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0.2014—2015学年度 广东省湛江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级 试卷类型:期末考试 适用省份:广东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32 浏览数:142

一、单选题

1.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农业发达地区的最主要耕作方式是(  )

A.刀耕火种B.耜耕C.铁犁牛耕D.集体耕作

2.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语汇。以下各项,反映秦汉时期我国手工业较全面的一组是(  )

A.青瓷、丝路、水排、黄道婆B.青瓷、丝路、水排、用煤冶铁C.青瓷、丝路、灌钢、曲辕犁D.青瓷、水排、缂丝、海禁闭关

3.

2000年前后,多位学者到徐闻县考察,发现汉代 万岁 瓦当、汉墓等文物遗存,结合古代文献记载,你认为徐闻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最早可以从哪个朝代开始(  )

A.夏朝B.西汉C.宋朝D.清朝

4.

史书记载,明太祖意识到通过海路,也可以与番邦交通,如果不禁止老百姓通过海上私下贸易,恐怕大家都会不思劳作,纯事商业。为此,朱元璋(  )

A.实行海禁政策B.秉承抑商政策C.派郑和下西洋D.废除丞相制度

5.

16世纪,松江的棉布在全中国打开销路,徽州商人汇集到棉布生产地,他们携带资本,参与了从棉花到织布的生产全过程。这一材料反映(  )

A.晋商的勃兴B.徽商的崛起C.粤商的发展D.闽商的衰落

6.

近代化就是近代的资本主义化,核心是工业化。根据这一核心,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

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

7.

洋机器于耕织、刷印、陶埴诸器皆能制造,有裨民生日用……料数十年后,中国富农大贾必有仿造洋机器制作,以自求利益者。 材料中 中国富农大贾仿造洋机器制作 产生了(  )

A.洋务派的军用工业B.外商在华的近代工业C.民族资本主义企业D.四大家族官僚资本企业

8.

甲午战争后,状元及第之后的张謇对官场绝望,认为中国要不贫不弱,除了振兴工商业,决没有其他办法。于是在南通建立了大生纱厂。此举开创了(  )

A.中体西用思潮B.预备立宪运动C.实业救国思潮D.收回利权运动

9.

1912年民国政府颁行《商业注册章程》,减免了清朝规定的注册费用,准许各类商号自由注册。该措施意图是(  )

A.保护私有财产B.鼓励创办实业C.恢复市场秩序D.巩固新生政权

10.

下图所示材料主要用于研究(  )

A.晚清时期洋务派民用企业的发展B.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C.国民党统治前期民族资本的较快发展D.抗战时期官僚资本的空前膨胀

11.

以下关于三大改造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保证了工业化的进行 ②消灭私有制是主要内容
③计划经济体制基本建立 ④以计划发展经济违背了当时的世界潮流

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2.

在城市和农村地区,学生、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和其他人操作着著名的 土高炉 ……出产质量很差的钢锭。 材料描述的是(  )

A.南泥湾大生产运动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乡镇企业的崛起

13.

社会主义建设中,率先突破斯大林模式的是(  )

A.列宁B.勃列日涅夫C.毛泽东D.邓小平

14.

这个东西禁是禁不了,要从地球上抹掉也不可能,因为农村有好几亿剩余劳动力要找出路 。在农业改革进程中,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 这个东西 是(  )

A.国有全民企业B.民营企业C.乡镇企业D.包产到户

15.

中西方饮食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右侧材料中 牛排 出现在中国人的餐桌最早始于(  )

A.鸦片战争时期的被迫开放B.同光新政时期的仿洋C.清末新政时期的以洋为尚D.民国初政府提倡文明开化

16.

凡是不以工业发展为基础的商业繁荣,是不能持久的;在资本主义世界地位的上升,必须凭借自己雄厚的工业基础。 不能持久 的例证不包括(  )

A.意大利B.葡萄牙C.荷兰D.英国

17.

从1553年葡萄牙人在澳门建立贸易据点开始到鸦片战争前,将近三百年, 西方势力席卷南亚和东南亚,却始终未能越过中国的南大门一步 。决定性的原因是(  )

A.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B.中国海禁闭关政策成效显著
C.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D.手工工场时代的资本主义尚不具备征服全世界的能力

18.

1848年的《共产党宣言》说: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使东方从属于西方。关于 ,说法正确的是(  )

A.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B.使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C.标志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D.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19.

到19世纪中叶现代工业的增长还非常有限:1850年时英、法、德三国拥有的铁路总计只有20000公里,钢的生产刚刚开始;1870年时全世界生产不到70万吨钢,不及1958年印度钢产量的一半。材料显示(  )

A.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钢铁业已经产生B.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作用没有想象的巨大
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钢铁业开始占社会经济主导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印度钢产量是全世界的2倍

20.

亚当·斯密认为 只要听其自然……一切都会走向最美好的途径 。我认为他忽视了有效需求的不足所造成的对经济繁荣的障碍。材料中的 批判了(  )

A.重商主义做法B.自由放任政策C.有效需求理论D.贸易保护政策

21.

垄断组织为了维持商品的垄断价格,把大批粮食、棉花、咖啡、水果倾倒在大海里,把成千上万头牲畜活埋掉,生产力遭到巨大的破坏。这段话描述的是(  )

A.1825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B.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
C.1929年第一次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D.1973年战后第一次严重的经济滞胀危机

22.

曾经有人认为资本主义经济通过市场的自动调节可以达到充分就业以避免经济危机,但这一理论没能经受住30年代大萧条的考验。为达到充分就业凯恩斯提出的对策是(  )

A.国家干预B.货币主义C.供给主义D.新自由主义

23.

1980年,里根在竞选中问: 我想,在你们决定投票选谁时,不妨自问一下,你今天的生活是否比4年前更好? 回答显然是否定的,而这回答意味着过去40年的政策是错误的。关于过去40年来 错误 政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一政策被称为 凯恩斯经济学 B.要求由 看不见的手 来自动调节经济
C.最大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D.最初理论和实践者分别是凯恩斯和罗斯福

24.

撒切尔政府 将三分之一的国有化产业部门交回私人企业手中 。这现象发生在20世纪(  )

A.四十年代末B.五六十年代C.七十年代初D.八十年代

25.

列宁说:我们计划 用无产阶级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按照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产品 是指(  )

A.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B.1918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1921年实行的新经济政策D.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6.

《从计划到市场》说: 1917—1950年间,占世界总人口1/3的国家退出了市场经济舞台,…对生产进行集中控制,并通过国家计划的方式分配所有的资源。 这是指(  )

A.美德等国实行罗斯福新政B.苏联等国实行计划经济模式C.英法等国实行福利国家制度D.中国开展市场经济体制改革

27.

赫鲁晓夫在联合国大会脱鞋敲桌子被罚而成为笑谈,他鲁莽的经济举措是(  )

A.恢复工业部门管理体制B.创办与国外合资的企业和家庭农场C.1963年苏联推广玉米种植D.扩大了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28.

它成立初期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为宗旨,但客观上促进了欧洲走向联合。这个组织是(  )

29.

中国主导的亚投行2015年年底将正式成立,有关国家在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当中使用人民币。材料说明(  )

A.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B.美元霸主地位丧失C.人民币是最主要国际货币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30.

随着生产国际化程度的加强,经济全球化也面临着很多问题。下列属于全球性问题的是(  )
①全球环境恶化,黑烟弥漫、水源污染 ②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降低
③发展中国家粮食短缺、南北差距拉大 ④恐怖组织活动猖獗、能源危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二、材料阅读

3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一段描写1946年华北农民没收地主田契的精彩片断:那破鞋女人却从里间闯出来了……向她丈夫怪声怪气的问道: 简直是一帮土匪,把地契全拿走了么? 你这个死人呀!你就都给人拿走了,你的地不是买来的么?难道是抢的!
(1)据材料一,夫妇各自在下表中的 成份 一栏应填写什么?(2分)他们遭遇了哪一历史事件?(2分)
材料二 寡妇们在无可奈何的情形下,只好互助求生。她们说: 如果实行包产到户,不带我们的话,要求给一条牛,一张犁,8个寡妇互助

——1961年3月田家英致毛泽东信。转引自《农村人民公社史》第260页

(2)结合所学知识,概述60年代初我国 包产到户 试验出现的背景。(6分)
材料三 蔡玉其《生产队责任制合同书》(1981年)分三大部分,103个小项目,把当时生产队分给蔡玉其家的土地、林木、农具等按六大类填写,除土地外全部做了折价计算。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与材料一的 分田 主要不同在哪?(2分)材料三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哪些伟大的历史作用?(6分)

3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
材料一 在他们眼里, 财富就是金银,金银就是财富,要提高国民财富,就要增加国家拥有金银的数量 ,他们 主张通过贸易顺差获得金银财富

——郭冠清《西方经济思想史导论》

(1)材料一反映了一种什么政策思想?(2分)这一政策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什么?(8分)
材料二 国有企业往往左右一国的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英国国企经历了如下变化:

19457月艾德礼取代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

1945年底,议会通过大英银行国有化法案。此后陆续在其他部门推行国有化,战后英国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展开。

19795月撒切尔夫人出任英国首相

1980年代开始,大规模出卖国企,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逐渐形成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并存的混合经济

(2)根据材料二,说明这一时期西方社会的变迁。(12分)(要求:信息的提取准确,调动和运用知识合理,逻辑清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