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4.2016届 四川省高三名校联盟测试(一)文综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月考测试 适用省份:四川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16 浏览数:185

一、单选题

1.

战国时期,出现了富商大贾大肆盘剥农民,使之破产流亡,或沦为商贾之家奴婢的问题。这表明(  )

A.商人社会地位高于农民B.商业发展影响国家收入C.各诸侯国推行重商政策D.农业经济出现衰败困境

2.

汉在秦乡置 三老 基础上,增加了县 三老 。刘邦对选拔县乡 三老 的要求,不仅是要年龄大、学识广,最重要的是要 能率众者 三老 选拔说明汉代(  )

A.中央加强控制地方B.地方家族势力强大C.察举官员注重声望D.不拘一格任命官员

3.

唐朝后期,太湖流域的进士及第的人数增加了,前期没有出现过进士的一些地区也出现了进士。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福建、江西和湖南。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士人影响力 南重北轻 B.政治权力中心转向南方C.南方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D.科举取士规模不断扩大

4.

朱熹曾批评宋孝宗因循苟且,虚度岁月,不仅不足以致治,反而足以召乱。其言辞激烈,锋芒毕露,毫不避忌。他甚至还批评宋宁宗 独断 。朱熹的行为主要体现了(  )

A.格物才能穷其理B.存天理,灭人欲C.正君心以正朝廷D.人心至灵,此理至明

5.

乾隆后期谕旨中提到英国: 在西洋诸国中较强悍,且闻向在海洋有劫掠各国商船之事 。对1793年马戛尔尼使团提出的通商等要求,谕旨指出: 如此非分于求,究其心怀叵测,不可不留心筹计……因思各省海疆,最为紧要。 据此推断乾隆帝(  )

A.以天朝观念应对英国人B.注重维护国家海权完整C.认清了英国通商的本质D.对与英国交往有所警觉

6.

1839年,林则徐邀请美国医生伯驾为他翻译了瑞士法学家所著《国际法》中有关各国禁止违禁品和宣战之权利的三个章节。林则徐此举意在(  )

A.积极对英军作战B.加强对各国通商贸易C.寻求禁烟的正义性D.引导人们开眼看世界

7.

江南制造总局产品性能不佳,连淮军都拒绝使用;再如生产一支步枪成本是17.4两银子,而购买外国步枪成本为10两银子,当时出现了 造枪不如买枪 造船不如买船 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  )

A.西方国家掌握先进技术B.企业缺乏科技人才与管理C.国人崇尚西方新技术产品D.西方国家享有通商等特权

8.

康有为将孔子形象从万世师表的 圣人 转化为开宗立派的 教主 ,将儒学改造为孔教。但并没有得到清政府及时人赞同。这说明(  )

A.清政府加紧了舆论控制B.儒学的正统地位动摇C.康有为未关照传统心理D.康有为思想较为激进

9.

一五计划关于普通教育方面的指标是:发展重点中学,特别是高中。1957年在校高中学生将比1952年增长180%;在校初中学生将增长78.6%。这一指标的完成(  )

A.改变了建设人才紧缺的现状B.提供了充足的工业化劳动力C.形成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D.落实了 科教兴国 战略

10.

1980年4月,中外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领取了国家外资管理委员会颁发的 外资审字(1980) 001号 营业执照。这反映出当时(  )

A.实行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积极探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C.经济所有制形式的多元化D.市场经济体制成为改革主要目标

11.

在希腊神话中,主神宙斯、海神波塞冬等英雄都有浪漫主义幻想,经常进行海外掠夺,到人间寻欢作乐,以实现个人价值为荣。这反应希腊(  )

A.强调公民中的精英治国B.缺失理性主义精神C.城邦至高无上地位衰落D.具有人文民主思想

12.

1518年神学家艾克与路德展开辩论后.宣称路德教为异端。德意志皇帝宣布不再保护路德,而邦国选侯弗里德里希利用假绑架保护路德。这表明(  )

A.邦国选侯支持废除神学主张B.路德改革激发了民族意识C.宗教改革主要影响社会上层D.邦国选侯对抗德意志皇帝

二、材料阅读

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河北定县翟城镇是1900年以后有名的乡村改良示范点。望族改革者米鉴三乡试不中,遂不许儿子参加科举考试,而把儿子送往日本留学,自己在家乡致力于通过教育改造地方社会。他认为,孔孟之道由于过分强调自我修养,对实际管理强调不足而受到歪曲,于是重新阐述清代初期的某些批判。1902—1903年,米鉴三应知县之请,创立新式学校体系,着重民众识字和公民教育。在1908年后宣传地方自治运动时,米家自然起了主导作用。翟城镇不久成为地方改良的有力样板,重点在于教育、社会习俗(禁吸鸦片,禁止缠足)以及地方治安。

——摘编自费正清《剑桥中国史》

材料二 乡村建设运动是国民政府发展乡村的重要内容。20世纪30年代初期,蒋介石就认识到 农业之衰落尤为年来最惨痛之现象,甚至米面供给商借舶来,其将何以立国? 乡村建设运动由此兴起。短短几年,从事乡村建设工作的团体和机构如雨后春笋。据统计,这类团体到1934年增加到691个。其中官方团体占绝大多数;其余团体的主要是知识分子组建,不少人是归国留学生,或是大学校长、教授和著名专家。其具体内容包括兴办乡村教育、卫生、医疗、娱乐,政治村容、道路,禁绝鸦片、赌博,破除迷信,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等;政府工作的核心是组建合作社。1931年4月实业部公布《农村合作社暂行规程》;1934年3月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民国合作社法》等,推动合作化运动发展。

——摘编自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河北定县改革的特点及原因。(10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民政府乡村建设运动的特点及其作用。(11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乡村建设的认识。(4分)

三、开放性试题

1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二篇 商品和货币 的开头写道: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 庞大的商品堆积 ,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
——马克思《资本论》
运用相关历史史实,对商品与资本主义关系进行说明。(说明:可以对上述认识进行修正、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四、材料阅读

15.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 魏国其 俗刚强,多豪杰侵夺,薄恩礼,好生分(私有制)”。公元前445年,魏文侯即位,启用了李悝主持变法。李悝推行 务尽地力 ,他指出:在百里见方的范围,农民 治田勤谨,则亩益三升(斗);不勤,则损亦如之。 这一进一出,就要相差 粟百八十万石
《史记·平准书》记载了李悝农业政策: 故庶人之富或累巨万,而贫者或不厌糟糠;有国强者或并群小以臣诸侯,而弱国或绝祀灭世。 商人贱价向农民买入,高价卖给市民,造成了 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为此,李悝又实行了平籴法。

——摘编自白至德《白寿彝史学二十讲:上古时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悝实施经济改革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李悝经济改革的历史作用。(9分)

16.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15分)
材料 历次武装起义宣示了革命党坚定的反清革命意志,反清先驱更为后人树立了革命的 模样 。如1907年光复会起义失败,徐锡麟、秋瑾遇害,围绕着 秋案 ,国内媒体进行连续的 鸣冤 报道,许多学生表达了对革命者的同情。湖北革命党人被捕入狱后,各校学生慕名前往探监, 狱中几成为学生之俱乐部 。在有组织的革命宣传阶段,现代印刷载体和革命者的日常交流进一步普遍,但集会、演说则收效更大,孙中山演说革命时 环听辄以数千(人)”,使清廷官吏深感恐慌。章太炎在苏州东吴大学任教时,常 以种族大义训迪诸生 ;曹亚伯在湖南新化中学任教时, 虽教博物及数学,然处处引发学生革命之思想 ,像这样有同盟会会员活动的学校全国有153所。

——摘编自李玉《晚清政治经济史论》

(1)指出材料中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传播概况。(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民主革命思想传播的意义。(7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