关条约》的签订C.《北京条约》的签订D.《辛丑条约》的签订

4.

请你们多多研究这个问题如何解决,那个问题如何解决,不要高谈这种主义那种主义。 从人力车夫的生计问题到大总统的权限问题;从女子解放问题到男子解放问题……哪一个不是火烧眉毛紧急问题? 主义 的大危险,就是能使人心满意足,自以为寻着包医百病的 根本解决 ,从此用不着费心力去研究这个那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法子了。 材料(  )

A.批评了三民主义的不足B.反映了作者阶级属性的变化C.指明了中国社会的方向D.说明了反封建战线的分裂

5.

1935年10月日本提出: 一、中国应彻底取缔排日,抛弃依赖欧美国家的政策,实施亲日政策;二、中国承认满洲国,加强华北与满洲国的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融通与提携;三、在中国与外蒙接壤地带,依日方要求实施中日共同防共 ,史称 广田三原则 。这三原则(  )

A.是日本大陆政策发展的产物B.使敌后抗日根据地面临严重困难C.主要目的是调和中日的关系D.受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影响

6.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1953—1956年则通过合作化道路,把农民个体经济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基本完成了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种改变的根源在于(  )

A.要彻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B.小农经济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C.要改变当时中国的落后面貌D.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

7.

在古希腊世界城邦争霸一直是主旋律,但其中还蕴藏着某种走向更大规模的希腊国家的要求,如以提洛同盟为基础的 雅典帝国 的建立就可以看作是一次使希腊走向统一的尝试,但历史上却最终没有出现 希腊帝国 ,造成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洋文明和商业的发展B.泛希腊主义思想的制约C.社会和阶级矛盾的激化D.城邦本位主义观念的影响

8.

他的名字紧紧与 第一次建立在人权和正义原则基础上的 法国大革命连接在一起; 他是法国大革命的导师 他是真理和自由的倡导者,恶劣习俗的讨伐者,人道主义的保卫者和人民神圣权利的复兴者。 在近代西方思想家中能享有如此评价的是(  )

A.伏尔泰B.孟德斯鸠C.卢梭D.康德

9.

1815年英国颁布的《谷物法》规定: 当国产谷物低于每夸特80先令时,禁止进口国外谷物。只有在达到这种价格或超出这一价格的情况下,才许可从国外输入粮食。 该法案(  )

A.目的是为了打击荷兰的优势B.体现的是贸易保护主义C.保证了殖民争霸战争的胜利D.维护了工业资产阶级利益

10.

1966年7月,戴高乐总统宣布法国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2009年3月,法国议会下院表决,决定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这主要说明(  )

A.国家利益至上B.多极化趋势加强C.法国地位变化D.北约生命力旺盛

11.

1995年运行了47年的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结束了其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的使命,被世界贸易组织所取代。这反映了(  )

A.美国经济霸权的衰落B.国际格局多极化的需要C.多边贸易秩序的强化D.区域经济集团化的深化

12.

他们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以民族奋斗的历史事件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使画面丰富多彩、完整统一。 与材料中风格一致的作品是(  )

A.《诗经》B.《离骚》C.《马拉之死》D.《老人与海》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联络大月氏人,共同夹击匈奴,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访问了西域的许多国家,西域各国也派使节回访长安,汉朝和西域的交往从此日趋频繁。……张骞两次通西域,成功将东西方之间最后的珠帘掀开。从此,这条路线被作为 国道 踩了出来,各国使者、商人沿着张骞开通的道路,来往络绎不绝。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乞丐狱犯,都在这条路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这条东西通路,19世纪下半期,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将其称为 丝绸之路 ,它对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也有力地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
材料二 15世纪西欧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黄金、白银等可以充当货币的贵重金属进行商品交易,但西欧本土的金银产量不能满足需求。《马可·波罗行纪》使欧洲人相信东方遍地黄金,对东方充满幻想,点燃了欧洲人到东方寻金的热情。西欧各国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增强国力、获得财富,都纷纷支持远洋探险活动。从1487年迪亚士首先开始探索到东方的线路,到1519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沿着哥伦布的航路,最终完成了环球航行。新航路的开辟使得海洋这个大陆之间的天然屏障被逾越,世界各地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的状态被打破,各个地区各个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成为统一的人类历史。
材料三 习近平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别提出建设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战略构想。2014年11月8日他在讲话中指出:第一,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率先实现亚洲互联互通。……第四,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打破亚洲互联互通的瓶颈。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丝路基金是开放的,欢迎亚洲域内外的投资者积极参与。第五,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夯实亚洲互联互通的社会根基。未来5年,中国将为周边国家提供2万个互联互通领域培训名额。…… 一带一路 战略构想涉及贸易、金融、投资、能源、科技、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10多个领域,地理上包括欧亚大陆和太平洋、印度洋沿岸的65个国家和地区,这一构想的实施对于推进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和沿线国家共同发展、稳定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时丝绸之路得以开通的条件?(8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丝绸之路与新航路开辟的异同。(10分)
(3)有人对我国以 一带一路 为基础的国家战略海外投资,称为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析。(7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文字内涵的变化折射出时代的变迁,请根据图一或者图二,确立一个为主题,并进行评析。(要求主题明确,评析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一 战国李悝认为: 籴(买进)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故甚贵与甚贱,其伤一也。善为国者,使民不伤而农益劝 善于平籴者,谨视岁有上、中、下熟。……故大熟则上籴三舍一,中熟则籴二,下熟则籴一,使民适足,贾平则止。小饥则发小熟之所敛,中饥则发中熟之所敛,大饥则发大熟之所敛而粜之。
材料二 汉《平准书》: 汉兴,接秦之弊,丈夫从军旅,老弱转粮饟,作业剧而财匮,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於是为秦钱重难用,更令民铸钱,一黄金一斤,约法省禁。而不轨逐利之民,蓄积馀业以稽市物,物踊腾粜,米至石万钱,马一匹则百金。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李悝平籴论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积极作用?(9分)
(2)根据材料二分析西汉建立初期面临的问题。(6分)

1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一 五伦之要,百行之原,相传数千年更无异义,圣人所以为圣人,中国所以为中国,实在于此。故知君臣之纲,则民权之说不可行也;知父子之纲,则父子同罪、免丧废祀之说不可行也;知夫妇之纲,则男女平权之说不可行也。

——1898年清张之洞《劝学篇》

材料二 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 人生来就是一律平等、自由自在和没有上下之别的。……就这些人的基本权利而论,则是完全平等,毫无区别的。所谓基本权利,就是人人重视其生命、维护其财产和珍视名誉。

——1876年日本福泽谕吉《劝学》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之洞的观点并作评析。(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日本福泽谕吉《劝学》的积极作用。(7分)

17.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怀着痛失胞兄的心境,使我设身处地地想到你失去丈夫的心境,想到中日人民竟如此凄惨地牺牲于日本军阀的错误政策下……怀民哥和高桥君同归于尽,并不是发泄对高桥君的私仇,他们并没有私人的仇恨,他们只是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力量粉碎了他们自己。由于我强烈的哀伤,我就常常思念到你,想到你生活中的两个孩子和你此后残缺、凄凉的生涯。我恨不能立刻见到你,与你共度友爱的生活,我决不会仇恨你,我深深了解你们被疯狂军阀压迫的痛苦……我还得告诉你,我是厌恶战争的,但我们中国为了抵抗侵略而战,这种战争是维护正义和人道的战争……我盼望有一天让我们的手互相友爱地握着,心和心相连,沉浸在新鲜的年轻人的热情里。

——1938年5月陈怀民烈士的妹妹陈难写给日本美惠子女士(其丈夫战死于武汉空战)的信

材料二 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是犹太人,我不说话。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是工会成员,我不说话。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教徒,我是新教徒,我不说话。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再也没有人站出来为我说话了。

——德国神父马丁·尼莫拉在美国波士顿二战犹太人蒙难纪念碑上的铭文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陈难给美惠子写信的目的以及反映了哪些抗战史实。(7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危害。(8分)

1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一 1948年1月30日,印度独立运动领导人、国大党领袖甘地在祈祷会上被刺杀。甘地死后他一直受到广泛的评论。丘吉尔曾说: 见到甘地先生,……是令人作呕,他曾是一个妨害治安的天普中学出来的律师。现在在东方作出苦行僧的样子,半裸的在总督府前游行,却出名了 。与此相反,爱因斯坦这样评论甘地: 后世的子孙也许很难相信,历史上竟走过这样一副血肉之躯。 他又说: 我认为甘地的观点是我们这个时期所有政治家中最高明的。我们应该朝着他的精神方向努力: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
材料二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第八章》

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老子·第四十三章》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丘吉尔和爱因斯坦为何对甘地的评价不同。?(6分)
(2)结合所学知识,用甘地的相关史实来论证材料二中老子学说的哲理。(9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