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03.2016届 河北省保定市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摸底考试 适用省份:河北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27 浏览数:117

一、单选题

1.

下表为我国夏商周时期使用的部分农具简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  )

时期

整地工具

中耕工具

夏朝

耒、锛、铲、斧

锄、博

商朝

耒、锛、铲、锸、斧、析

铲、博

西周

耒、锛、铲、锸、斧、析、援

铲、罅

A.已经出现铁犁牛耕B.木石等原始农具已不复存在C.耕作方式不断进步D.农业管理经验比较丰富

2.

西汉设立内外朝,尚书权力发展,东汉尚书权力进一步扩大,到魏晋时成为宰相机构,再发展到隋唐时期的三省制。这反映了古代中央机构(  )

A.受宗法关系影响渐趋淡化B.是相权与皇权妥协的产物C.有效防范了宰相的擅权D.分工逐渐细化,利于合理决策

3.

宋太祖曾发布诏令: 所在不得苛留行旅,赍装非有货币当算者,无得发箧搜索。 又诏: 榜商税则例于务门,无得擅改更增损及创收。"这表明当时(  )

A.统治者注意保护商人的权益B.商人的政治经济地位得到较大提升C.商业税率比较低D.官商勾结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4.

中国古代科技取得了杰出成就,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科技说法正确的是(  )

A.对外来科技排斥和不兼容,形成了独立的科技体系B.比较注重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C.富含理性探索精神D.不断发展与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有紧密关系

5.

著名画家俞剑华在谈某一绘画特点时,认为这是由于“(文入学士)非专门名家,并未受绘画上基本技能之严格训练。不过心中有一段意思,借笔墨以为摅写之具,所写之究为何物,所写之物似与不似,并未加重视 之故。这一绘画艺术(  )

A.属于山水画派B.能集中体现画家多方面文化素养C.属于市民文化D.对研究当时社会风土人情具有熏要价值

6.

唐甄说: 吴丝衣天下,聚于双林,吴、越、闽、番至于海岛皆来市焉 。嘉庆《嘉兴府志》卷4记,平湖县的乍浦镇, 番舶凑集,居民成市 。两则材料反映了(  )

A.政府对民间贸易约束比较少B.我国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趋势C.国内长途贩运贸易比较兴盛D.国内市镇已同国外市场建立联系

7.

张之洞说: 现在洋商已准在内地设厂制造土货,无从禁阻,愈开愈多,华商更难觅生计,即使日后续开,已著著落后。莫若议与洋商合办,既免占我全利,并可学其工艺,此亦补救漏卮之一法。 材料表明张之洞(  )

A.主张中外合作办厂以图求富自强B.认为 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不合时宜
C.通过民间办厂以解决人民生计D.力图保护自然经济

8.

武昌革命军兴,清吏张鸣岐、龙济光、李准等初欲负峪自固,讵(表示反问)沪电谣传 京陷帝崩 四字,港、粤各报相率登载,全城人士欢声雷动爹张督知人心已去,无可挽救,始仓皇出走多龙、李遂亦卑辞乞降。使广东省城得以不流血而获光复者,报纸之力为多焉。材料反映报刊对辛亥革命的主要作用是(  )

A.传播革命思想,赢得群众支持B.制造声势,加速革命进程C.革命运动迅速波及全国D.使清政府统治空前孤立

9.

1943年秋季,为悼念某位抗日将领朱德、彭德怀的挽联是: 将略冠军门,日寇几回遭重创。英魂羁缅境,国人无处不哀思 。参加本次抗日的军队隶属于(  )

A.八路军B.新四军C.国民革命军D.东北抗日联军

10.

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重视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主要原因不包括(  )

A.有相似的政治奋斗目标B.社会意识形态和发展道路相似C.面临相同的国际政治境遇D.都面临发展民族经济重任

11.

一位著名学者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事情,这个思想确立了以后中国搞建设就有了方向,搞经济改革就有了方向。由此看出该学者认为 这个思想 (  )

A.是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B.回答了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 的重大问题
C.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最终形成D.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12.

1689年《权利法案》基本上是重申英国人 自古就有的权利 ,比如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征税权属于议会等。从表面看似乎没什么新意,但事实上却是政体制度上的一次革命。材料中所说的 革命 是指(  )

A.君主制在英国被推翻B.议会开始要求制约王权C.责任内阁制的确立D.国王从议会手中接过王冠

13.

世界体系霸权周期是不断更替的,霸权国家也是不断更迭的,而世界体系结构本身也一直处在不断变动之中。在历史上,世界体系曾存在三个中心。它们是(  )

A.17世纪的荷兰、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B.17世纪的西班牙、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
C.17世纪的法国、19世纪的英国、20世纪的美国D.17世纪的西班牙、19世纪的荷兰、20世纪的英国

14.

从国际贸易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考察,对外贸易政策可归纳为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两大类型。下列有关两种贸易政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行何种贸易政策取决于该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B.重商主义属于保护贸易政策,代表商业资本的利益
C.18至19世纪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自由贸易政策D.二战后美国一直倡导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15.

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曾说: 现在几乎达到国家蒙受耻辱的最后阶段了。……我们所经历的祸患并非来自局部的或细小的缺点,而是来自这个建筑物结构上的基本错误,除了改变建筑物的首要原则和更换栋梁以外,是无法修理的。"该言论的历史背景是(  )

A.美国当时仍受英国控制B.宪法制订面临重重阻力C.独立后的美国邦联松散D.人民主权原则已得到宪法肯定

16.

新帝国由22个邦和3个自由市组成,最大的邦占帝国全部面积的55%和人口的61%;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材料突出反映(  )

A.普鲁士有统一德意志的趋势B.德志帝国存在不稳定因素C.德意志各邦发展极不均衡D.联邦制不利于德国的长期统一

17.

恩格斯说,资本主义的社会现实对启蒙主义的 理性王国 来说是一幅讽刺画。充满希望的启蒙主义知识分子们忍受不了这样的社会现实,强烈的反差令他们失望。其实,也并不是没有人预感到这种社会现实。如启蒙主义思想家卢梭就提出了 返回自然 的口号。而同时文学领域出现了(  )

A.浪漫主义文学B.批判现实主义文学C.魔幻现实主义文学D.印象主义文学

18.

在牛顿经典力学、麦克斯韦经典电磁学等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 四维时空 的概念,它认为时间和空间各自都不是绝对的,而绝对的是一个它们的整体——时空,在时空中运动的观者可以建立 自己的 参照系,可以定义 自己的 时间和空间,而不同的观者所定义的时间和空间可以是不同的。该理论(  )

A.开启了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大门B.对天主教会权威构成了冲击C.属于广义相对论D.将量子论发展到一个新高度

19.

苏联农村从1922年到1946、1947年,大饥荒大约平均每隔十一、十二年出现一次,连续发生了三次,造成人口非正常死亡无以计数。这种现象的出现(  )

A.削弱了苏联政权的群众基础B.主要由于恶劣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C.是赫鲁晓夫改革的直接原因D.与西方大国封锁苏联的政策关系较大

20.

下表为1933—1939年美国救济与联邦工程计划支出情况

年份

金额美元

年份

金额美元

1933

1 223 329 000

1937

2 653 918 000

1934

2 380 865 000

1938

3 236 600 000

1935

2 532 512 000

1939

3 185 447 000

1936

3 119 013 000

该表反映出(  )

A.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在美国得到运用B.美国财政赤字现象有所减轻C.新政规范了美国的经济发展秩序D.新政的着眼点是缓解供需矛盾

21.

1970年尼克松在报告中说: 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订全部方案,拟订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而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 从报告内容可以直接看出(  )

A.美苏争霸态势的演变B.尼克松有与中国改善关系的愿望C.美国在国际外交上有绝对控制权D.美国的全球扩张战略发生转变

22.

有人曾形象地如此比喻:各国到世界市场来做生意,①为这个市场建立了一个做生意的基本准则,②解决了双方货币认可汇率问题,保证公平交易;如果成员国经济复兴与建设出现困难,可以向③申请贷款,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④的规定对所有成员有严格的法律约束。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的应是(  )

A.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组织、世界银行B.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贸组织
C.世贸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世界银行D.世界银行、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组织

23.

读下图:2 000年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贸易比较(百万美元)
从图示可以看出(  )

A.区域间贸易增长率超过区域内贸易增长率B.区域内贸易在各个区域集团的出口总贸易中重要性降低
C.区域集团内部贸易流量明显高于区域间贸易流量D.区域间贸易的年均增长率都超过了同期的全球贸易增长率

二、材料阅读

24.

结合材料及所学完成本题。(7分)
材料 古代雅典公职一般都规定任期,实行彻底的轮换制,并限制连任次数。
中国早在汉代就出现了任官亲族回避的做法。
东汉时规定了 三互法 :在选任官吏时,凡婚姻之家和两州人不得交互为官,并把其作为澄清吏治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推行。
唐宋时期,回避制度既继承汉代的做法又有所创新和发展,要求地方官避本籍,中央高官避亲,中央要官子弟不得任监,亲戚避同属联事,即有亲戚关系的人不能在同一个部门任职。后来,回避制度又有了新的发展,规定:执政大臣子弟亲属回避要职;也不得担任谏官、监察官。
明清时,对本籍和邻籍的回避更为具体严格,回避制趋于完善。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说明中国古代官员回避制度与雅典的任期制的不同作用。

25.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完成下列各题。(18分)
材料一 黄宗羲认为古代君主 不议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但自秦以后,君反客为主, 视天下人民为人君橐中之私物。 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 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 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君臣关系应该以 天下万民为事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封建法制是 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都出于君主一人一姓的 利欲之私 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

——《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在卢梭看来,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的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纵然个别意志与公意在某些点上互相一致并不是不可能的,然而至少这种一致若要经常而持久却是不可能的;因为个别意志由于它的本性就总是倾向于偏私,而公意则总是倾向于平等 如果人民单纯是唯唯诺诺地服从,那么,人民本身就会由于这一行为而解体,就会丧失其人民的品质;只要一旦出现一个主人,就立刻不再有主权者了,并且政治体也从此就告毁灭。

——徐琳《卢梭政治思想述评》

材料三 康有为在《请定立宪开国会折》中建议清帝 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立行宪法,大开国会,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权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梁启超说: 欲兴内治,不能不稍伸民权 。孙中山在他签署的一道法令中说 为此特申令示,凡以上所述各种人民,对于国家社会之一切权利,公权若选举、参政等,私权若居住、言论、出版、集会、信教之自由等,均许一体享有,毋得稍歧异,以重人权,而彰公理。

——孙晓春《卢梭的人民主权论与中国近代的民主进程》

(1)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8分)
(2)据材料二,概括卢梭的观点,并分析卢梭与黄宗羲主张的根本不同。(6分)
(3)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卢梭学说对中国近代民主政治进程的影响。(4分)

26.

早在100多年前,马克思做了关于殖民主义的真理性的判断: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重建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对此理论历史学家有如下观点:第一,殖民主义对东方世界的破坏是本质的,实在的,长远的和多重的。第二,殖民主义对东方世界的重建是现象的,被动的和想象的。将以上理论与历史事实进行比照,对其中有关殖民主义的观点进行阐释。(9分)
(可对其中任意一种观点进行阐释,另有观点亦可)

2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近代中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

年份

全国总人数

城市人口数

城市化率(%)

1840

41281

2768

67

1843

41724

2825

66

1893

33671

2769

82

1901

42645

4173

98

1920

44715

4742

106

1931

46884

5106

109

1936

46962

5281

112

1949

54167

5765

106

——摘编自李蓓蓓等《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城市化分期》

材料二 直到1895年为止,上海几乎仍旧是个纯粹经商的城市,因此人口从未超过50万,……尽管1843年至1895年间由于外国人创办的经商机构的结果,人口增加了一倍,但是如果跟l895年以后伴随着市内现代工业发展而造成的人口激增相比,那么早期的增长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美】墨菲《现代中国的钥匙》

材料三 围绕工业化建设生产型城市阶段城市化水平(%)

年份

城市化水平

年份

城市化水平

年份

城市化水平

1949

106

1959

184

1969

175

1950

112

1960

197

1970

174

1951

118

1961

193

1971

173

1952

125

1962

173

1972

171

1953

133

1963

168

1973

172

1954

137

1964

184

1974

172

1955

135

1965

180

1975

173

1956

146

1966

179

1976

174

1957

154

1967

177

1977

176

1958

162

1968

176

1978

179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回答近代中国城市化率的发展趋势。并分析1840—1893年我国城市化的特点及影响因素。(8分)
(2)据材料三和所学,分析1949—1958年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及相应原因(5分);请指出导致1958—1978年城市化发展缓慢的因素。(5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