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5.2016届 湖南省郴州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级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适用省份:湖南省 试卷年份:2015年 题数:28 浏览数:197

一、单选题

1.

公元前643年,齐桓公病逝,其诸子为争夺爵位而兵戎相见。按照当时的规定,最有资格继承齐桓公国君位置的是(  )

A.大儿子,齐桓公最宠爱的妾所生B.二儿子,齐桓公正妻所生C.三儿子,与大哥同母,手握兵权D.四儿子,为齐桓公最喜爱

2.

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
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 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
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 ④秦朝统一了文字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

清代沈垚在《落帆楼文集》中写道: 古者四民分,后世四民不分。古者士之子恒为士,后世商之子亦能为士,此宋元明以来变迁之大较也。 作者这里所说的变迁是由于(  )

A.科举制的实行B.宰相制的废除C.行省制的确立D.抑商政策的松动

4.

皇权是对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 封驳 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 监察制度 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其它文明绝无仅有的 原创性 国粹。文中提到的两个制度最明显地对应于(  )

A.唐朝中书省,宋朝的通判B.汉朝的内朝,秦朝的御史大夫C.唐朝门下省,宋朝的通判D.明朝的内阁.元朝的行中书省

5.

宋朝有一条规矩, 官员不入酒肆 ,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即刻遭到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另一条规矩是:王公贵族 不得取食味于四方 ,即不得向各地索要特产和美味佳肴。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  )

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C.君主有效控制了臣属D.便于约束权力的滥用

6.

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折奏事,甚至是风闻奏事,皇帝朱批后迅速发回,既快又保密。密折制度的实行(  )

A.意在解决决策依据与驾驭官僚队伍问题B.没有起到任何积极的社会作用C.表明奏折上报的渠道被堵塞D.目的是弥补军机处办事效率低下

7.

史学家许倬云认为: 在种族观念上,以汉族的 我者 ,打起驱除满族的 他者 ,可是又以西方宗教为口号,挑战中国的儒佛道三家,却又是颠倒了 我者 他者 的相对地位。 这一观点旨在说明(  )

A.新文化运动冲击了传统思想B.太平天国挑战清朝统治C.洋务运动存在自相矛盾现象D.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权

8.

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 。作者强调的是(  )

A.要正确认识西方侵略动机B.要理性地看待西方的侵略C.要客观评价鸦片战争的影响D.要辩证地分析中西方社会差距

9.

下图是1900年法国发行的绘有 联军合力让中国巨人四分五裂 的漫画明信片。在其反映的历史事件之后(  )

A.清政府被迫割让大片领土B.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C.中国首次允许外国在华设厂D.列强攫取了在华北的驻兵权

10.

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该学者强调辛亥革命(  )

A.激发了人们强烈的民族意识B.结束了中国君主专制政体C.促进了民主平等意识的觉醒D.推动了中国社会移风易俗

11.

对于红军的长征,有外国学者认为 长征开始时,撤出江西革命根据地只能被认为是失败。 这主要是由于中共领导人及其欧洲顾问犯了错误,做出了不正确的决断。 这说明(  )

A.红军根本不应进行长征B.长征是被迫实行的战略转移C.长征本来是可以避免的D.长征初期的作战方针有问题

12.

下表反映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情况。其中,与1927年8月至1949年10月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动无关的因素是(  )

时间

19217

19236

19274

19278

19349

19371

19454

194910

人数

57

432

57

1万多

30多万

4万多

121万多

448万多

A.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开辟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人民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

13.

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专家米德博士说: 尽管中国的抗日战争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后已成为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但国共军队牵制了100万日本军队的事实并没有在后来的历史记录中得到充分重视。……(但)没有中国的抗日战争,二战在欧洲战场的战事会更加扑朔迷离,出现其他变故 。作者主要想说明(  )

A.中国抗日战争是二战时间最长的战争B.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C.中国军队牵制100万日军不合事实D.重视抗日战争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

14.

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 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白(  )

A.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官员对新中国的评价B.美国官员对《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评价
C.出席日内瓦会议的美国官员对中国的评价D.美国官员对万隆会议上周恩来的评价

15.

有学者在评述梭伦改革的某项措施时说:“(它)使正在萎缩中的公民集体日益壮大,为雅典民主政体的发展提供了最主要的政治保证。 该项措施应为(  )

A.发展工商业B.废除债奴制C.发放观剧津贴D.实行财产等级制

16.

在平民反对贵族的斗争中,罗马制定了《十二铜表法》第三表(执行)规定: 如债务人仍不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把债务人押家中拘留,用皮带或脚镣拴住,但(脚镣)重量最多为15磅。愿减轻的听便。 材料反映罗马法的基本特点是(  )

A.保护平民利益,打击贵族特权B.保护私人财产,注重公平原则C.注重法律程序,保证司法平等D.保护罗马共和国境内所有居民

17.

一名英国学者称: 英国人把议会比作政坛大本钟——除了还在那里闹出点动静外,没有更大用处。 这说明(  )

A.代议制民主政治已丧失存在基础B.议会不再代表广大选民的利益C.内阁首相实际上掌握了国家大权D.英国君主立宪制不适合英国国情

18.

英国1855年文官改革,以择优录取的方式取代官职恩赐制。1870年,枢密院规定,多数重要官员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这体现了英国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在推动社会进步方面都(  )
①扩大了政府行政官员的来源 ②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推进了社会公平公正 ④打破特权阶层对官场的垄断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9.

巴黎公社会议决定,在市政厅开设公共食堂。公社委员因时间紧张或公务缠身,就在食堂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饭菜的价格和花样都是有规定的,午餐标准1.5法郎,晚餐2法郎,每人只准喝半瓶劣质葡萄酒。就是这样一个公共食堂,也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材料主要反映了(  )

A.公社因财政紧张提倡节俭B.巴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C.公社的公共食堂管理规范D.公社实行平均主义原则

20.

《联邦党人论稿》指出: 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 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 政治结构,美洲必然被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 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主张是(  )

A.维护各州的权力B.争取民族独立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D.建立民族制度

21.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明确指出: 美国的责任是帮助每一个国家获得最基本的发展,而不是只帮助与美国结盟的国家。……所以现在该是转向印度这样的不结盟国家的时候了 如果我们只是将与欠发达国家的友谊建立在军事联盟和 投西方一票 上,那只会使那些国家更加靠近极权主义,并会增加地区战争的可能性 。材料表明美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出于美苏 冷战 对抗的需要B.帮助世界上所有国家发展经济C.帮助发展中国家打击基地组织D.拉拢印度与中国展开对抗

22.

英国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力鼓动欧洲联合的国家。但在是否加入欧共体的问题上,英国人用“with”而不是“of”来形容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产生这种矛盾心理的主导因素在于英国(  )

A.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最广阔的市场B.与欧洲大陆主要国家的政体相近C.企图控制欧洲并与美国全面抗衡D.念念不忘其昔日显赫的大国地位

23.

1958年,戴高乐上台后,法国政府采取以下措施:加强法德合作;积极发展独立的核力量;1964年,同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1966年3月,正式退出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并要求美军和北约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撤离法国。这集中说明法国(  )

A.努力推动欧洲共同体的发展B.挑战美国霸权,谋求大国地位C.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力D.成为国际政治力量中重要一极

24.

2004年5月1日,欧盟委员会原任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在欧盟扩大会}义上说: 在今天,我们要欢迎欧盟大家庭里又多了11个新成员国和7500万新的欧盟人民。在欧洲一体化进程启动了50年后,冷战造成的欧洲分裂已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联合的欧洲。 材料表明促进欧盟扩大化最有利的条件是(  )

A.共同的文化遗产B.共同的心理认同C.美国势力的减弱D.两极格局的结束

二、材料阅读

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陶后仲在福建任按察使时,惩治贪官数十人,尽除宿弊,抚恤军民。朱元璋下令对其大力表彰。……朱元璋生性雄猜,加强了对大臣的监视。……朱元璋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让大臣对自己和大明江山忠心无二,要他们知道恐惧,防止他们营私舞弊、结党乱政。……四编大诰共236条,其中惩治贪官污吏的竞达150条之多,而且极其严厉,共罗列有凌迟、枭首、夷族等惩罚,其严酷程度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封建王朝。

——摘编自《看明朝皇帝朱元璋如何反腐败》

材料二 廉政公署首长廉政专员依法直接向特别行政区长官负责.其职员不隶属香港公务员序列……其财政也由政府预算直接划拔,财政独立。……香港廉政公署拥有反贪工作所需的基本权力,此外香港法律还赋予廉署一些特权,比如廉署有权逮捕犯罪嫌疑人,有权搜查可疑的楼宇,扣押犯罪相关的财务,有权调查任何金融机构等。……防止贪污处和社会关系处一方面通过开展广泛的肃贪倡廉的教育工作向社会灌输反腐意识,解释反贪污法律,使肃贪倡廉的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通过帮助政府、社会公共服务组织、私营机构健全防腐机制,完善规章制度和办事程序。

——摘编白《香港廉政公署对大陆廉政建设的借鉴意义》

材料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综合发挥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优势,多措并举、猛药施治,强力推进作风建设,向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等 四风 问题宣战,解决了文山会海、奢侈浪费、会所中的歪风、车轮上的腐败等一系列多年想解决却没有解决的问题,刹住了许多人认为 不可能刹住 的歪风,作风建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摘编白《新华社每日电讯》

请同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明代初年朱元璋在反腐败方面的措施。(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香港廉政公署的主要特点。(6分)
(3)综合材料一、二、三,你认为当今反腐倡廉应该吸取哪些经验教训?(2分)

26.

20世纪,随着一流强国力量对比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利害关系的变化,国际关系格局几经变化。结合所学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当今世界,一方面,世界各国在事关人类生存问题如反恐、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但另一方面,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不断。美国多次发动局部战争,特别是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安理会,以南联盟军队屠杀科索沃阿尔巴利亚族人为借口,对南联盟进行了狂轰滥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根据人教版历史教材改编

(1)依据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图一所反映的国际关系格局形成过程。(4分)
(2)依据所学知识,说明图二所处历史时期的欧洲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2分)
(3)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当今世界怎样才能构建世界和平与安全?(6分)

三、开放性试题

27.

制度的变革和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同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黄仁宇曾说: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向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

——摘白【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就世界大国英国而言,大宪章是在13世纪初成文的,过了近五个世纪,君主立宪才成为成文的宪政原则,而民主制的逐步完善还要通过19至20世纪的多次改革。真实意义的 一人一票 的民主直到20世纪中叶才在英国实现,此刻距大宪章已有七个世纪的历史,距光荣革命也有二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英国诺丁汉大学教授郑永年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述明清时期 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 的主要措施。(2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如何变化的?有学者认为: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试用所学知识来论证这一观点。(4分)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简述英国 民主制的逐步完善 的过程。(6分)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民主观念之于中国是一个 舶来品 。近代中国民主观念的流变表现为阶段性的特征。观念的流变离不开那些关键性的人物。从民主观念流变的角度看,风向标式的人物至少有:王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李大钊、胡适等。他们在不同时期所提出的表达民主观念的概念及与此匹配的一套支撑性的词汇,均成为中国近代民主观念流变史上的重要环节。

——《近代中国民主观念之生成与流变一<中国近代民主史研究1840—1949年>成果简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中中国近代民主观念之流变进行探讨。(说明:可以就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论证;也可以对材料中民主观念流变的风向标式的人物加以修改、补充或否定,如补充至少补充两名,并说明理由。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Baidu
map